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勒(lèi) 婆娑(suō) 冠冕(miǎn)
B.参差(chā) 摇曳(yè ) 孕育(yùn)
C.芭蕉(bā ) 馥郁(fù ) 恍然(huǎng)
D.衣襟(jīn) 苍穹(qóng) 点缀(zhuì)
2.下列四组词语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蓝瓦——瓦蓝 B.悲伤——伤悲 C.金黄——黄金 D.灯台——台灯
3.下列句子中不含反义词的一项是( )
A.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B.鄂温克姑娘们稍有点儿羞涩,但还是大方地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C.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一点儿也不受拘束,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D.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4.下面不是四大古典名著的是()
A.《西厢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5.下列句子中分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当旋律激扬,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
C.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D.只有走进你,才知道还有一种美丽叫和谐;只有聆听你的心跳,才知道还有一种和谐是生命。
6.下面关于路名、地名和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颛桥路 ZHUANQIAO LU 李砜 LI FENG
B.西湖XI Hu 王飨WANG xiang
C.驸马府 FU mafu 碧瀛路 BIYING LU
D.池泾路 CHIJING LU 张逸 Zhang Yi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yōu měi yǎ zhì shāo wēi diǎn zhuì mínɡ chán
( ) ( ) ( ) ( ) ( )
huǎnɡ hu yuàn hèn mèi sú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 )
8.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瑕( ) 籍( ) 签( ) 誊( )
暇( ) 藉( ) 鉴( ) 誉( )
9.照样子填空。
例:谱写乐曲
治理 创造 建造
推开 皱起 修建
10.查字典
“啼”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读 。
11.名句积累。
(1) ,江清月近人。
(2)卷地风来忽吹散, 。
(3)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4)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 。
(5)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写山的非常多,如“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 ”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2.《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 ,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
13.《草原》的作者是老舍,体裁是散文。( )
14.《花之歌》这篇课文的想象奇特,课文中把花儿比作“黑夜星空的眼睛”和“白昼硕大无朋的独眼”,令人印象深刻。( )
15.《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题中“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
16.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四、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西桥忽见。
17.认真读一读,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B.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他跟《宿建德江》的作者孟浩然是同一朝代的人。
C.“别枝头”是指横斜的树枝,“见”同“现”,可以解释为出现。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个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18.对于这首诗,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季,从对鸣蝉、稻花香、蛙声的描写看得出,作者把黄沙道写得很凄凉。
B.作者虽被贬官,但仍能体会到乡村之美,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静写动,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讨厌反感。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精彩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________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即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19.这段话按照_________的观察顺序,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20.“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什么呢?根据原文内容写在文中空白处。
请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活动,还像什么呢?试着写一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________。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外阅读
看不见的爱(节选)
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我没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①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孩子就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妇女的眼神中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②“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节奏逐渐漫了下来,他已经累了。③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吟唱,天幕上已有了屈指可数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幕笼罩下来,已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对他们道一声“再见”,我便转身往回走。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22.“我”为什么想教那孩子怎样打瓶子?(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23.短文中画“ ”的句子分别是对孩子母亲的 、 、 描写,体现了
24.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描写,说明了时间 ,但小男孩 ,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 。
25.短文中母亲说:“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这话有什么深意?
26.发挥想象,故事中的男孩以后会成长为怎样的人?
六、书面表达
27.习作天地
题目:我是
提示:发挥想象,写一写你变形之后的经历,横线上可以填写某种植物、动物或者动画片中的某个人物。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字迹工整。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1.C
【解析】略
2.B
【解析】略
3.D
【详解】A.静寂:沉寂无声。反义词:热闹。
B.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反义词:大方。
C.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反义词:拘束。
D.没有反义词。
4.A
【解析】略
5.C
【解析】略
6.D
【解析】略
7. 幽美 雅致 稍微 点缀 鸣蝉 恍惚 怨恨 媚俗 襟飘带舞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微”“怨”“襟”“舞”等字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完美无瑕 户籍 签名 誊写 目不暇接 狼藉 鉴定 名誉
【解析】略
9. 黄河 奇迹 基地 窗户 眉头 公园
【解析】略
10. 口 9 tí
【详解】“啼”按部首查字法应查口部,再查9画,读tí
11. 野旷天低树 望湖楼下水如天 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析】略
12.√ 13.√ 14.× 15.√ 16.√
【分析】12.《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 ,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要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
13.《草原》的作者是老舍,体裁是散文,文章主要描述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个生动的画面。作者在最后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厚友谊。
14.《花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集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这里说把花儿比作独眼是错的。
15.在一首词中,词牌名通常位于词的开头,然后再是题目,因此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题中“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16.苏轼生活在宋朝,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7.B 18.B
【解析】17.本题考查了文学及文化常识、朗读、作者生平及代表作、诗歌翻译。
A.正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不是题目, 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
B.错误,《宿建德江》的作者孟浩然是唐代诗人。
C.正确。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路转溪桥忽见”意思: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见:出现。
D.正确。“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句意: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句子的正确停顿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8.本题考查了诗歌的翻译和诗的思想感情。
对于诗歌的翻译,要以诗句中的字词的意思为依托,通过理解字词的意思,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诗句意思的有效途径。做此类题目一定要对古诗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熟悉诗歌的创作背景,不懂的地方可借助工具书来完成。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A.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季,从对鸣蝉、稻花香、蛙声的描写看得出,作者把黄沙道写得富有生趣。理解错误。
B.作者虽被贬官,但仍能体会到乡村之美,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理解正确。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理解错误。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理解错误。
19.从上到下 天空 小丘 羊群 骏马 大牛 20.给无边的绿毯绣上子白色的大花
示例: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
21. 拟人 说明草原的美丽感染了骏马和大牛,这种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解析】19.本题考查的是该段文字的写作顺序, 以及对文章的概括和归纳。主要描写的景物,要按照顺序概括出来。有文章内容可知,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主要写到了天空 、小丘、羊群、骏马、大牛这些景物。
20.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想象,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指写出相关的答案即可。有文章可知羊群可以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子白色的大花。
21.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使用和作用,由文段内容分析划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拟人,这样写更形象生动的说明草原的美丽感染了骏马和大牛,这种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22.“我”没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 23. 动作 语言 神态 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 24. 环境 已经很晚 依然坚持练习 成功即将到来 25.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最后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6.他会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解析】2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回答“为什么”这一类题目时需要注意,答案一定在原文当中。因为那孩子一次次打不中,出于好心,想帮助这对母子。所以“我”想教那孩子怎样打瓶子。
2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动作:人物的肢体语言。语言:人物说的话。神态:人的表情。母亲“平静、微笑”还有她说的话,都可以体现她有耐心、爱儿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24.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夜”字可以体现时间是晚上。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说明小男孩儿还在打瓶子。“美妙”暗示结局美好。
2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只要坚持去做,最终就会获得成功。如果不做,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2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文章的母亲教会他只要坚持去做,最终就会获得成功。说明他未来也会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27.范文:
我是聪明的螃蟹
我是一个聪明的螃蟹,在我的眼中这个世界是一个需要聪明的蟹的世界。
每一只螃蟹都要蜕皮一次,这个过程身体会很软,没有外壳的保护,会被同类吃掉滴!我最不想让这个时候来到了,但是这是早晚都要面对的。我们家族都有一个自己住的地方。我很紧张,因为我要蜕皮了,但还是故作镇定的模样。等其他螃蟹们走了的时候。我双腿发软,好紧张啊!没想到后面还有个掉队的螃蟹,幸亏是小螃蟹,真是天无绝蟹之路啊!小螃蟹不傻,看出我的不对劲。说:“叔叔,你这是要蜕皮了吧。我会保护你的,别看我小,我可厉害了。”我就假装很慌张的样子,小螃蟹故作关心的说:“叔叔你这是怎么了?”“人来啦,快跑啊!”小螃蟹二话不说,直接跑走,幸亏我们螃蟹是渴望自由,而且是横着走着,而且那只小螃蟹连头也不回。我还补上一句:说好的保护我呢?然后偷偷笑着,多亏我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才逃过一劫。
蟹以食为天,有了食物就要往洞里塞,我的夹子可不是白长的。遇到我的猎物的时候,我就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准确的夹住猎物头部,另一只夹子夹住猎物的肚子放在胸下。因为我还要防守同类的逆袭:自己在享受猎捕成功的喜悦,防不胜防的被偷走了猎物。因为自己太“引人注目”。
这就是我,一个聪明的螃蟹。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