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文中的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1.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文中的动态描写 2.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字词。 黎明 漆黑 闲逸 心旷神怡 红晕 未免 晕车 愈发 夜幕 本篇课文所写的景物。 时辰景物春天的黎明天空、红晕、彩云夏天的夜晚月夜、暗夜、雨夜、萤火虫秋天的黄昏归鸦、大雅、风声、虫鸣冬天的早晨落雪、白霜、炭火
二、品味美文 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有何特点?) 请你,……,那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语调舒缓) 教师明确:用上动词“泛、染、飘”,画面就活了,通过颜色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2.黎明再美,也留不住春天的脚步,悄悄地,夏天来了,夏季总是那么热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多么有趣,可是作者偏偏喜欢夏天的夜晚,谁来读一读夏天的夜景? 教师明确:前半部分轻柔,后半部分“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短语时,要突出萤火虫的轻快灵动,语速可稍快一点,才能让人感受到惊喜。 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夜得呢? 教师明确:作者写了三种夜晚,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通过关联词“固然……也……”“即使……也……”判断出作者最喜欢雨夜。漆黑暗夜中无数的萤火虫轻盈地飞舞着,好似流星划过夜空;雨夜中的萤火虫,虽然只有一只、两只,但是它们像勇敢的小精灵,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动感十足,让人非常着迷。这一部分也是动态描写。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这几句话描写了哪些画面?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带给人怎样的感受?) 教师明确: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风声、虫鸣,这些描写让画面了起来,属于动态描写,令人心旷神奇,如身临其境。 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话的描写角度、主要内容和带给你的感受。 教师点拨:本段第一句话是中心句。本段从“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可看出有动静对比、色彩对比,表现了冬天早晨的闲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冬天的早晨,自己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冬天的早晨,有落雪,有白霜,画面是静美的;当生起熊熊炭火,画面就变得温暖而具有动感了。 三、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选取了自己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的细微变化进行了描述,呈现出了景物的动态之美,表达了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更体现出了对大自然、对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 推荐书目 朱自清的《春》 汪曾祺的《夏天》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老舍《济南的冬天》 作业 课文《四季之美》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如果能用上动态描写就更棒了。 ( )最美是( )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 六、板书设计 22.四季之美 青少纳言 独特 视角 动态美 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