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翩然(piān) 农谚(yàn) 褶皱(zhě) 劫难(nàn)
B. 悬殊(shū) 缄默(jian)盘旋(xuán) 瞄准(miáo)
C. 搁置(gē) 沙砾(lì) 山麓(lù) 帷幕(wéi)
D. 一摞(luó) 沼泽(zhǎo) 喧嚷(rǎng) 雾霭(ǎi)
2. 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帷幕 潮汐 雾霭 花香鸟语
B. 悬殊 致密 凋零 偷偷摸摸
C. 萌发 踪迹 追溯 草长莺飞
D. 邀请 希疏 次弟 周而复始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一项是( )
A.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B.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 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D.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权都奉献给你。”
4.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只修改病句。(用校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2)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3)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4)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到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④①②③⑥⑤ B. ③④①②⑥⑤ C. ③⑥⑤④①② D. ④③①②⑤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1年8月1日,巩立姣以目空一切的气势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
B.这几个骗子看似配合得天衣无缝,但他们的骗局还是被警察识破了。
C.自然界的每种植物都会经历不同阶段,孕育开花成熟,凋谢枯萎死亡,周而复始,代代不息。
D.时间是一位伟大的魔术师,它令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半转星移,海枯石烂。
7. 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见下图)特别引人注目。
请欣赏这幅画,并按要求作答。
(1)请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
8.综合性学习。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到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中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请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大然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你为保护自然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气候能够影响人的性格吗?
杨 阳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他的巨著《论法的精神》中讨论了法律与气候的关系。他注意到,人们因为气候的不同会导致明显的性格差异:在寒冷的国家,人们对快乐不够敏感;在温暖的国家,人们对快乐的敏感性就要强些;在炎热的国家,人们对快乐极为敏感。气候是用纬度来区分的,不过因此也意味着人们可以用感觉的敏感程度对它加以区分。如果你曾经在英国和意大利观看过一些歌剧,虽然剧本相同,演员亦相同,但你会发现,同样的音乐在两个国家却产生了极不相同的效果。一个国家的观众显得很冷淡,而另一个国家的观众则非常激动,令人难以置信。
人的性格与成长环境有关
有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形成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就包括当地气候对性格的影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为了躲避酷暑,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性格不受拘束,脾气也相对暴躁一些。而居住在寒冷地带的人,室外活动较少,需要长时间在封闭的空间与人朝夕相处,因此养成了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被称为世界上“永不发怒的人”。俄罗斯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人们习惯于穿着厚重的冬季服装,所以他们的动作迟缓,不随意,性格上常常也呈现坚毅的特点。而江南水乡气候湿润,风景秀丽,往往使人们对周围事物很敏感,所以江南水乡人民大多多愁善感,机智敏捷。在山区长大的人,则因为人烟稀少,开门见山,天气多变,逐渐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商量事情爽快,为人诚实的性格。策马奔驰在广阔草原上的牧民,经常面对飞沙走石的恶劣气候,性格变得豪放直爽,热情好客。而在大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活动空间狭小独立,空气质量欠佳,憋闷的城市气候最容易让人养成孤僻的性格。
①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遇到阴雨天时情绪低落,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会心情舒畅。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者对此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情绪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法国曾经发生过因阴雨连绵的天气迟迟没有停止,而导致很多人患上抑郁症的事情。针对这些抑郁症患者发病的原因,法国当地的很多治疗机构创造性地采用人造阳光治疗法,这种用光照来治疗那些急于想看到阳光的病人的方法,疗效十分显著。
②
夏季炎热,不少人的脾气也变得“一点就着”。在心理学领域,一个有趣的研究话题就是高温为什么会让人的脾气变差。最早的证据来自犯罪领域,许多司法报告发现,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的发生率在夏天上升,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时。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也与人体对热度的生理反应有关。气温升高会导致人体心跳加快、睾酮水平增高以及其他一些代谢反应,它们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该神经系统负责战斗或逃跑反应,因此人们更有可能发生冲突。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减)
9. 本文以“气候能够影响人的性格吗?”为题,有何好处?
10. 请为文中画横线的①②处拟写恰当的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1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情绪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较多。
12. 有同学认为“人的性格与成长环境有关”部分举的例子过多,有啰唆之嫌。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牛奶的颜色发白,是因为抗生素吗
①有网友问: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国内牛奶的颜色是雪白雪白的,而进口牛奶的颜色是泛黄的。国内奶牛是打了抗生素才这样的吗?
②这是个很好的科普话题,能说到不少科学知识。
③首先说说为什么牛奶整体上都是白的。
④牛奶里有87%以上的水,还有3%-4%的脂肪,可是为什么牛奶中的脂肪就不会分层上浮,也不会看出黄色呢?这是乳化作用的缘故。乳化作用的关键,是要有一种“表面活性剂”,它的分子中,有一部分特别喜欢水,另一部分特别喜欢油。它就像和事佬一样,一只手拉住水,另一只手拉着油脂,让它们不能分家单过。这样,水和油就能完美融为一体。比如蛋黄酱、千岛酱,其中既含水,也含脂肪,却显得非常均匀和谐,其实都是乳化作用的缘故。牛奶的脂肪如果分离出来,就是黄油了。它的黄色来自胡萝卜素。但是,一旦乳化之后,这种黄色就不容易看出来了,而微小脂肪球的光学散射作用使它呈现乳白色。乳白色不是一种色素造成的,而是一种光学现象哦。即便是农药,不是牛奶,只要乳化好了,都可以呈现出乳白色的。
⑤当然,牛奶的颜色其实和季节、饲料都有关系。牛吃的类胡萝卜素比较多,比如饲料中有很多胡萝卜和绿叶菜,牛奶的黄色就会明显一些。在牧场啃草的牛更明显,因为夏天吃青草比较多,所以牛奶在夏季颜色略黄一些,冬季就颜色淡一些。
⑥进口牛奶为了漂洋过海长途运输,就需要很长的保质期。延长保质期的方法并不是添加防腐剂,而是大力度的高温灭菌处理,把活着的微生物和最耐热的细菌芽孢全部灭掉,同时无菌灌装到盒子里。既然里面的菌和芽孢都死光光了,外面的菌也进不来,自然就能在室温下放一年而不坏。然而,经过120℃以上,甚至高达140℃的高温灭菌处理之后,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牛奶微微发生“褐变”。虽然褐变不那么明显,用“色差计”测定一下还是会发现,灭菌处理让牛奶的白度下降了。所以,那些能在室温存放12个月的进口灭菌牛奶,和加热温度只有80多度,保质期只有几天到十几天的国产巴氏奶相比,颜色肯定就没那么白。
⑦总之,牛奶颜色白不白这事儿,和给牛打不打抗生素没有半点关系哦。它也不能作为挑选牛奶产品的唯一标准。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3. 对本文写作思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从网友对国产牛奶和进口牛奶的颜色不同的质疑说起,引起下文有关牛奶颜色知识的介绍。
B. ③-⑤段文字介绍了牛奶整体上呈现白色的原因以及牛奶颜色略有不同的原因。
C. 第⑥段主要说明进口牛奶保质期可以长达一年的原因。
D. 最后一段照应开头,回答了网友的疑问。
14. 对第④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牛奶的成分构成。
B. 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表面活性剂”比作“和事佬”,形象生动地说明乳化作用的过程。
C. 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大家常见的蛋黄酱、千岛酱为例来说明乳化作用的成果。
D. 使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牛奶呈现乳白色的现象做具体的描写,使说明更生动。
15. 下面说法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乳化作用就是使牛奶中的油脂分离出来,所以牛奶的颜色呈现乳白色。
B. 牛奶脂肪分离出来就是黄油,它的黄色来源于胡萝卜素。
C. 进口灭菌牛奶颜色不那么白是因为高温灭菌使牛奶微微发生“褐变”。
D. 牛奶的颜色与是否给牛打抗生素没有关系。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宏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的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16. 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18. 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19. 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20. 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作文
21.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请以《温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植物,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
D 2.D 3.D
(1)句应将“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或“时刻”(或将“忘”改为“记得”)。(3)句应该去掉“通过”或“使”。
C 6.A
(1)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田岸旁两棵柳树伫立,柳条飘荡,两个农人在田间劳作。在图画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提名和作者丰子恺的署名。(2)作者通过描绘残月夜,杨柳岸农民的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的辛劳,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
(1)示例: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2)示例:旅游观光,走进大自然。 身体力行,保护大自然。 (3)示例:①封山育林,禁止乱砍滥伐;②植树造林,防止土地荒漠化;③关爱自然界的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意对即可) (4)示例:走进大自然,尝尝那久违的山泉;体验大自然,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建设那美丽的家园!珍惜大自然,就是爱惜我们的生命线。让我们一起努力!
9. 运用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10 (1). 示例:①下雨天人们情绪低落 (2). ②高温让人容易发怒
11. 不能删去。“主要”起限制作用,表明“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松果体激素较多是影响人的情绪健康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删去后与原义不符。
12. 不啰唆。连续举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多个事例,更加有力地说明了“人的性格形成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就包括当地气候对性格的影响”。
13. C 14. D 15. A
16. (1). 仔细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 (2). 从容安排身后事; (3). 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 (4). 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 (5). 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
17. “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18. ①交代文中的主要人物;②点明文章的主旨。
19. ①年纪大但身体硬朗;②热爱乡村生活;③有豁达从容人生态度。
20. 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②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心灵相通;让香樟树和孙女一起成长;③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故乡和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