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6 21:4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速递】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
低压带 盛行① 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② ,气候湿润 赤道地区全年受③ ,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④
高压带 盛行⑤ 气流,水汽不易⑥ ,降水⑦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⑧ ,形成炎热干燥的⑨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的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① ,降水较②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受⑤ 的控制,形成温和湿润的⑥
从海洋吹向陆地 水汽③ ,降水④
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⑦ ,降水⑧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从陆地吹向海洋 水汽⑨ ,降水⑩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 ,有些地区一年内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2.案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 压控制,盛行 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 控制,温和多雨,形成 气候。
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四、气候与自然景观
1.原因: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2.案例
(1)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形成 ;与之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形成 。
(2)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 ,使得食草动物为寻找食物不断进行着 。
【问题驿站】
1.我国西北地区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反映了当地气候的什么特征?
2.云贵高原的贵阳一带冬季多阴雨天气,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习题演练】
某中学地理综合实践课堂上,一研究团队根据搜集到的气象数据绘制了家乡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所处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该地气候特点形成的原因有( )
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②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③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④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亚欧大陆40°N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月、4月、7月、10月四个月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
A.1月降水甲比乙多 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C.7月气温甲比乙低 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
4.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
A.西北风的影响 B.副极地低压控制 C.沿岸暖流影响 D.盛行西风的控制
5.左图为非洲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份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的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知识速递】
一、①上升;②丰富;③赤道低气压带;④热带雨林气候;⑤下沉;⑥凝结;⑦稀少;⑧暖高压控制;⑨沙漠气候
二、①凝结;②较多;③充沛;④多;⑤盛行西风带;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凝结;⑧较少;⑨稀少;⑩较少
三、1.季节移动;2.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西风带;地中海
四、2.(1)荒漠景观;常绿阔叶林景观;(2)热带草原气候;迁徙
【问题驿站】
1.昼夜温差大。
2.锋面活动与地形阻挡。
【习题演练】
答案:1.C; 2.C
解析:1.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气候类型的成因。读图可知,气温最高月出现的月份是7月,为北半球,气温最低大于0°C,为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再看降水量特征:7月(夏季)降水多,1月(冬季)降水少,降水类型为夏雨型,综上所述可知,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正确。
2.由(1)小题得出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C正确。
答案:3.B; 4.D
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1月降水分别约为5mm和120mm,A项错误。甲地最热、最冷月均温分别约为26℃和-4℃,气温年较差约为30℃;乙地最热、最冷月均温分别约为23℃和11℃,气温年较差约为12℃,甲地气温季节变化比乙地大,B项正确。甲、乙两地7月气温分别约为26℃和23℃,甲比乙高,C项错误。甲地月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80mm和5mm,差值约为175mm;乙地月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别约为120mm和10mm,差值约为110mm,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比乙地大,D项错误。
4.两地位于亚欧大陆40°N东西两侧,乙地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说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时,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此时乙地受西风带(西南风)控制,降水较多,D项正确。
5.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差异:B地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解析:(1)由经纬度位置可知,A地位于热带,全年高温;由降水资料图可知,A地干湿季分明,故A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2)图中A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本问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