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名著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云南地区)
1.班级举行“读名著,析人物”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下面语段选自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请在横线处填空。
“你是一位外国的客人,”他(刘龙火)解释说,“而且你是有事来找我们的毛主席的。而且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有苏区的钱吗?”我回答他说没有,他这才数出了共值一块钱的苏区纸币说道:“这个你拿去,也许你路上要用的。”
选段中的“我”是 (人名),从语段中可以看出“他”(刘龙火)是一个 的人(填一个四字短语)。
(2)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多样,读者对他们的看法也褒贬不一。请你从以下三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的看法。
衍太太 保尔 简·爱
2.班级开展“名著人物我解读”的阅读交流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读书目的 交流平台 读书任务
了解人物 猜读: 他当过童工,从小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导师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他经历了战场的搏杀、感情的波折、筑路的磨难、病痛的折磨,但他不向命运屈服,而是拿起笔来,用另一种方式践行着自己生命的誓言。 (1)这段话中的“他”是:A (人名),出自名著B《 》。
探究人物 研读:鲁智深的率性与理性 小卉:我觉得鲁智深是一个率性大于理性的人,他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出家为僧后,又在五台山上屡屡破戒。 小易:我觉得鲁智深从率性到理性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他大闹野猪林时理性已逐渐抬头;经历了梁山聚义、朝廷招安、远征方腊之后,他认清了朝廷的腐败昏庸,变得更加理性,拒绝入朝为官。 《水浒传》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2)请从上面两个回目中选择一个具体情节加以简述,并结合该情节分析鲁智深的理性是如何体现的。
3.名著阅读,回答小题
(众囚徒)说道:“好汉,你新到这里,包裹里若有人情的书信并使用的银两,取在手头,少刻差拨到来,便可送与他,若吃杀威棒时,也打得轻。若没人情送与他时,端的狼狈!我和你是一般犯罪的人,特地报你知道。岂不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们只怕你初来不省得,通你得知。”A道:“感谢你们众位指教我。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若是他好问我讨时,便送些与他;若是硬要问我要时,一文也没!”
(1)请根据以上内容,判断A是《水浒传》中哪个人物?
(2)有人认为《水浒传》中的英雄们都太过暴力,并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小渡借助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这三个观点来阅读名著,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读书笔记。
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十字街头》)
书名 书摘 我的感悟
《1》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小说叙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悲剧故事。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以冷静的态度审视社会,揭露了旧社会对底层人民的摧残与迫害。
《红星照耀中国》 我读了《御批通鉴辑览》以后,得出结论,还不如自学更好……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 书摘中的人是(2),我通过阅读原著,感受到他用深沉的思考规划着未来,用超凡的睿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3)从下面四部名著所给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说说他是如何用坚强的意志征服困难的。 《西游记》——孙悟空 《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简·爱》——简·爱
5.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总在不经意间被唤起。看过下面这幅漫画,你会联想到选项中的哪一本书?请联系名著内容,参考答案要素,用简洁的语言诠释这幅漫画。
A.《水浒传》
B.《骆驼祥子》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要素:作者、主角、团队、目标、障碍、感悟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个不幸的人眼看是完了。谁能从这强大的卷抱中把他夺过来呢?……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我的勇敢同伴不可能躲开,突然被怪物的一条触须卷住掀倒在地,厉害可怕的嘴对着他张开来。这个不幸的人要被咬为两段了。我急急跑去救他,但A走在我的前面,先我动了手。他的斧子砍入两排巨大齿牙里面,加拿大人出人意料地得救了。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科幻小说 ,该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 。
(2)选段中的A留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请你结合整本书的阅读,以A的口吻,写几句话进行自我介绍。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刈草的孩子
艾青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一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一九四O年
7.艾青在《诗论》中说:“诗的优劣不在于取材的大小篇幅的长短,关键在于怎样写,从怎样的角度看到世界。”请结合《刈(yì)草的孩子》或者其他诗人的诗作,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8.在一部古典小说中,常有看似相同的故事,然细处不同,人物的个性也就不同。这样重复读来并不使人感觉厌烦,却有耳目一新之感。请你结合读过的古典小说加以说明。
9.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级开展了阅读交流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语段一
先生①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语段二
太白金星领着他②,到于灵霄殿外。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他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他却才躬身答应道:“我便是。”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却该死了,该死了!”玉帝传旨道:“他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众仙卿叫声:“谢恩!”他却才朝上唱个大喏。
(1)人物猜一猜。语段一中的“先生”以及语段二中的“他”分别指谁?请在下列横线中填写人名。
① ②
(2)名著评一评。鲁迅曾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其中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皆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说如何体现这一特点。
【示例】猪八戒在女儿国时,偷懒散漫,贪吃贪睡,展现了他好吃懒做的一面。但唐僧被困通天河时,他主动请缨,又体现他勇敢威武的一面。可以看出猪八戒是有人的感情的。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1) 埃德加·斯诺 热情周到
(2)示例一:衍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市侩妇人。她在“我”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我”喊父亲,还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唆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
示例二:战场上的保尔英勇无比,伤痛和疾病也不能使他离开战场,经过四次死里逃生的他,虽然近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仍没有放弃过斗争,最后选择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重新投入战斗,他钢铁般的意志值得我们学习。
示例三:简·爱是一位性格坚强、敢于抗争、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她虽然从小父母双亡,寄养于舅母家,备受虐待,但是她仍顽强地完成了学业,而后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详解】(1)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刘龙火”“他这才数出了共值一块钱的苏区纸币”可知,选段中的“我”是埃德加·斯诺。斯诺在中国的七年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可是一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所以当1936年6月斯诺得到一个能够亲身进入红区、打破持续9年的新闻封锁的机会时,为了探明事情的真相,他义无反顾地决定这次冒险。斯诺岔入一条据说是商贩偷运货物出入苏区的山道进入了无人地带,最后顺利到达延安附近的一个村落,正式进入了红色大门。在那里,斯诺见到了该地的贫民会主席刘龙火,刘龙火热情款待了他,给他找了一位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前往安塞,并给了他苏区的纸币以便使用。结合“你有苏区的钱吗?”“这个你拿去,也许你路上要用的”可知,刘龙火是一个热情周到的人。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示例:衍太太是鲁迅所著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
2.(1)A.保尔·柯察金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示例一:鲁智深看到两个役在客栈里用开水烫林冲的脚时,未像之前在盛怒之下立刻出手,而是先理性分析了客店情况,然后决定到野猪林再出手他对营救局势的分析和营救地点的选择体现了他的理性
示例二;鲁智深提前到野猪林等候,在林冲生死关头出手相救他提前出发、耐心等候、相机出手都体现了他的理性
示例三:鲁智深救下林冲后,听从林冲劝阻,没杀两个衙役。离开前,鲁智深除了给衙役银两,还打断松树对他们进行威慑他听从劝阻、恩威并施,体现了他的理性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根据“他当过童工,从小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导师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可知,他是保尔·柯察金,出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及人物形象分析。所给两个情节中,只有第八回涉及鲁智深的内容,结合内容分析即可。
林冲受了官司后,发配哪里,被关在哪里,鲁智深打听得清清楚楚,以备暗中关照,由此体现了鲁智理性的性格;
鲁智深见酒保请两个公人并说“官人寻说话”就起了疑心,一路上暗中保护林冲,并未和他们起直接冲突,由此体现了鲁智深理性的性格;
鲁智深料定两个公人要在野猪林动手,便先奔向那里隐藏起来,以解救林冲,由此体现了鲁智深理性的性格;
3.(1)武松
(2)他们是被逼无奈。武松对蒋门神这个恶霸进行了严惩。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侠义”精神,面对恶势力时,奋不顾身,拔刀相助。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朝廷腐败,奸臣当道,他们身不由己,只能以暴制暴,所以他们也是在无奈之下,寻找一条自强不息的道路。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阅读名著《水浒传》中第二十三到二十六回关于武松的故事情节可知,景阳冈打虎使武松名声大振,他回家看望兄长武大郎。武大郎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毒杀。他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为兄长报了仇,投案自首,后被刺配孟州牢城。从材料中A说的话“感谢你们众位指教我。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若是他好问我讨时,便送些与他:若是硬问我要时一文也没”,可以看出A人物性格耿直刚强,符合武松形象。(文段写的是武松坐牢时拒绝用钱贿赂差拨)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回答本题,要熟悉相关人物的故事情节,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他们的行为。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描绘了一群身份各异、性格迥异的英雄人物在明末清初时期的起义和抗争历程。通过阅读小说,可以发现小说中这些英雄们在书中确实表现出了一些暴力行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人的本能在社会法律失去了强制约束力,而道德束缚又不具强制性的情况下的充分流露与释放。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一种对不公正和压迫的反抗精神,是为了保护自己和正义的事业而不得已采取的手段。
首先,这些英雄们的暴力行为大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和尊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都受到极大的威胁,而法律和政府机构的权威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英雄们不得不采取暴力行为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是对不公正和压迫的反抗。
其次,这些英雄们的暴力行为也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和正义的事业。在书中,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斗,更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正义。他们采取的暴力行为是为了打击那些不公正和压迫的势力,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因此,虽然《水浒传》中的英雄们确实表现出了一些暴力行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相反,他们采取的暴力行为是出于自我保护和为了维护正义的目的。这种自我保护和为了维护正义的精神正是自强不息的体现。
示例:《水浒传》中这些英雄他们的暴力是被逼无奈。武松对蒋门神这个恶霸进行了严惩,血溅鸳鸯楼。这种暴力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朝廷腐败,奸臣当道,他们身不由己,只能借助暴力的手段保护自己。所以他们的暴力,只是一种无奈的处境下,谋求公平、公正、自强不息,不向恶势力低头的手段。
4.(1)《骆驼祥子》
(2)毛泽东
(3)示例一: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他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克服漫长等待的煎熬之苦,踏上了和唐僧的取经修行之路。
示例二:诺第留斯号潜水艇在南极遇到冰山封路的困境,尼摩船长用坚定的意志带领大家轮流凿穿冰盖,最终脱困。
示例三: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失去工作能力,但仍以坚强的意志用文学创作的方式投入战斗,坚强地面对生活,最终出版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四:简·爱在洛伍德学校被歧视、孤立,她用坚强的意志自己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离开了洛伍德学校,实现了人生的独立。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情节等知识。
(1)结合感悟“小说叙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悲剧故事”可知这是摘自名著老舍的《骆驼祥子》。
(2)结合“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用深沉的思考规划着未来,用超凡的睿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可知这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毛泽东。
(3)本题结合人物的具体情节来体现“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就可以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1:我选孙悟空,孙惜空师徒四人取经途中遭遇火焰山之难,孙惜空不畏困难三调芭蕉扇,使得师徒顺利脱险,继续保护师父取经,由此看出孙悟空的执著、坚毅的精神。
示例2:我选尼摩船长,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困扰。尼摩船长率领船员与章鱼展开肉搏战,靠着坚定的意志最终打败了章鱼。这体现了他遇到困难要沉着冷静、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
示例3:我选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悲病后仍坚持在病榻上创作,甚至在腐件被邮局弄丢后,坚持进行第二次创作,这足以看出保尔·何察金奋斗不息、执着坚持的精神,最终完成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4:我选简·爱,简·爱瘦小、不美丽,童年的她面对表哥约翰的专横、表姐妹的傲慢、舅母的恶意、仆人的偏见,她勇敢反抗、不屈服。在劳渥德学校寄宿的经历更激发了简·爱的反抗精神,使得她意志更坚强,她勇于反抗,冲破阻碍,最终和罗切斯卡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5.示例:我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少年时干杂役,受尽凌辱。后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他梦想成为朱赫来式的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身体残疾后,他依然坚强的以文学创作的方式投身国家建设,最终完成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可见,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代价的。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和理解。紧扣图画内容成功是顺利的还是曲折的,联系选项中任何名著均可,注意联系“主角、团队、目标、障碍、感悟”等要素,落点在是否成功。
示例1:我联想到《水浒传》。宋江原为押司,其理想是保国安民,建功立业。在经历了怒杀阎婆惜、清风寨被陷害等困厄后无奈走上梁山。他以为一心报效朝廷就能成功。结果被招安后,他带领梁山众好汉大战辽国,征讨方腊,屡次为国建功可依然被毒死,逃不脱失败的结局。可见,取得成功的因素是很多的,即便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也不一定能成功。
示例2:我联想到《骆驼祥子》。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为此他三起三落: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於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可见,在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个人是很难成功的。
示例3:我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告诉我们,只要目标坚定、意志顽强,一定会成功。
6.(1) 《海底两万里》 儒勒 凡尔纳
(2)我叫尼摩,是鹦鹉螺号“潜水艇”的船长。我驾驶鹦鹉螺号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几乎游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我经常在海底袭击那些十恶不赦的海盗船,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来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以及穷苦的民众。我知识渊博,富于智慧,向往民主与自由,具有博爱之心。不过,我也很孤独,甚至有点儿冷漠、残酷、不近人情(抓住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从“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可知,这段文字选自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这是在大西洋上,“鹦鹉螺号”被一只巨大的章鱼袭击,他们拿着斧头同章鱼搏斗的情节。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A是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理解及语言表达,注意人物形象认识要全面。
示例:大家好,我叫尼摩。从外表上看,我是一个似乎是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却有着炽热的感情,我也在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我曾驾着自己制造的鹦鹉螺号潜艇周游世界,收集到了海底很多的金银财宝,但是我都把它们用来支援被压迫民族做正义斗争,我虽然有点冷漠、不近人情,但我也渴望自由与幸福。
7.示例:作者运用了“忙乱”“慢慢地”“小小的身子”等词语,写出孩子很小,小到身躯被草速挡,就担负起生活的重任。这一系列的词语写出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辛,民族的苦难。 8.示例:武松赤手空拳打虎,打的是一雄性猛虎,描绘得异常细致,突出打虎的艰难,表现武松的神勇;李逵用刀连杀四虎,一杀、一捅、一划,表现得轻而易举,突出李逵的粗蛮。
【解析】7.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
“怎样写,从怎样的角度看到世界”是指写诗的技巧、诗歌的主题。《刈草的孩子》是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来表现主题的。诗人有意地在诗中强调了孩子割草的动作,他“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并强调了“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进而强调“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诗人强调、突出这些,是由诗人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考虑的。诗人的意图是:小小的孩子,多么值得同情,他没能去上学,他没有在爹妈身边撒娇,从小就承担起劳动的重负。都夕阳西下了,他还没有回家,还在割草。他是多么辛苦!由此,诗人进一步告诉读者,在那样的时代,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困苦,这困苦甚至也直接压在了孩子身上。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困苦生活,多么不公平,多么不人道!从孩子割草这件小事中,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和诗人内心的愤慨!
8.本题考查赏析名著。
找到同一部古典小说中看似故事相同,而细节、人物个性不同的情节分析即可。如,《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同是打虎的情节,却写的风格各异,使人耳目一新。首先,性格不同:武松,其人非常豪爽,但是却相当的逞强好胜,尽管如此其做事从不缺乏谨慎和机智。而李逵则大大不同,其人不仅大胆且粗鲁至极,就是一个大老粗,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其次,遇虎起因不同:武松为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李逵为接母上梁山,途经沂岭。第三,杀虎原因不同:武松是在探望兄长的途中遇到老虎,打虎是为了自卫。李逵是因为母亲被老虎吃了,打虎是为母报仇。第四,杀虎难度不同:武松是醉打,一口气喝了十五碗酒,大大超出了“三碗不过冈”的“安全线”,加之一上来就折了梢棒,纯然是赤手空拳。李逵在暗处,而且是偷袭杀虎,四虎中两只为幼崽,攻击力不强,难度不大。第五,杀虎数量不同:武松杀一只,李逵杀四只。第六,杀虎方式不同:武松徒手杀虎,李逵使朴刀。第七,杀虎后影响力不同:武松打虎之后,从百姓到县官,都为他喝彩,广泛宣扬,他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人物。李逵打虎则是在官府追捕的情况下,他隐姓埋名,不敢声张,打了虎之后,当地百姓问他姓甚名谁,他也不敢报真名,更是不敢替自己宣传。
9.(1) 寿镜吾 孙悟空
(2)参照示例,另选恰当的事例,结合具体情节,表述清晰。(若举猪八戒的例子也可以,但是不能与示例中的情节雷同。)
【详解】(1)考查分析名著人物。
根据“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以及语段中我在课上画绣像的细节可知,“先生”是寿镜吾老先生。他是鲁迅在三味书屋求学时的老师,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根据“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以及“太白金星”“玉帝”等可知,“他”是孙悟空。描写的是悟空第一次被天庭招安,太白金星把他带到天庭,面见玉帝时的情景。
(2)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悟空因打死了强盗而被唐僧斥责,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可见他任性负气的一面。后悟空三打白骨精,又要被唐僧逐走,悟空因感念唐僧救出自己的恩情,苦苦哀求,又可见他懂得感恩的一面。可以看出悟空是有人的感情的。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