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6 20:2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入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他是谁?
李白
作者介绍——诗仙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天宝二年(743),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42岁了,满以为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行前写了这首诗,向朋友表明自己的心情。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了解背景
学习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裂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现实
天姥仙境
梦境
现实
思考以下问题:
天姥仙境
仙境
梦因
梦境
梦感
山境
导入新课
题解: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山: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留别:本诗写作目的。
入梦的原因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写)。天姥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有什么作用?
除了天姥山外,诗人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饱览名山大川的李白为什么会梦游天姥山?
瀛洲、五岳、赤城、天台。以这些名山大川来来衬托天姥山,夸张地写出了天姥山的神秘、高峻、伟丽。表达李白对天姥山的景仰向往之情。
整体把握——设疑合探(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思考:
“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照”和“送”写出什么?
梦中观仙境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裂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是梦游仙境的重点,深幽峰峦中所见的奇幻景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白天游山之路,一笔带过,详略安排得当。
夜幕降临才是景象奇幻之重点:熊咆哮,龙吟鸣,泉水震荡,深林战栗,峰峦惊惧,浓云似将落雨,水流奔腾烟雾缭绕。
电闪雷鸣,山崩地裂,洞府石门,訇然中开。诗人似乎进入了神仙境界。(这是梦游的高潮部分)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点明全诗主旨,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对权贵的抗争。
本诗名为赠别,其实是兼具“抒怀”之意的,梦游仙境的惊心动魄,激动昂扬就是要衬托现实社会的不事权贵的真实现状。
“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表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伤感情绪。“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①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②是“诗眼”,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
整体把握—(最后一段)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
诗人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
 ①梦游天姥的历程与诗人寻梦长安的经历何其相似。满怀理想,苦苦追寻;始达目的,欢欣喜悦;转眼之间,情势突变;最终曲终人散,归于沉寂。但这引发了诗人新的理想追求:仙境的奇妙,神人的自在。
②梦中仙境象征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主旨归纳
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象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梦游天姥吟留别》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天姥山
丰富的想象 海日、天鸡、熊咆龙吟、金银台、霓衣、风马、云之君、虎鼓瑟、鸾回车。
大胆的夸张 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东南倾
多姿的色彩 青云梯、青冥
奇妙的构思 现实——梦境——回到现实
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佳作。
归纳诗歌主旨
1.下列对课文第2、3段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留别诗,诗人没有用自己的笔墨来抒写离愁别绪,而是极力渲染梦游
仙境的壮美。
B.“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这六句诗主要描绘了湖月、渌水、猿啼
等意象,构成了壮美绮丽的意境,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
轻快、神往的心情。
C.“惟”“失”和“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一样,包含着诗人的失意
与深沉的感慨,梦醒之后的留恋和惋惜。
D.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它较好地点明了主题,有两种观点:一则认为,
表现了其消极避世、向往自由的思想;另一则认为,表现了其蔑视权贵、讥讽现
实的思想。

2.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天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取得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
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
苏轼需要一座庐山
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