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023秋人教九上历史高效实用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023秋人教九上历史高效实用备课】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6 20:0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人教九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2
3
4
5
随堂练习
6
2023中考真题演练
第1课 古代埃及
1、人类最初的文明诞生于什么流域?
2、哪条河流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3、什么历法是古埃及天文学突出成就之一?
4、古埃及使用的文字是?
5、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和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指的是?
大河流域
尼罗河
象形文字
太阳历
金字塔
课前回顾
1.认识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概况;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
3.掌握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及《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认识其历史价值。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30

线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中华文明
古埃及
文明
新课引入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新月沃地
美索不达米亚
新知学习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流域:
《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2.兴衰历程
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产生小国
公元前24世纪,实现初步统一
萨尔贡
阿卡德帝国开创者,被誉为是世界上首位建立常备军的领袖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灭亡
出现小国:
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
灭亡:
公元前539年,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征服了巴比伦以后,波斯文明取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
两河流域无天然屏障,许多古代民族相继在此登台亮相,演出一部弱肉强食的战争史——
古巴比伦遗址和想像图
巴比伦古城的全景图,位于巴格达南85千米
古巴比伦城
古巴比伦王国
阶段 时间 概况
建立 公元前19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____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_________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统治 实行______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___,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___________。
汉谟拉比复原像
汉谟拉比
统一
君主专制制度
中央集权
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_______________的时期。
最强盛
思考: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
史料分析
材料一:
汉谟拉比拥有一套高效率的官僚体系,各种官吏由国王本人任免。各行省和城市总督的重要职责有:管理王室土地;对合法占有的土地给予保护,对非法占有的土地子以没收;出租王室土地,征收各种租税。
材料二:
国王或中央政府对地方法庭实行监督和控制。汉谟拉比建立了严格的军事制度……亲自掌管军队大权,他可以任意调拨军队。……他把神庙经济完全纳入王室经济,使其成为王室经济的一部分。……汉谟拉比还控制了地方神庙的收入。
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
他自称“天神安努与地神恩利尔所宠爱之人”,“恩利尔所任命的牧者”,“战神萨巴巴的堂兄弟”及“众神之王”,其权力得自享有统治全人类大权的马尔都克的神授。
材料四:
灌溉农业在两河流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汉谟拉比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汉谟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开凿运河之年、兴修水利之年,尤其是第33年重凿的“安努与恩利尔所宠爱的汉谟拉比运河”,工程浩大。
神化自己,兴修水利
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
②汉谟拉比加强中央集权,使巴比伦进入最强盛时期。
③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青铜像,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史料分析
随着版图的扩大,作为“威武之主、四方之王”的汉谟拉比每天要处理的申诉案件几乎应接不暇。于是他下令将昔日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汇编成法典并刻在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马杜克大神殿里,供臣民们瞻仰与学习。由此看来《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使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被征服国的地方法律达到一致,以便巩固古巴比伦王国,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加强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
——杨红林著《历史上的大法典》
1.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私有制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法典全部内容刻在一根黑色石柱上。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石柱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下部周长1.9米。
前言主要是神化王权、炫耀权力,表明他立法的目的。
正文有282条
结语主要宣扬他的法典之公平正义,希望垂之后世。
2.地位:
汉谟
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君权神授
3.内容:
链接课本P8-相关史事
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
奴隶
自由民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可以买卖,____________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链接法典
第一九五条 倘子殴其父,则应断其指。
男性家长
c.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____________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链接法典
第二三七条 倘自由民雇佣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或任何其他货物,而此船工不慎,致船沉没或船上之物毁损,则船工应赔偿其所沉没之船及船上所载全部被损毁之财物。
第九十九条 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 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商品经济
1~5条,司法方面的犯罪;
6~25条,财产方面的犯罪;
26~59条,土地、房屋和损害赔偿;
60~126条,果园经营、商业、借贷和寄存等;
127~194条,婚姻、家庭、家庭财产、继承和收养;
195~214条,殴打致伤致死;
215~240条,关于医生、理发师、建筑师、造船工和
船员等规定;
241~267条,耕牛租赁、耕者和牧者的雇佣;
268~277条,动物、船和车辆租赁、工匠雇佣等;
278~282条,奴隶买卖等。
内容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局部图
场景一: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人来到法庭:大人,我要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我一个面包。这个穷人苦苦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拿了一个面包,请大人从轻发落。
窃贼被抓获,要处于重刑,甚至死刑,侵犯他人住宅,必须就地处死。
法典内容
法官判决——
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保护私有财产。
活动探究
模拟法庭
链接法典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第6条)
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据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第25条)
场景二:
两个有公民权自由民争吵着走进法庭:法官大人,他把我的牙齿打掉了一个,我要他陪。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钱,他不肯,非要也把我的牙齿也敲掉。大人,他打掉我的牙齿,我再打掉他的,这是很公平的,否则我太吃亏了。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
法典内容
体现公平。
法官判决—
自由民打掉别的自由民的牙齿自己也要受到同样处罚
链接法典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第203条,第205条)
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场景三:
一个奴隶主扭着两个人来到法庭:法官大人,我要告这两个人,他们是兄弟,哥哥到我家做客,拐走了我的一个奴隶,当我派人去向他要人时,弟弟就把奴隶打死了。不关我的事,奴隶不是我杀的,我没罪。哥哥辩白。弟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最多赔钱给你。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赠送、抵押奴隶,打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价格赔偿,拐走和窝藏奴隶要判死刑。
法典内容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法官判决——
拐卖奴隶判死刑,打死奴隶赔钱
史料分析
材料一:《汉读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录主的利益,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录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然后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第282条)
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4.实质:
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5.意义
美国国会大厦的汉谟拉比浮雕
在易攻难守的两河流域,汉谟拉比建立的王国能够得到近200年的高寿,除了有着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的维持之外,还在于有《汉谟拉比法典》,将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用文字固定了下来。
思考:《汉谟拉比法典》有哪些意义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
……
实质是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刑罚比较残酷,同态复仇,具有一定的野蛮性和原始性。
同现代法律相比,法律公平是十分有限的,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
进步性:
局限性: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 ①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②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有绝对权威。
③经济领域: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实质 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归纳小结
《汉谟拉比法典》是用哪一种文字书写的呢?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先驱是苏美尔人
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1.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阴历、星期制度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
3. 60进制

60
  他们运用60进制计算时间和圆周,他们把一天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如1小时等於60分;1分等於60秒;将圆周分为360度等。此外,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四则运算,平方,立方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则。还会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

这个数学上非常有名的定理是?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最早发现了“勾股定理”
人们根据传说绘制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图
拓展延伸
空中花园——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据说,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园内种满奇花异草,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 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
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像伊拉克饱经战火、战乱,然后整个国家几乎陷入四分五裂局面的时候,它有多少的文化遗产失落了?大家想想看,两河流域上面的这个重要的古文明大国,它是人类历史上多么重要的一个起源地,它有多少的瑰宝,结果就在战乱之中被炮火掩埋了,毁灭了。
——《开卷八分钟:炮火中的图书馆》
摩苏尔图书馆被毁
拓展延伸






1.地理位置
2.兴衰历程
4.典型代表
(古巴比伦王国)
3.文明成就
出现小国——初步统一——古巴比伦——灭亡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1)文字——
(2)历法——
(3)算术——
楔形文字
阴历
60进制
(1)建立者——
(2)政治制度——
(3)律法——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目的
内容
实质
影响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2022·重庆)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 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 司母戊鼎 D.帕特农神庙
B
2.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进行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D
3.(2022·赤峰)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
A
4.《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社会的特征是(  )
A.奴隶制度的残酷无情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
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
5.(2022岳阳)《汉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反映此法典维护的是( )
A.奴隶的利益 B.奴隶主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 D.婆罗门的利益
B
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用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的文献,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所颁布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从中可以了解( )
A.古中国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印度文明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C项正确;我国的古代文明成果灿烂,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早期国家时期的典型代表成就,《汉谟拉比法典》与我国无关,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古印度文明创立了佛教,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3.(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古代亚洲、非洲、欧洲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天方夜谭》
C.《汉谟拉比法典》 D.《荷马史诗》
【答案】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律,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排除A项;《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排除B项;《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可知,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说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材料只说了古典文化,没有涉及复兴,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了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没有体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除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其他的文明都中断了,所以没有体现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C项。故选D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