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 1 亿以内数的认识(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 1 亿以内数的认识(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6 17: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 1 亿以内数的认识
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首先通过呈现北京市的人口数,说明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然后借助计数器,利用动态拨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计数单位的基础上,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并让学生初步感知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在有了计数单位后,简要说明了用数字表示数的方法,由此引出数位和数位顺序表。并让学生结合北京市人口数,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学情分析 “大数的认识”从万以内的数扩展到千亿,数目大,数位多,读和写的情况比较复杂,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数概念的特点,采取逐步扩大认数范围的方式,把大数的认识分为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部分。
教学目标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3.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核心素养 结合具体情境,促使学生联想,真切感受大数,培养数感。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 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2.写出下面各数。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1: 你知道这个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2.小组合作。 要求:(1)说一说,拨一拨,填一填。 (2)什么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什么是数级? (4)画出数位顺序表。 3.展示结果: (1)说一说。 21893095 中的两个9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1:左边的9在万位上表示9个万。 生2:右边的9在十位上表示9个十。 (2)拨一拨。 教师提示:a、9个万再加上一个万是多少? b、满十要怎样呢? 生:10个一万是10万。 (3)拨一拨,填一填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 ); 10个一百万是( ); 10个一千万是( ); (4)你不知道的秘密: 师:一(个)、十、百、千、万、十万……都是计数单位。 不同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它们所占位置叫做数位。 出示表格: 师:这些数位组成一个表叫数位顺序表。我国的习惯是四位一级。如图: 4、说一说其他位上各表示多少? 教师: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课堂检测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3.拓展练习. 4.拓展练习.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亮点:本节课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相互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足之处:在讲解算理时,学生说的少一些,不能让所有学生真正理解算理。 课堂教学建议:在教学时,要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和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在让所有学生完成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计算,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