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多变的天气
章节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课 时 1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 析 教材依据三个课标内容,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介绍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和特点——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常见的天气符号——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安排了大气环境污染的活动性案例,对于学生了解大气环境污染的知识、形成大气环境质量保护意识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 点 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难 点 区分天气与气候概念,并能正确使用术语。
学情分 析 天气、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熟悉的事物,电视、旅游、天气预报、播音员……讲起,温故知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天气和气候特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形成观察生活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读图观察识别天气符号,会读简单的天气图,养成观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养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策略 对比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思 路 (收 集 学 生 的 过 程 表 现 , 解 释 并 促 进)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目标落实与 评价重点
导入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多变的天气》,说起我们的地理和气象不由得想起一位气象学家,就是竺可桢。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学习目标,了解一下。 播放《倒霉熊的一天》。 了解竺可桢关于气象气候的成就,拓展知识。 朗读学习目标。 学生描述视频中的天气 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导入,能引起学生共鸣,同时让四史走进课堂。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用与本课相关的视频吸引学生的关注,营造愉快的氛围,了解学生对天气的理解。
环节一 观察比较,识别天气与气候 看天行事,认识天气与人们的关系 天气及其影响 (1)第一组图分别是什么天气?试着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内容。什么是天气?人们经常怎么描述天气? (2)第二组图景观分布在哪儿?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内容。我们常说的天气和气候是一个意思吗?气候是什么?怎么描述? 活动一: (1)判断材料中哪些是描述天气,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活动二: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2)阅读图文材料,说说天气的影响。(问题引领:资料中各自呈现了什么天气?反映了天气与什么的关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3)那我们能不能预知和避免不利影响呢?谈谈你们都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天气的。 运用资料,学会用语言描述天气与气候,归纳天气与气候包含的素。 归纳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完成表格。 思考完成P47的活动1 结合实际自由回答 思考和完成P47-48活动2和3,并适当进行补充。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天气”与“气候“的对比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认识“天气”与“气候的内涵,降低学生难度。 让学生判断描述天气与气候的诗词,说明天气与气候的特点,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达到“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落实目标1 从学生生活入手,体现“生活中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考察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度,同时了解学生对了解天气途径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对下一环节的承转。
环节二 聊“天”时间,学会看天气预报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看卫星云图 (展示卫星云图) (问题引领:卫星图上蓝、白、绿三种颜色的含义是什么呀?) (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 (3)如何表示风? a.说说风向和风力的含义。 b..判断下列符号表示的风的含义。 (4)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天气状况。 阅读P49图3.4, 回答问题。 (一分钟) 看P49页图3.5,短时间内记忆常用天气符号。 (三分钟) (五分钟) 看卫星云图预测天气,评价学生对卫星云图的理解。通过当天气播报员评价学生对天气符号的掌握程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为养成学生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打下基础。落实目标2
环节三 合作学习,探究造成空气污染的人类活动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 (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2)用什么来表示?(3)举例说明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之间有什么关系。 (4)说一说哪些人类活动影响了空气质量? (5)我们应该如何改善呢? 课堂总结 阅读P52,结合实际回答问题。(二分钟) 学生总结 让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大气污染和大气环境维护,认识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既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能够有效达成情感目标。落实目标3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达标检测
板书 设计 3.1多变的天气 1.天气:概念 特点:多变的、一个地区不同时期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天气可能不一样 影响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间长短、稳定性、大气状况 3.天气预报:卫星云图、天气符号 4.空气质量
教学反思 在整节课当中,遵循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素材,学生也非常积极。课堂前后呼应,很好的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在今后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挖掘教材,避免复杂化,以多样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要规范使用地理术语,认真仔细的备课。可通过问题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多说多做。并在教学中换位思考,做好教学反思。感谢指导我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