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
数学(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复数(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法则计算出,从而求出共轭复数.
【详解】,所以共轭复数是.
故选: .
2. 已知向量,且,则( )
A 4 B. -4 C. 2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向量减法的坐标运算和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列方程求解.
【详解】向量,则有,
由,得,解得.
故选:A.
3. 某区政府为了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每年都按期开展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训练后期对每位民兵进行射击考核.民兵甲在考核中射击了8发,所得环数分别为,若民兵甲的平均得环数为8,则这组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为( )
A. 8 B. 8.5 C. 9 D. 9.5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平均数求出的值,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由百分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可得:,解得:,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因为为整数,
所以这组数据的75百分位数为,
故选:B.
4. 已知复数满足(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复数,利用共轭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乘法,复数的相等,解方程即可.
【详解】复数,则,由,
得,解得,所以.
故选:B
5. 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若,有可能,可判断选项A;线面平行可判断选项B由线面垂直可以得出面面平行可以判断C选项,根据线面平行及面面垂直可判断选项 D.
【详解】对于选项A,有可能,故选项A假命题;
对于选项B,有可能,故选项B为假命题;
对于选项C,,可得两平面法向量共线,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进而可得,故选项C为真命题.
对于选项D,若,,有可能,故选项D为假命题;
故选:C.
6. 从含有三件正品和一件次品的产品中任取两件,则取出的两件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直接计算.
【详解】有三件正品(用,,表示)和一件次品(用表示)的产品中任取两件的样本空间,恰有一件次品,
由古典概型得,故选:D.
7.的三个内角分别为,,,若,则
A. B. 1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得,利用同角三角函基本公式及正切函数性质得,利用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由,得,所以,所以,,所以,.因为角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所以,故选B.
8. 已知圆锥的顶点为P,底面圆心为O,为底面直径,,,点C在底面圆周上,且二面角为,则( )
A. 该圆锥体积为 B. 该圆锥侧面积为
C. D. 的面积为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二面角的定义,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圆锥的体积和侧面积公式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又因为,,
所以,因此,
于,
圆锥体积为,因此选项A不正确;
圆锥的侧面积为,因此选项B不正确;
连接,设的中点为,所以
因为为底面直径,所以,因此有,
因为,的中点为,所以,
因为二面角为,
所以,于是有,
于是有,因此,
因此选项C不正确;
的面积为,
因此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问题,其中解答解三角形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角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正、余弦定理列出方程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二 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已知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若,则
C. 若复数为纯虚数,则
D. 若,则
【答案】ABD
【解析】
【分析】A选项,根据复数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出答案;B选项,设,则,从而根据求出,B正确;C选项,设,分别求出;D选项,化简得到,从而求出模长.
【详解】A选项,,A正确;
B选项,设,,则,若,则,
即,解得,则,,B正确;
C选项,复数为纯虚数,设,,则,
故,C错误;
D选项,若,则,
故,D正确.
故选:ABD
10. 某景区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千人次)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 每年月接待游客的增长量最多是8月
D. 每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同年7月至12月的月接待游客量,波动性更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根据折线图提供的数据逐一判断各选项.
【详解】由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的折线图得:
在A中,很明显有些月份游客量在下降,故A选项错误;
在B中,年接待游客量虽然逐月波动,但总体上逐年增加,故B选项正确;
在C中,每年月接待游客的增长量最多是7月,故C选项错误;
在D中,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故D选项正确.
故选:BD.
11.分别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设事件A=“第一枚正面朝上”,事件B=“第二枚正面朝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与B为互斥事件 B. A与B为相互独立事件
C D.
【答案】BD
【解析】
【分析】根据互斥事件、独立事件、和事件、积事件的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由此确定正确答案.
【详解】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基本事件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是:(正,正),(正,反).
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是:(正,正),(反,正).
所以不是互斥事件,A选项错误.
,所以BD选项正确.
,C选项错误.
故选:BD
12 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和两条不重合的直线m、n,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AD
【解析】
【分析】根据空间中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A:若,,则,故A正确;
对于B:若,则或,故B错误;
对于C:若,,则或与异面,故C错误;
对于D:若,,则,又,所以,故D正确;
故选:AD
三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某校为了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开设书法 对联 灯谜三个校本课程班,每位学生只报一个校本课程班,学校对高一 高二年级报名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已知张华对上述三个校本课程班,采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总样本量为30的样本,其中对联班的学生抽取10名,则__________.
课程 年级 书法 对联 灯谜
高一 15 30
高二 45 30 10
【答案】20
【解析】
【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特点列出方程,求出答案.
【详解】一共有学生人数为,
其中对联班学生人数为,
则根据分层抽样的特点,得到,解得.
故答案为:20
14.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侧面是正三角形,平面平面,则二面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由定义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解三角形即可.
【详解】
过作,垂足为,过作,垂足为,连接.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平面,又平面,故,
又,,平面,故平面,
由平面,故,于是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根据题目数据,在中,,,
则,则.
故答案为:
15.若样本数据的方差为3,则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
【答案】12
【解析】
【分析】利用方差的性质直接求解.
【详解】样本数据的方差为3,
数据的方差为.
故答案为:12.
16. 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E为AA1的中点,点F 在CC1上(不与C、C1重合),三棱锥A-D1EF 的体积为__________,当F 为CC1的中点,几何体AED1FCD 的体积为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等体积法求解三棱锥的体积.根据割补法,将几何体分解为三棱柱和三棱锥,即可由体积公式求解.
【详解】在正方体中,棱长为2,为的中点,
则,
为上一点,而平面,平面,
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长,
所以三棱锥的体积.
取的中点为,连接,
由于均为棱的中点,由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可知为直三棱柱,故几何体
可以分割为三棱柱和三棱锥,
已知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满足条件:______.在 ① ;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 个,补充在上面的问题中,并解答.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作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问题:
(1)求角A的大小;
(2)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选①②③,答案均为
(2)
【解析】
【分析】(1)选①,由正弦定理及得到,结合,求出答案;
选②,由正弦定理及得到,结合,求出答案;
选③,由正弦定理及得到,结合,求出答案;
(2)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得到,由求出,从而得到答案.
【小问1详解】
选择①,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
所以,
又,所以,故,
又,
因此.
选择②,由正弦定理可得,,
从而可得,,
即,
又,所以,
于是, 又,
因此,.
选择③,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
得,
即,
又,所以,
得,又,
因此,.
【小问2详解】
∵
,
由可知,,所以,
从而,
因此,,
故的取值范围为.
,
故答案为:,
四 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向量,.
(1)求向量与的夹角的余弦值;
(2)若向量,求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用坐标表示).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公式、平面向量模的坐标表示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平面向量减法的坐标表示公式,结合投影向量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则;
【小问2详解】
,,与同向的单位向量.
∴在上的投影向量,.
18.已知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满足条件:______.在 ① ;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 个,补充在上面的问题中,并解答.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作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问题:
(1)求角A的大小;
(2)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选①②③,答案均为
(2)
【解析】
【分析】(1)选①,由正弦定理及得到,结合,求出答案;
选②,由正弦定理及得到,结合,求出答案;
选③,由正弦定理及得到,结合,求出答案;
(2)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得到,由求出,从而得到答案.
【小问1详解】
选择①,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
所以,
又,所以,故,
又,
因此.
选择②,由正弦定理可得,,
从而可得,,
即,
又,所以,
于是, 又,
因此,.
选择③,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
得,
即,
又,所以,
得,又,
因此,.
【小问2详解】
∵
,
由可知,,所以,
从而,
因此,,
故的取值范围为.
19.如图,是正方形所在平面外一点,且平面平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得线线平行,进而可证,或者证明面面平行也可,
(2)根据面面垂直可得线面垂直,进而得到线线垂直.
【小问1详解】
法一:
取PD中点G,连接FG,AG,在PDC中,因为F、G分别是PC,PD的中点,
所以FGCD,FG=CD;
因为E是正方形ABCD边AB的中点,
所以AE//CD,AE=CD;
所以AEGF,AE=GF;
即四边形AEFG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EF//AG,
又因为AG平面PAD,EF平面PAD,
所以EF平面PAD
法二:
延长DA交CE延长线于H,连接PH,
由于AE//CD,AE=CD,所以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所以EFPH,
又因为PH平面PAD,EF平面PAD,
所以EF平面PAD
法三:取CD中点I,连接EI,FI,
由于均为中点,所以,
平面,平面,
平面EFI平面PAD,
EF平面,
所以EF平面PAD
【小问2详解】
因为正方形ABCD中,BDAC,
又平面ABCD平面PAC;
平面PAC平面ABCD=AC,BD平面ABCD,
所以BD平面PAC,
因为PC平面PAC,
所以BDPC.
20. 某校共有高中生3000人,其中男女生比例约为,学校要对该校全体高中生的身高信息进行统计.
(1)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全体高中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得到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身高(单位:) 频数
36
24
根据图表信息,求的值,并把频率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按男生 女生在全体学生中所占的比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总样本量为200的样本,并知道男生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172,方差为16,女生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160,方差为20,估计该校高中生身高的总体平均数及方差.
【答案】(1),,,;直方图见解析;
(2)总样本平均数为,方差为52.16
【解析】
【分析】(1)由区间上的频率和频数,计算出,再由直方图中的频率计算和,结合频数分布表算出所缺区间的频率补充完整频率分布直方图.
(2)由分层抽样得男女生人数,利用已知数据和总体平均数和方差公式计算结果.
【小问1详解】
因为身高在区间上的频率为,身高在区间上的频数24,所以
所以,
,
.
所以身高在区间上频率为,
在区间上的频率为.
由此可补充完整频率分布直方图:
【小问2详解】
由分层抽样可知,样本中男生120人,女生80人,
把男生样本记为,其平均数记为,方差记为;
把女生样本记为,其平均数记为,方差记为;
把总样本数据的平均数记为,方差记为.
则总样本平均数.
由,得
同理可得.
所以总样本方差
所以估计该校高中生身高的总体平均数为167.2,方差为52.16.
21. 已知的三个角的对边分别为.
(1)求;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已知条件由正弦定理角化边,再由余弦定理求出,可得角的值;
(2)向量数量积结合余弦定理,求出,面积公式求面积;或向量数量积结合正弦定理,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和辅助角公式,求出,面积公式求面积.
【小问1详解】
因为,
由正弦定理可得,即,
由余弦定理得
又,所以.
【小问2详解】
解法一:由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可得,
所以,所以①,
因为,所以②,
①-②得,则,代入①得,所以,
所以
解法二:由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可得,
因为,所以,
由,得,,
所以.
因为,又由(1)知,即,
所以.
所以,即.
所以,即.
因为,则,则,即,
则,所以为直角三角形,则.
所以.
22. 已知三棱锥,点是的外心.
(1)若,求证:;
(2)求点到平面距离的最大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1)利用条件,得到,再利用几何关系得到,从而得到平面,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明结果;
(2)根据条件,利用正弦和余弦定理得到,从而得到面积的最大值,再利用等体积法,建立关系式,即可求出结果.
【小问1详解】
如图,作平面,垂足为点,
因为,所以,所以是的外心,
因为是的外心,所以与重合,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因为,所以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所以,
即四边形为菱形,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小问2详解】
,所以边的高为.
所以.
在中,,
由正弦定理得(为外接圆的半径),
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所以,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因为,
设点到平面距离为,
因为,即,
所以,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喀什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
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复数(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是( )
A. B. C. D.
2. 已知向量,且,则( )
A 4 B. -4 C. 2 D. -2
3. 某区政府为了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每年都按期开展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训练后期对每位民兵进行射击考核.民兵甲在考核中射击了8发,所得环数分别为,若民兵甲的平均得环数为8,则这组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为( )
A. 8 B. 8.5 C. 9 D. 9.5
4. 已知复数满足(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
A. B. C. D.
5. 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6. 从含有三件正品和一件次品的产品中任取两件,则取出的两件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是( )
A. B. C. D.
7.的三个内角分别为,,,若,则
A. B. 1 C. D.
8. 已知圆锥的顶点为P,底面圆心为O,为底面直径,,,点C在底面圆周上,且二面角为,则( )
A. 该圆锥体积为 B. 该圆锥侧面积为 C. D. 的面积为2
二 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已知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若,则
C. 若复数为纯虚数,则 D. 若,则
10. 某景区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千人次)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 每年月接待游客的增长量最多是8月
D. 每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同年7月至12月的月接待游客量,波动性更小
11.分别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设事件A=“第一枚正面朝上”,事件B=“第二枚正面朝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与B为互斥事件 B. A与B为相互独立事件 C D.
12 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和两条不重合的直线m、n,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三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某校为了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开设书法 对联 灯谜三个校本课程班,每位学生只报一个校本课程班,学校对高一 高二年级报名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已知张华对上述三个校本课程班,采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总样本量为30的样本,其中对联班的学生抽取10名,则__________.
课程 年级 书法 对联 灯谜
高一 15 30
高二 45 30 10
14.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侧面是正三角形,平面平面,则二面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
15.若样本数据的方差为3,则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
16. 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E为AA1的中点,点F 在CC1上(不与C、C1重合),三棱锥A-D1EF 的体积为__________,当F 为CC1的中点,几何体AED1FCD 的体积为__________.
四 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0分)已知向量,.(1)求向量与的夹角的余弦值;
(2)若向量,求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用坐标表示).
18.(12分)已知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满足条件:______.在 ① ;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 个,补充在上面的问题中,并解答.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作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问题:
(1)求角A的大小; (2)求的取值范围.
19.(12分)如图,是正方形所在平面外一点,且平面平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1)求证:平面;(2)求证:.
20. (12分)某校共有高中生3000人,其中男女生比例约为,学校要对该校全体高中生身高信息进行统计.
(1)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全体高中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得到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身高(单位:) 频数
36
24
根据图表信息,求的值,并把频率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按男生 女生在全体学生中所占的比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总样本量为200的样本,并知道男生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172,方差为16,女生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160,方差为20,估计该校高中生身高的总体平均数及方差.
21. (12分)已知的三个角的对边分别为.
(1)求;(2)若,求的面积.
22. (12分)已知三棱锥,点是的外心.
(1)若,求证:;(2)求点到平面距离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