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吾爱历史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有趣有料教学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吾爱历史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有趣有料教学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7 07:2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为什么说,我们既是“炎黄子孙”,又是
“龙的传人”?
第 3 课
远古的传说
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大戴礼记·五帝德》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归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 司马迁 《史记》 卷一 《五帝本纪》
黄 帝(轩辕)
炎 帝(神农氏)
交战地点:
战争结果:
阪泉
黄帝战胜炎帝,结成黄炎联盟
涿鹿之战
黄炎联盟
蚩 尤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外,遂擒杀蚩尤。
——司马迁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黄帝召唤应龙
旱魃
涿鹿之战
结 果:
黄炎联盟打败蚩尤
黄炎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统一中原后以龙为图腾,。所以,我们既是“炎黄子孙”,又是“龙的传人”。
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
——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华夏族是由众多的民族,
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形成的。
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
—— 《帝王世纪》
农业始祖,教民耕种
遍尝百草,治病救人
嫘祖缫丝
隶首发明算盘
伶伦制乐
黄 帝
传说中,黄帝、炎帝的发明有没有考古材料加以印证?
仰韶时期彩陶上的刻画符号
8000年前用鹤骨所制
笛子可发7个音节发音
西阴遗址发掘出土的半个人工切割的蚕茧标本
【探究】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对历史研究有什么意义?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真实事件,
传说是带有虚假色彩的神话演绎。
(1)远古传说为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说是夸大的,不可全信;传说也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只有经过考古验证了的传说才可作为真实的历史。
(2)远古传说还具备文学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区别:
联系:
意义:
尧授能,舜遇时,
尚贤推德天下治。
—— 《荀子· 成相篇》
概念: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标准:
贤能(才能和品德)
顺序:
尧、舜、禹


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舜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谨慎恭顺)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舜之时,共工振滔(发动)洪水,···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开)伊阙,导廛(chán,瀍)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鸿(洪)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
——《淮南子·本经训》
委 任 者:
治水方法:
治水结果:

疏 导
成 功
材料二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
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 ——《吕氏春秋》
材料三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
禹的父亲采取堵的办法,最终失败
探讨:大禹治水,体现了他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
材料一:
本课小结
华夏族的形成

炎黄涿鹿
战蚩尤
人文初祖
炎黄子孙
文明的起源

炎黄发明
禅让制
尧舜禹
大禹治水
1. 2023年4月22日,黄帝拜祖大典在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举行,其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同根同祖同源”表明黄帝
A. 与炎帝结盟打败了蚩尤
B. 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C. 编制了乐谱发明了文字
D. 教民开垦制作生产工具
B
2. 在我国古文献中,记载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A. 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 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 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 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B
3. 《礼记.礼运》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 北京人时期 B.半坡人时期
C. 尧舜禹时期 D.黄帝时期
C
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诸侯杂居,在不断交往中交融而成
D
5. 我国的丝织技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下列可以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A. 黄帝的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
B. 江浙一带流传的“蚕花娘娘”的神话
C. 河南荥阳出土的5500年前的丝织物残片
D. 相传黄帝会制作衣裳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