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离骚(节选)》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离骚(节选)》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6 22:2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P
屈原

导入

初读。

赏析。

探究。
目录

导入
温故知新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chánchǎn)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jiàn)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kù),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mǐ)不毕见(xiàn)。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ěr)而见(xiàn)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nào)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ào)然泥(nì)而不滓(zǐ)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写作原因
作品特点
评论作者
回顾上学期所学《屈原列传》,屈原为何做《离骚》?
《离骚》有何特点?


P
屈原
屈原:
(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之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解题
楚 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风骚”。
离 骚
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一类是以《九歌》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问》。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篇抒情诗。全诗370多句,近2500字 。 《离骚》是诗人在遭第二次流放中,满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委屈,凝聚忧愤、感慨于笔端写成的。

初读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我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即楚王的同宗),父亲名为伯庸正当寅年的寅月寅日,我降生了。先父观察衡量我出生时的情况,一出生就 赐给我美名。给我取名为正则你,给我取表字为灵均。
翻译
课文
第一段
①高贵的出身
是楚王同姓之臣,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我的祖国,爱国是我的本分,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降生时刻的不凡
标明降生在一个特殊时刻,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
③被赐以美好的名字
被父亲寄予厚望,未来应该成就一番大业,应该是楚国政治舞台上极其重要的人物。
作者在《离骚》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离骚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我既有这么多美好的内在品质,又加之以美好的容态。肩披江离与长在幽僻处的白芷,将秋天的兰花连缀起来做成佩饰。时间过得很快,我好像赶不上了,担心年岁不等待我。早晨我采撷坡上的木兰,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蟒。时光迅速地逝去,不稍稍停留,春季与秋季时序更替,永无止境。想到草木飘零凋落,担心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也会衰老。何不趁着年富力强去除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法度?乘上骏马疾驰,我愿为前驱!
翻译
课文
第二段
叙述诗人汲汲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抒发对君主、国家的忧虑表达报国热情。
找出有内在含义的物象,说说诗人用他们分别比喻什么?
用各种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不是直抒情感想法,而用诗化的物象去表现内在的美。
离骚
《离骚》多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屈原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把握时间,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
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各种香草: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
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搴木兰、揽宿莽
比喻修身养性
美人
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乘骐骥
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修身
治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翻译
课文
第三段
君王荒唐、昏庸(“浩荡”“不察”);

小人诽谤、嫉妒(“众女”“谣诼”);

自己不愿同流合污(“好修”“未悔”)。

诗人一生“好修姱以鞿羁”,却又“謇朝谇而夕替”,其中有哪三个原因?
诗人因面对污浊、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爆发出的痛苦而无奈的浩叹。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依旧发出“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的感叹。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翻译
课文
第四段
①这里的“悔”根据课文内容不是真正的后悔,而只是一种自我反省:是否是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呢?作者这里并没有否定自己的理想,并没有怀疑自己的追求,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忧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
诗人在第三段说“虽九死其犹未悔”,却在第四段开头则“悔相道之不察”。请通过“悔”,分析诗人此时的思想内容。
②作者由“悔”生“退”,“退”的目的是“修吾初德”,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长余佩”“佩繁饰”,之后,作者不仅回到了“九死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信仰更加明确。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让我们看到一位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形象!
离骚

。标题
降生祥瑞
出身高贵
名字美好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内美,诗歌中屈原写了哪些内容呢?
“内美”,是指一种庄重自爱、忠君爱国,一种责任感、复兴祖国的使命感。
忠贞爱国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体现自我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品格高洁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修能”,是指修炼才能,修身养性;表明了屈原的人格追求。
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
政治改革
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主张美政
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德行高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至美至善。
2.《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
本诗中,诗人自诉身世,并讲述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遭受周围小人的诽谤中伤,以致遭到贬黜的遭遇。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坚守,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
总结

。标题
1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语言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文章特色
3、 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 比兴手法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
5、“移情”技法的运用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注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1、浪漫的语言
讲究文采,喜爱铺陈,华美艳丽的辞藻使得诗 歌色彩秾丽炫目
2 、浪漫的手法
全诗中各种比兴手法构成完整的系统,连缀成一个华美的深远的整体境界。
3、浪漫的句式
(1).句式长短参差,自由灵活。
(2).“兮”字助势,使得诗句宛转纡徐,富于抒彩。
4、浪漫的想象
纵横驰骋的想象,铺陈描叙的写法,“香草美人”的比兴构筑出一个瑰奇幻丽的艺术境界。
  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5 、浪漫的精神
义无反顾的人生之路 “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吾道夫先路 (____________________)
规矩而改错 (____________________)
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__________)
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菲菲其弥章 (____________________)
辟,同“僻”,僻静、幽静
道,同“导”,引导
错,同“措”,举措
圜,同“圆”,圆形
伏,同“服”,保持
离,同“罹”,遭受
章,同“彰”,明显
知识归纳
二、古今异义词
纫秋兰以为佩(古义:作为。今义:认为)
恐年岁之不吾与(古义:时光,时间。今义:①年纪;②年代,年头儿;③年成)
春与秋其代序[古义:时序更替。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恐美人之迟暮(古义: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一说是屈原自指,一说指楚怀王。
今义:美貌的女子)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今义:①水势大;②形容广阔或壮大)
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善于取巧。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知识归纳
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引中为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流水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自前世而固然(古义:古时候。今义:迷信指人生的前一辈子)
高余冠之岌岌兮(古义:高耸的样子。今义:①形容山势高耸;②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知识归纳
三、一词多义

帝高阳之苗裔兮(助词,相当于“的”)
又重之以修能(音节助词,不译)


惟庚寅吾以降(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惟草木之零落兮(动词,想)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拿)
乘骐骥以驰骋兮(连词,表顺承关系)

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连词,表示让步关系)
虽九死其犹未悔(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夫孰异道而相安(副词,互相)

悔相道之不察兮(动词,观察)

扈江离与辟芷兮(连词,和)
恐年岁之不吾与(动词,等待)
知识归纳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作动词,取名)
字余曰灵均(名词作动词,取字)
纫秋兰以为佩(名词作动词,连缀、连接)
朝搴阰之木兰兮(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夕揽洲之宿莽(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名词作动词,喻指束缚、约束)
知识归纳
(2)形容词的活用
亦余心之所善兮(形容词作动词,崇尚,追求)
伏清白以死直兮(形容词作名词,正道)
固前圣之所厚(形容词作动词,看重)
高余冠之岌岌兮(形容词作动词,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形容词作动词,加长)
(3)动词的活用
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回朕车以复路兮(使动用法,掉转)
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用法,使…缓行)
忽反顾以游目兮(使动用法,使游)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五、句式积累
(1)被动句
謇朝谇而夕替(“替”含被动意味,“夕替”意思是晚上被贬黜)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解”含被动意味,“体解”意思是被肢解)
(2)倒装句
肇锡余以嘉名(状语后置,即“以嘉名锡余”)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状语后置,即“既以蕙纕体余兮,又以揽茝申之”)
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即“恐年岁之不与吾”)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即“不知吾其亦已兮”)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即“高岌岌之余冠兮,长陆离之余佩”)
知识归纳


虽九死其犹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