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期中复习串讲之课件精讲 第三章 声的世界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期中复习串讲之课件精讲 第三章 声的世界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06 21: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沪科版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期中复习串讲
第三章 声的世界
1
对接课标 单元架构
2
知识梳理 整合提升
3
典题自测 迎战中考


对接课标 单元架构
1
声 的 世 界
产生
传播
超声
反射
条件
条件
声速
介质(固、液、气)(真空不传声)
V固>V液>V气
回声
应用
定义,条件(0.1秒以上,17米以外)
测距:S=Vt(往返)
特征
乐音
噪声
次声
定义、特点、应用
定义、特点、危害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 义
影响因素
减弱途径
声源处
传播过程
人耳处
2
知识梳理 整合提升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一、 声音的产生
3. 转换法:把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现象转换成我们能够观察感知到的现象。
1.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2.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实验推理法:对于无法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物理规律,我们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
例如:我们实验观察到随着瓶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就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 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以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当这种波动传入人耳中,鼓膜发生振动,人就听到了声音,叫作声波。
三、声音是一种波—— 声波
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
②相同介质的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①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一般情况下: v固 > v液 > v气。
15 C空气中的
声速是340m/s。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2.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1.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音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s
四、声速
五、声能
1. 声具有的能量叫做声能。
2. 声能的利用:例如超声波清洗机、碎石机等。
3. 声可以传递信息
1.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2. 听到回声的条件:
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距发声体距离至少17m。
六、回声
3
典题自测 迎战中考
1、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D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3、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
C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 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
5、下列的几种有关噪声的说法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噪声只是由机器、车辆等机械设备发出的声音,污染环境.
B.噪声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恐慌、疲惫、不安等.
C.噪声可以刺激杂草种子的提前发芽,便于农民提前锄草,保护庄稼
D.噪声有时也是由美妙的音乐产生的
A
6、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C
谢谢欣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