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 (含答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 (含答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06 21:1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得快
D.听音乐时,分辨合奏中各种乐器的依据是音色
2.下列事件中,你认为可能的是( )
A.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海面到海底的距离
B.可以用次声波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C.有些小动物可以预感地震是听到了地震产生的超声波
D.在相同温度和介质的情况下,超声波传播速度快于次声波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B.吹笛子按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4.下列事例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
B.工人师傅利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工件检测
C.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探测道路上的障碍
5.声现象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C.优美的乐音肯定不是噪声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凡是人听不到的声音都是频率很小的声音
7.下列仪器中,利用紫外线显著特点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夜视仪 D.验钞机
8.人类是利用声的高手。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的响度很大
C.太空授课时航天员能和地面交流,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优美的笛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9.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B.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5℃)空气中的声速小于水中的声速
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
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洋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的产生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超声清洗机是利用声能够传递 工作的;如图乙所示,蝙蝠回声定位是利用声能够传递 。
12.人们在道别时,挥动的手臂由于 也会产生声音,但我们却听不到挥手声,其原因是挥手声属于 (超声波/次声波),在扬州创建“全国文明城”期间,路政部门加强了城区噪声的监测与防治,如图是道路两侧的“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 减弱噪声。

13.在亚洲象迁移时,象群之间通过频率低于20Hz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传递 ;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用超声测位仪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声 m。
14.(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A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这是在描述声音 的(填声音的特性),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时,将听不到铃声,说明 。
(2)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它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15.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 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16.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这些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 .
17.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并且利用这种声波还能击粹病人体内的胆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 。
18.如图所示为超声波测厚仪,它测量厚度的原理是:探头发射的超声波到达被测物体并在物体中传播,到达材料分界面时被反射回探头,通过精确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被测材料的厚度。这个事例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如果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一块钢板的厚度,已知超声波在钢板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钢板中传播和反射的时间共为1.2×10-6s,则钢板的厚度为 mm。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一章中常见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距音叉远近不同的人听到声音大小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不仅与 有关,也与 有关;
(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
(3)如图丙小明把伸出桌边一端钢尺的长度逐渐变长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拨动钢尺,声音的音调变 (填“高”或“低”),如果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拨动钢尺时,可能听不到,此时钢尺发出的是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正常声波”);
(4)如图丁,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慢,一次快,发现塑料片划得越快,塑料片振动频率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选填“高”或“低”)。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C
6.C
7.D
8.A
9.B
10.A
11. 能量 信息
12. 振动 次声波 声源
13. 次声波 信息 3000
14. 响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超声波 340 会
15. 振动 超声波
16. 超声波 回声定位
17. 超 能量
18. 信息 3.12
19. 振动 振幅 距离 真空不能传声 低 次声波 快 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