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06 22:0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训练含答案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薯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B.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果汁 B.豆浆 C.碳酸饮料 D.水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加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药品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⑥熄灭酒精灯 ⑦连接仪器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③①②④⑥⑤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②③①④⑤⑥
5、下列比较较为合理(  )
A.密度:空气<氧气 B.活泼性:氮气>氧气
C.沸点:液氧<液氮 D.在空气中的含量:氮气<氧气
6、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发生的反应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现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进行加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表示的是(  )
A.生成O2的体积 B.生成KCl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
7、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从下列装置中选取的最佳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9、如图所示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高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
11、食品包装袋内常充入某种气体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2、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14、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15、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可乐饮料 B.加碘食盐 C.蒸馏水 D.酱油
16、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二、填空题。
17、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酥脆的饼干变软: 。
(2)木柴在空气中燃烧: 。
(3)某气体大量释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
18、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如图所示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  。
②  。
19、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若将图中的高锰酸钾换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则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
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铁丝打磨至光亮,然后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  ,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此时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
(2)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在进行上述实验时,需要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其目的是  。
三、简答题。
22、食品保鲜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真空包装或在包装袋中充入不活泼气体。请问:
(1)为什么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质期
(2)若采用充入气体的保鲜方法,则应该选择什么气体 请说明理由。
三、实验题。
23、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1)该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红磷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结合曲线,解释CD段气体压强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4、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双氧水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是否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①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前后水泥块的________是否改变。
设计如下:a.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b.完成实验二;c.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________;d.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②小明认为还应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你认为他的设计方案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训练含答案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薯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B.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答案】B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果汁 B.豆浆 C.碳酸饮料 D.水
【答案】D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加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药品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⑥熄灭酒精灯 ⑦连接仪器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③①②④⑥⑤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②③①④⑤⑥
【答案】D
5、下列比较较为合理(  )
A.密度:空气<氧气 B.活泼性:氮气>氧气
C.沸点:液氧<液氮 D.在空气中的含量:氮气<氧气
【答案】A
6、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发生的反应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现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进行加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表示的是(  )
A.生成O2的体积 B.生成KCl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
【答案】D
7、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答案】B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从下列装置中选取的最佳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9、如图所示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高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答案】D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
【答案】B
11、食品包装袋内常充入某种气体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答案】B
12、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答案】C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答案】A
14、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答案】A 
15、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可乐饮料 B.加碘食盐 C.蒸馏水 D.酱油
【答案】C
16、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答案】B
二、填空题。
17、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酥脆的饼干变软: 。
(2)木柴在空气中燃烧: 。
(3)某气体大量释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
【答案】水蒸气 氧气 二氧化碳
18、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如图所示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  。
②  。
【答案】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②氧气能支持燃烧
19、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若将图中的高锰酸钾换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则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
乙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点燃 放热 化合
(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3)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其污染空气
2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铁丝打磨至光亮,然后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  ,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此时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
(2)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在进行上述实验时,需要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其目的是  。
【答案】(1)火柴快燃尽时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三、简答题。
22、食品保鲜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真空包装或在包装袋中充入不活泼气体。请问:
(1)为什么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质期
(2)若采用充入气体的保鲜方法,则应该选择什么气体 请说明理由。
【答案】(1) 真空中没有氧气,细菌不能生存,食品不易腐烂。
(2) 可充入氮气、二氧化碳。使食品与空气隔绝达到保鲜的目的。
三、实验题。
23、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1)该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红磷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结合曲线,解释CD段气体压强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 使氧气充分反应 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合理给分) 打开止水夹,水被压入集气瓶中,瓶内的气体体积变小(合理给分)
24、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双氧水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是否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①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前后水泥块的________是否改变。
设计如下:a.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b.完成实验二;c.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________;d.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②小明认为还应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你认为他的设计方案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5)①质量 称量
②完成实验二,在实验二充分反应后的试管里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