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2.1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课件(6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2.1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课件(6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6 18: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
——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郑海洋
EMAIL:jybzhy2011@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1、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解释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脆弱生态问题的危害与影响,培养区域认知能力,树立人地协调观;
2、结合图表数据,分析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的形成原因,树立人地协调观;
3、归纳总结出黄土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树立人地协调观,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4、总结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的思路和方法,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思考:①在学案上画出生态脆弱地区的定义和特点?
②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集中分布在哪里?
③这些生态脆弱地区的位置分布有何特点?
④人类活动会对生态脆弱区有怎样的影响?
新课导入
一.黄土高原概况
自主学习:对照地图册,描述位置、范围及在对照中国政区图在左下图中找出省级行政单位
阅读学案,完成下列问题,快速记忆:
面积: 。
地势: 。
海拔: 。土壤: 。
地表形态: 。
地表形态成因: 。
生态环境问题: 。
优势能源: 。
黄土高原成因: 。
自主探究:①黄土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②这种特点带来什么影响?
③窑洞建设的选址地点?作为住宅的优点?
1.直立性好,垂直节理-可开空洞,不易塌
2.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
一.黄土高原概况
黄土地貌: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黄土梁
黄土塬
黄土峁
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集中、覆盖厚度最大的区域。该地区黄土平均厚度50~100m。
黄土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有11万平方千米。
黄河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量达16亿吨,如果堆成宽、高各1米的土堆,可以绕地球27圈多。
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1.对耕地的影响
自主思考:水土流失对耕地有何影响?
①沟壑变大加深,耕地面积减少
②流水侵蚀加强,土层变薄,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肥力降低,耕地生产力下降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主思考:结合图中信息,思考黄土高原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地质和气象灾害)?
季风区
非季风区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3.对河流的影响:黄河下游形成 “地上悬河”
自主思考:
①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
②会对沿岸地区造成什么危害?
1.中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2.人为加高堤坝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4.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沟谷发育、地表破碎
自主探究:结合导入问题,思考造成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总结环境问题原因:整体性原理
生态环境问题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气候 开发历史长,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地形 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压力大
水文 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土壤 生产技术落后,环境资源过度消耗与浪费
植被 环境相关法律不健全
400mm
平原
山地高原
1.地理位置特殊,处于过渡地带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
自主探究:
①看图,总结描述黄土高原处于哪些过渡地带;
②处于这些过渡地带从而影响了哪些因素,造成了水土流失?
五大要素
2.黄土土质疏松
黄土以_____为主,特点?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黄土颗粒分布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
3.气候较为干旱,降水集中
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且降水存在不均匀性,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加剧了对地表的侵蚀。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
自主思考:
①根据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和黄土高原上的典型城市延安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分析黄土高原气候特点,
②会对水土流失造成怎样影响?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
4.自然灾害易发
地质基础差+暴雨洪涝频发导致 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
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为原因
阅读教材P27知识窗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古代黄土高原环境如何?
②加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直接原因是?
③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包括哪些?
④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的原因?
答案:
①森林草原广布
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地面植被造成破坏
③丘陵陡坡开垦;森林的开垦,作为薪柴
④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量的加大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人为原因
露天采煤
◆生产建设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的修路、建窑洞、水利设施等。
修建公路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人为原因
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
历史上——营造宫殿
伐木烧薪、战争等
2、植被遭到破坏?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合作探究】P28结合下图,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人地关系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产与活动都要受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理环境,这种影响若超出了地理环境所能承载的强度会引发环境问题等,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对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得当地的土地退化,进而使人们进行的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只能开垦更多的荒地,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加快了人口增长,更加剧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更加脆弱,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自主思考:
观察图片中的沟谷,坡地,推测与塬面相比,谁受到的侵蚀作用更强,从而导致的水土流失更严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需治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你能提出哪些具体治理措施?
它属于下面具体哪一类措施?
工程措施
农技措施
生物措施
…………
工程措施 地段    效果
固沟工程 ______ 营造防护林 拦泥蓄水,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护坡工程 修筑____ 封坡育林育草     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发展林果业生产。
保塬工程 ___      营造护林网 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沟谷
水平梯田
缓坡
平整土地
打坝建库
塬面
(1)工程措施
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具体例子:
①在坡面上打抗滑桩防止山体滑坡,
②开建与等高线平行的引流渠减少坡面径流,
③挖水平沟让坡面径流转为地下径流,
④建鱼鳞坑储水并护坡等,
⑤在沟谷中修建淤地坝形成小水库以保土蓄水,修拦沙坝、谷坊坝阻止沙石向下游流失。
(2)生物措施
提高 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采取 和 等生物措施,以削减 和 对地表的 ,同时通过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提高表土的抗蚀能力大力植树种草,种植 。可以兼顾 和 。
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阅读学案,画出关键词
(3)农业技术措施
快速阅读学案,思考下面问题
①塬面陡坡,山下缓坡沟谷分别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可采取哪些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②结合气候地形,生态问题,分析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有何作用?
保肥,保水,提高温度,减少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2.优化产业结构
原本农业:单一低产种植业,原本主要能源:薪柴,作物秸秆,煤炭
调整:①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加大农林牧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商品率;
②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积极发展旅游业;
③同时利用黄土高原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资源,借国家能源开发西移的契机,以能源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依靠充足能源,促进工业发展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地制宜进行集约化生产的农业生产模式。
优质苹果
旱作梯田:保护生态又具备观光价值
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3.控制人口增长
自主学习,阅读学案,回答下列问题:
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②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
③对于实际人口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地区采取怎样的措施?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人口过快增长,生态脆弱区
2.黄土高原地理位置过渡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3.黄土特点,问题?
4.气候类型?水土流失气候方面的原因?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具体包括哪些?
6.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措施?1.2.3.
7.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1.2.3.
8.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作用?
9.生物措施?作用?
10.农业技术措施?作用?塬面和陡山?草地?缓坡和沟谷?
11.黄土高原如何优化产业结构?
12.黄土高原人口方面的措施?
《水土流失》答题模板
一、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人为,人为是主导。整体性原理
1.降水:降水集中多暴雨
2.地形:地形崎岖,坡度陡,流水侵蚀作用强
3.土壤方面:土质疏松或土层薄
4.植被覆盖率:低
5、生态环境脆弱
6.人类活动:破坏植被(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农业:坡地开垦、轮荒
工业:露天开矿
工程建设: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
二、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措施主要解决人为原因)
1.保护已有植被(封山育林)、恢复植被(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2.解决植被破坏的本质原因:
①控制人口,扶贫开发。
②过度樵采:解决能源问题,如推广生活用煤,营造速生薪炭林,南方开发小水电,开发沼气。
③过度放牧:规定合理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健全法规,加强管理;推广轮牧。
④调整农业生产结构⑤农业覆盖地膜⑥矿区复垦
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1、对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农业产值降低。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
3、对河流水库的影响:1)大量泥沙汇入,河流含沙量增加,水质变差;2)中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影响航运;3)可能形成地上河,加剧洪涝灾害。4)导致水库库容量减小
4、对地形地貌的影响:长期的水土流失,使地表破碎、沟谷发育,阻断交通。
5、生物多样性减少:必答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江南丘陵
华北平原
云贵高原
西 北 地 区
图中区域是我国荒漠化主要发生区域,
①总结荒漠化主要发生地点?
②不同地区的荒漠化分别是?
③荒漠化发生原因?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定义
地 区
表 现
表 现
表 现
类 型
类 型
类 型
原 因
原 因
地 区
地 区
实 质
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土地退化
人类过度经济活动
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
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
草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本质: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西北地区自然特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本区主要外力作用?风力作用
江南丘陵
华北平原
云贵高原
西 北 地 区
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区 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海陆位置 年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内陆地区

内蒙古


西北内陆地区范围
(1)
结合图描述西北内陆地区范围,包括的行政区,和海陆位置?
西部 东部
地形区
地形
特征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
高原
辽阔坦荡
阿尔泰山、准格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山脉、盆地
山脉盆地相间分布
新疆地区“三山夹两盆”
(2)
观察图中西北地区地形特征
分析西北内陆地区从东到西,降水有何差异?形成了何种气候?体现了何种分异规律?
本区总体典型特征?地表景观?降水变化?
主要水源?
位 置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水汽难以到达
干 旱
高原面积广大
青藏高原隆起
高山环绕盆地
地 形
阻隔水汽进入
(3)
分析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及原因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荒漠化成因
干旱的自然特征
干旱少雨流水作用微弱,
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基本条件
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地面多沙质沉积物
物质基础
大风日多且集中
动力因素
生态环境脆弱性
(1)自然原因:
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荒漠化成因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思考:
①本区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②该气候具有何种特点?
气温和降水变率大
③对荒漠化发展会有怎样影响?
结合图,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气候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荒漠化成因
(2)人为原因-主导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 作用。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采挖药材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草原牧区,干旱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灌溉不当 农垦区周围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
快速记忆土地荒漠化人为原因
自主探究:
①在西北内陆地区,结合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分析会存在哪些具体问题?
②西北内陆地区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③若灌溉不当会出现哪一类荒漠化?
荒漠化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知识拓展:土壤次生盐碱化
1.盐碱化的2种类型
①. 干旱地区,采用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导致盐分在地表积累.
②. 沿海地区,海水上溯形成。
2.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西北绿洲区等
对照学案,快速复习巩固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知识拓展:土壤次生盐碱化
3.治理措施:
①完善排灌系统,使土体脱盐;
②引淡淋盐;③井排井灌;
④农田覆盖;⑤合理的灌溉,采取喷灌、滴灌技术。
思考:华北平原盐碱化产生原因?
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
②气候:春季干旱,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导致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③人类活动: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2、原 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治”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减少水井数量
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农作区
牧区草原
干旱内陆区
西
海陆位置


降水量
改善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
(1)合理利用水资源,东中西侧重不一样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构筑防护体系,绿洲不同位置具体措施不同
生物
措施
工程
措施
绿洲地区
前沿地带
外围沙漠边缘
内部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流沙地区
缺水源地区
设置沙障工程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
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节流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推广省柴灶
(5)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5.流水作用形成的荒漠化问题
1.红色荒漠
(1)南方丘陵地区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有些裸露的红壤丘陵土壤成片成块的流失,被人们称为红色沙漠,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燃料能源。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①陡坡开垦
②地形崎岖,坡度陡,流水侵蚀作用 ②过度樵采
③土层薄,容易被侵蚀 ③过度放牧
④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
⑤人口压力大
治理措施:①封山育林,退耕还林②营造速生薪炭林 ③开发小水电④开发沼气;⑤推广生活用煤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其他地区的荒漠化问题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①陡坡开垦
②地形崎岖,坡度陡,流水侵蚀作用强 ②过度樵采
③土层薄,容易被侵蚀 ③过度放牧
④石灰岩广布,岩石易淋溶与风化 ④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
⑤人口压力大
2.石漠化
(1)分布:云贵高原和广西西北部
与红色荒漠相比,不同的原因是?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其他地区的荒漠化问题
(3)治理石漠化措施:①保护植被
②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③人工造林种草
④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⑤控制人口数量,扶贫开发。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的作用?——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①调节气候、
②稳定大气成分、
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④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
⑥美化环境、
⑦吸烟除尘、
⑧防风固沙。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2.森林急剧减少带来的问题?
由于森林的急剧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3.热带雨林的分布?
非洲刚果河流域
东南亚地区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4.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它们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5.雨林被破坏的影响?
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土壤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率加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6.雨林破坏的原因?
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7.雨林的保护措施?
思考:在热带雨林是开发还是保护的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持不同的态度,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应如何消除他们之间的分歧?
在雨林前途的问题上,他们争论的实质是谋求目前利益与保护全球生态平衡的责任关系
要消除他们之间的分歧,就要求世界各国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根据各自的具体国情和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谋求一条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道路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7.雨林的保护措施?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