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南宫橄叔对鲁国因君说:“请允许我与孔子去周地。”鲁因国君给了他们一辆车、
两匹马,一个童仆随从,让他们去周朝廷学礼,主要是去见老子。(事情结束之后)告别时,
老子为孔子送行,说:“我听说富贵之人拿财物送别,而仁人用有益的话赠别。我不是富贵
之人,但还虚有“仁人’的称誉,那就送你几句话吧:“对间遐看得清楚、深刻却走投无路
的人,是因为喜欢评价别人。能广博地辨别是非善恶却面而临险境的人,是因为喜欢揭落他人
的丑恶。做孩子就要一切为了父母,不考虑自己:做臣子就要一切为了国君,不考虑自己。’”
参考译文:
型子说:“从前三代的圣王禹、汤、文、武,刚主持天下政事时,说:务必举拔孝子以
鼓励人们侍奉父母,尊重贤良的人而教导人们做善事。所以公布政令实施教化,奖赏善行惩
罚凶暴。如果按圣王说的去做,则天下的动乱将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理,社稷的危险将可得到
平定。如果认为不是这样,古时染时的混乱,汤治理了:纣时的混乱,武王治理了。邦个时
候,这个世道没有改变,人民也没有改变,君王改变了政务,人民就改变了风俗。从前三代
暴君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在那时不能矫正他们耳目的欲望,而放纵他们
内心的邪念。在外驱马打猎射鸟,在内耽于酒和音乐,而不顾念他的围家百姓的政事,过多
地做无用的事,残暴地对待百姓,于是失去了国家。他们不说:“我疲弱无能,我治政不强。'
一定说:‘我命里本来就要失国。’即使是三代时彼弱无能的百姓,也是这样。不能好好地
对待亲人君长,很嫌恶恭敏俭朴而喜好简慢粗陋,贪于饮食而做于劳作,衣食财物不足,所
以自身有饥寒冻馁的忧患。他们不说‘我疲弱无能,不能努力地劳作’,也说‘我命里本来
就穷’。”
参考译文:
考察这是因何而起的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
己,还会有不孝的人吗?看待父亲、兄长与君主就像看待自身,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还
会有不慈爱的人吗?看待子女、弟弟、臣下就像看待自身,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所以
不孝不慈爱的现象都没有了。还会有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吗?看待别人家如同自己的家一样,
谁还会偷窃?看待别人如同自己一样,谁还会劫夺财物?所以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没有了。
还会有大夫互相侵扰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封国的吗?看待别人的封地如同自己的封地一样,
谁还会发动祸乱?看待别人的封国如同自己的封围一样,谁还会发动攻伐?因此大夫互相侵
扰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封国的现象就没有了。假使天下之人相亲相爱,封围与封国之间不互
相攻伐,封地与封地之间不互相侵扰,偷盗抢劫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
下就安定了。
13.选D。没有哀婉不舍的离情。
14,①“白些新袍入嫩凉”是实写,分别点明送别的季节、天气环境、被送者的衣着:②“春
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毁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范廓之参加秋试
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闹的结果:
③虚实相生,表达了作者对廓之的美好祝愿。(1点2分,答3点得6分)
15.(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抗终如始,则无收事
16.①异国他乡②比比皆是③雨后春笋
17.例:澳门的大小街巷布鞋店很多,日多是上海老字号鞋店,经营的是中国传统的千层纳
底、青帮、圆口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