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京改版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期中复习串讲
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
1
对接课标 单元架构
2
知识梳理 整合提升
3
典题自测 迎战中考
目
录
对接课标 单元架构
1
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
第二章 质量和密度
第三章 运动和力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机械运动
测量速度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乐音和噪音
超声波及其应用
质量及其测量
测量质量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
测量密度
期中复习
力
力的测量
重力
二力平衡
滑动摩擦力
运动和力的关系
压强 压力
探究液体压强
连通器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浮力
物体的沉浮条件
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机械运动
测量速度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乐音和噪音
超声波及其应用
2
知识梳理 整合提升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 m) 纳米(nm)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经过
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一、长度的单位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cm
一、长度的单位
刻度尺
三角尺
卷尺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皮尺
二、长度的测量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二、长度的测量
2.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1)会认: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二、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要放正;尺面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2)会放:
×
√
二、长度的测量
(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0cm1 2 3 4 5 6 7 8 9 10
×
×
√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二、长度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2. 测量时间的工具:
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三、时间的测量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地减小。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
3.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四、误差
一、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动叫作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1.2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
(3)某物体被选定为参照物后,即同时假定该物体为不动的物体了,其实参照物本身也可能是运动的。
(2)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判断的物体为参照物。
(1)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
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相对于不动的乘客,列车是_______的;
相对于车外的树木,列车是_______的。
静止
运动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速度
1、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 ,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 。
2、公式:求速度的公式 ;求路程的公式 ,求时间的公式 。
3、速度的主单位是 ,交通运输中常以 为单位。两者 是大单位,进率是 。
单位时间
路程
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V=s/t
S=vt
t=s/v
m/s
Km/h
m/s
3.6
1.3比较运动的快慢
二、平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三、直线运动
1.在物理学中,把物体 称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 。
2.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
① ,
② 。
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沿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不变
1.5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源)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2)传播形式: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涉及概念:声波的反射-->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时,会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特别注意:人耳只能区分相隔0.1秒以上时间间隔的声音)
(3)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1.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影响因素:频率 (赫兹Hz)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影响因素:振幅、距声源距离 (米)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它也叫音品
影响因素:只与自身材料有关
1.6乐音和噪声
2.噪声
噪声的等级:
0分贝(dB)--人的听觉下限(不是没有声音)
70分贝(dB)--干扰谈话
90分贝(dB)--可以造成危害
150分贝(dB)--瞬间使人鼓膜出血,完全丧失听力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如何减弱噪声:
1.声源处减弱;
2.传播途中减弱;
3.人耳处(接收处)减弱
声音的作用:
1.传递信息
2.传递能量
1.方向性强。超声波容易被聚成一束定向发射,遇到物体又会反射回来,并且在水中能够传播得很远。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鱼群、礁石和敌方的潜艇等。
一、超声波的应用
1.7超声波及其应用
2.超声波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会反射。医生应用“B超”可以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帮助做出诊断。
3.穿透能力强。工业上使用超声探伤仪,能够探查出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
4.超声波在液体内部传播时,能使液体产生剧烈振荡,用于清洗、加工和消毒。使用超声波能把细小物品表面的污物除掉,用它清洗镜片更显出优越性。现在,很多空气加湿器也采用超声波对水进行雾化,加湿空气。
5.其他方面的应用。医学上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部的结石,使之可以顺利地排出体外。另外超声测速仪可以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二、次声波
1.产生:台风、地震、核爆炸和导弹发射等都能产生。
2.应用:预报破坏性很大的台风、海啸;可测出几千千米以外的核爆炸和导弹发射。
3
典题自测 迎战中考
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2.56 cm=12.56×10-2 m=0.1256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6 m
C.12.56 cm=12.56÷102 m=0.1256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6 m
2.单位换算
82.1 cm = _________nm = ___________km
4.5 = _______nm = __________cm
3.对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C.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
D.速度v跟路程s成正比,跟时间t成反比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s钟内通过5m的路程,接着静止5s,再在5s钟内通过10m的路程,那么物体在这1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1m/s B. 15m/s
C. 2m/s D. 1.5m/s
C
D
5.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彼此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不能传声。
5.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空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