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6 22: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百合花
哦,香雪
第一单元 第三课
高一语文公众号开设“小说中的青春”专栏,我们班决定品鉴小说《百合花》《哦,香雪》。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两篇精美的小说,去领略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青春活力的涌动、鲜明个性的呈现,去欣赏作者独特视角下的人物美、人情美。
【学习任务一】概括情节,明晰结构
【活动1】《百合花》情节
小组预习检测,分享答案,各抒己见
【活动2】《哦,香雪》情节
小组预习检测,分享答案,各抒己见
【学习任务二】研读选材,分析构思
话不多说,直入主题,三个小问题,分组同时进行
任务二
CONTENTS
01
02
03
(1)小说《百合花》是如何讲究选材的
(2)小说《百合花》是如何巧妙构思的?
(3)找出小说《哦,香雪》中描写“铅笔盒”
的段落,并讨论探究“铅笔盒”的作用。
教师引导补充(如果学生解读有欠缺,当堂引导补充):
作品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设为背景,如“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并未从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将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通过担架员的叙述从侧面表现出来,如“……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员给你挂匾! ……”,就连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碰壁的冲突也没有正面描写。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来作者取材是非常讲究的。
(1)小说《百合花》是如何讲究选材的
(2)小说《百合花》是如何巧妙构思的?
教师引导补充(如果学生解读有欠缺,当堂引导补充):
作品以新媳妇“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百合花的被子”作为贯穿全文的线案,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把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以小见大,意味深长。
教师引导补充(如果学生解读有欠缺,当堂引导补充):
小说第59~61 自然段,香雪在公社中学因“铅笔盒”被女同学奚落,尽管她的“小木盒”是父亲特意因她考上中学而制作的,但是跟同学的铅笔盒一比,自己的小木盒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从这时起“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香雪渴望拥有铅笔盒,因此“铅笔盒”是触发香雪理想的原始物质。在火车上她发现了渴望已久的铅笔盒,再到她用四十个鸡蛋换回了梦寐以求的铅笔盒,后来她捧着用一篮子鸡蛋换来的铅笔盒,摸黑行走在返回台儿沟的路上,“铅笔盒”在这里又起到了线索的作用,铅笔盒勾起了香雪对都市文明的渴望和追求。因此“铅笔盒”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理想、知识、现代文明。
(3)找出小说《哦,香雪》中描写“铅笔盒”的段落,并讨论探究“铅笔盒”的作用。
【学习任务三】赏析描写,品味语言
01
【活动1】《百合花》的细节描写特别精彩,试就以下几处作简要赏析。
02
分发卡片,探究作答。
卡片一
(1)对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的两次描写。
①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②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答案
卡片二
(2)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的两次描写。
①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
②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答案
卡片三
(3)对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的四次描写:
①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②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③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④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 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答案……
01
【活动2】《哦,香雪》的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达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的心田,两岸风景美不胜收。试对下列语句作简要赏析。
02
分发卡片,探究作答。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答案
(2)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答案
(3)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答案
卡片四
卡片五
卡片六
【活动3】《哦,香雪》还擅长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姑娘们围绕“北京话”的“白”有一场争论。有人说“北京话”的“白”是“在那大绿屋里捂的”,更有人把“北京话”的“白”与香雪的“白"相比较,强调香雪的“白”才是真正的“白”。
小说有如下细节描写:“凤娇不接茬儿,松开了香雪的手。好像姑娘们真在贬低她的什么人一样,她心里真有点替他抱不平呢。不知怎么的,她认定他的脸绝不是捂白的,那是天生”“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请对这两段细节描写作具体赏析。
答案
卡片七
【学习任务四】 品悟富有人情美的女性形象
《百合花》和《哦,香雪》刻画了不同时代的具有人情美的女性形象,以独特的视角对时代历史条件下人的情态和心理进行勾画,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启迪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人情美
【活动1】《百合花》中,
作者刻画了怎样的
新媳妇形象
【活动2】《哦,香雪》塑造
的是一群生活在北方小山村的
少女,她们有着自己的
梦想,她们的梦想是什么
香雪是一个
怎样的女孩
新媳妇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高尚的农村妇女。她听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把自己唯一的嫁妆借给了部队;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把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通讯员牺牲后,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小说不仅写出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
她们对火车带来的外面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和美妙的遐想。纯真、率直、清丽、自尊、自爱的山村女孩们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热切追求。
香雪外表美丽清纯,内心纯真美好。。
她渴求进取。她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
她坚毅执着。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
【学习任务五】鉴赏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包含两方面: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环境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对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环境描写的根本目的就是营造出故事发展所需要的氛围,衬托出人物特点,究其本质,一切都是为服务人物设计的。
【活动2】《哦,香雪》中多次写到“山”,“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活动1】《百合花》中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有什么作用
故乡竹海写得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土之间那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文中多次出现了描写“山”的场景。如第一段“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第五段“大山无声的命令”,及最后“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等等。这是一篇描写“山内、山外”不同生活地域的人们相互接触的小说,“山”始终伴随着小说的进行,小说开头对山的描写,表现了台儿沟的偏僻、贫穷落后,山民安于现状、闭塞。结尾对山的描写,为香雪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地烘托了其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其心理变化过程香雪对于大山、对于家乡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作业设计】
再读《百合花》和《哦,香雪》,了解两篇小说的创作背景,理解不同时代年轻人心中的青春岁月,分析作品所蕴含的不同的时代精神。就自己鉴赏所得写一篇读书札记,班内交流,评选出优秀的札记,推荐到高一语文公众号“我的青春经典”。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