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学校将要组织话剧拓展课《茶馆》的演出,本节课我们一起深入研习第一幕的话剧剧本,来通过关键人物对台词,选出饰演角色的同学。
任务一:七嘴八舌谈感受(一句话概括)
任务二:研读梳理戏剧冲突(填写表格)
任务三:角色扮演,揣摩说话语调(小组合作)
任务四:《茶馆》语言、结构特点(人物语言结构批注)
任务驱动:学校将要组织话剧拓展课《茶馆》的演出,本节课我们一起深入研习第一幕的话剧剧本,来通过关键人物对台词,选出饰演角色的同学。
任务一:七嘴八舌谈感受(一句话概括)
你在课前预习《茶馆》,什么感受?请你用一句话概括。
大茶馆、小社会、众生相
鸿篇巨制,气势磅礴阿
历史沧桑感人物塑造个性鲜明
真功夫人物关系纠葛像一张网借助闲来之笔
交代社会背景,水到渠
成一幕戏,十几个人,高度概括精炼传神
任务二:研读梳理戏剧冲突(填写表格)
“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表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物与旧时代的冲突。
1.请找出小人物之间的故事冲突,并分析深层矛盾冲突是什么?
2.这篇戏剧的戏剧冲突与以前学过的《玩偶之家》的戏剧冲突有何不同?
1.常四爷出直言,二德子抖威风:爱国者与地痞的矛盾
2.刘麻子拉纤,康六卖女:统治者与下层民众的矛盾。说明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黑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预示着大革命即将爆发。
3.刘麻子兜售洋表,常四爷表示担忧:洋货冲击与清廷无能的矛盾,这一部分其实是写洋货冲击与清政府无能之间的矛盾。
4.黄胖子调解鸽子之争,老人家感慨人不如鸽:穷人富人生活和情感的矛盾,这揭示了穷人与富人在生活上的巨大差异和情感对立。
5.秦仲义作势涨房租,王利发谦卑求情:民族资本家与小商户的矛盾,这揭示了民族资本家与小商户之间的矛盾。
6.常四爷怜悯乡妇母女,秦仲义想要实业救国:民族资本家与正义民众的矛盾,这揭示了民族资本家与富有正义感的民众之间的矛盾。
7.秦仲义舌战庞太监,众茶客议论谭嗣同:维新派与保守派的矛盾,这揭示了维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民众对维新变革或不了解、或反对的社会现实。
8.常四爷被捕,庞总管买妻:保守派与下层民众的矛盾,揭示了保守势力对舆论和进步人士的严密控制以及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
明确:《玩偶之家》《茶馆》矛盾冲突的异同:《玩偶之家》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娜拉和海尔茂夫妻之间、他们个人内心和行为的冲突,个人与环境冲突;本文矛盾冲突特点:而该剧虽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具体、针锋相对的冲突,而是人与时代的冲突,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们与旧时代的冲突。
任务三:角色扮演,揣摩说话语调(小组合作)
两个同学自由结组,请在四组对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并尽可能深入理解人物性格,揣摩说话语调,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加表情、动作,甚至临时道具。
1.常四爷出直言,二德子抖威风
2.刘麻子拉纤,康六卖女
3.秦仲义作势涨房租,王利发谦卑求情
4.秦仲义舌战庞太监
小组交流展示,提前安排同学对角色扮演比较到位的同学进行采访,你为什么“这样说话”,出于对这个人物怎样的认识?
常四爷:
正直硬气:(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在二德子面前不服输)“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训斥二德子)“(闪过)你要怎么着?”(和二德子要硬碰硬)“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
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正直善良、忧国忧民,倔强硬气。
王利发:
圆滑逢迎“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嗻!”“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
自私怕事:“您就专为别人,把财产都出手,不顾自己了吗?”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秦仲义:
自命不凡:对王利发,摆出主子的态度,言辞凿凿地要收回茶馆;对常四爷买面给穷人的事不屑一顾;讲“实业救国”时自命不凡——似乎只有自己懂怎样救国。
敢于反抗:在于庞太监的交锋中,言语犀利,分寸不让,体现了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也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和成长。这一形象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既有斗争性又有软弱性,既有干事业的狂热一面,又有在挫折面前软弱灰心一面的特点。
秦仲义是主张维新的民族资本家,是裕泰茶馆的房东。他年轻气盛,自命不凡、态度傲慢,无同情心,敢于反抗,一心要“实业救国”。
庞太监:
保守狠毒:骨子里他敌视一切新生事物和变法政良,连秦二爷这样的富商巨甲在他眼里都是不安分的犯上作乱之辈。
庞太监是封建守旧势力的典型代表,貌似正统的衣冠禽兽,希望一辈子借助封建王朝的淫威欺压人民,坐威坐福。
任务四:《茶馆》语言、结构特点(人物语言结构批注)
请你挑选你喜欢的人物语言,谋篇做批注,在班内一起交流。
(一)语言特点:
1.丰富的潜台词(幽默诙谐)
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寥寥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如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庞太监之间,表面问安奉承,骨子里暗藏杀机,每句话都是话里有话,耐人寻味。
1.1“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秦仲义听出敌意,先是礼数周到喊一声“庞老爷”,继而假装关心庞老爷的心情状态,表面是应酬和讨好,实则暗讽,“这两天”背后是说你只是暂时安稳,前些日子你也有惶惶然的时候,不要太得意,高兴得太早。
1.2“天下太平了”“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庞太监自然听出其中含意,尤感不爽,开口谈国事,一个“那还用说吗”表示应答和回击,派头十足,以谭嗣同问斩一事炫耀保守派的胜利,“天下太平了”意即我不仅是这两天安顿,以后我都安顿。随后又提出警告,开始放狠话,言外之意是谁敢支持维新派,谭嗣同就是下场,你秦仲义小心着点。
1.3“我早就知道!”
秦仲义接受了警告,但不服软,不畏惧,意即你不用威胁我,同时,一方面是知道变法掉脑袋但还讲维新,表示他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是早就知道自上而下的变法长不了,还是认为实业救国才是良策,不吃庞太监的含沙射影,让庞有点悻悻然,因为变法的失败没影响秦仲义发财。
1.4“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第一回合不分伯仲,庞太监见警告无效,退一步寻求新的攻击点,以经济实力为借口发动进攻,意即你不老老实实学聪明点,你那点财产怕是都不保,以个人利益为恐吓点。
2.人物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
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如王利发语言中透着谦恭、周到和小心翼翼;常四爷的语言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二德子的语言显露出无赖与无礼;刘麻子、唐铁嘴则满嘴流气。
五句话,五个人的个性
“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是王利发说的,是接着唐铁嘴说的“感谢这个年月”后说的,这句话蕴含了他的愁苦和愤恨。
“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是唐铁嘴说的,这些话活画出了他甘为洋奴、毫不觉悟的丑恶灵魂。
“怎么样 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 我还像个人吗 ”是松二爷说的,表明封建社会造就了松二爷的软弱无能。
“有人卖,有人买,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 ”是刘麻子说的,表明了流氓的无赖气,说明了他不以作恶为耻的道德标准是那个社会造成的。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是常四爷说的,这是他最后绝望的呼喊,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表现了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
3.京味语言
老舍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使作品语言透露着独特的京韵,作品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同时用地道的北京话写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迎面扑来,具有独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话的神韵,显示北京话活泼的生命力和老舍驾驭北京口语的能力。“甩闲话”“尊家”“搂下桌去”“官面上”等词语,逢人称“爷”的称谓,刘麻子的“您二位真早班儿”,二德子的“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 常四爷的“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等语言,无不透着浓浓的京味儿。
(二)结构特色
1.作者“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罕见”。
课文中的茶馆是个三教九流的聚会处,可容纳各色人物。老舍认为“戏是人带出来的”“写戏主要是写人,而不是只写哪件事儿”。因此《茶馆》采用了“以人带事”的创作手法,在有限的篇幅里呈现了茶馆老板、民族资本家、太监、教士、农民、打手等各色人物70余人。众多的人物被放在不同的时代风貌中,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同时,又与时代发生关系。在横向层面,通过对人物群像的刻画和比对,以及对这些人物在茶馆中活动的横断面的截取与组合,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铺展开来。在纵向上则打破传统戏剧“三一律”的束缚,通过长的时间跨度来表现人物性格命运变化,从而展现了长达50年的社会变革图景。纵横结合,以点带面、多线并行。
2.老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编剧手法“罕见”。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在世界戏剧史上罕见的情形:一是人物众多,在《茶馆》第一幕里光是有台词的人物就有22 个,他们完成使命之后,老舍又让他们“闪退”。尽管像马五爷、庞太监这样的人物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二是人物杂陈,在《茶馆》第一幕里,社会身份殊异的人物——上至在宫廷内当太监总管的权力人物、家道殷实的民族资本家、吃洋饭的恶霸,下至卖小东西的老人、卖亲生女儿的乡妇——同处一个舞台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
3.老舍对事件与情节的巧妙选择“罕见”。
老舍善于选择事件和让人物亮相的情节。第一幕的时代背景是戊戌变法失败,顽固派获得了“胜利”,怎么来表现这个腐朽的“胜利”?老舍选择了“太监娶媳妇”这个情节,揭露顽固派的腐朽与荒唐。马五爷早就在茶馆了,但作者让他在二德子动手的时候亮相,马五爷短短的三句话就把这个小恶霸的气焰打了下去,也把压在旧社会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这座大山强调了出来。
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那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作品富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一个是湘西地域,一个是北京地域。民族的特色的,就是具有世界价值的。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研习,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饰演的角色,反复念,反复体会,为竞选表演演员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