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任务驱动】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任务驱动】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7 07: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物质、精神准备:
课本、学案、笔记本,双色笔,最重要的是:
温故知新:
1.伊斯兰教创立(时间、人物、教义)
2.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的关系
3.阿拉伯文化成就及影响
饱满的精神状态!
教育部审定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转型期
文艺复兴运动
解放了思想
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打破隔绝
资本原始积累
根本原因
思想基础
经济基础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课导入
476年
1453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罗马帝国灭亡
西欧中世纪
1350年
中世纪晚期
14、15世纪是西欧经济剧烈变动的时期,商品货币关系更加发达,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的庄园已不能适应,庄园经济逐渐瓦解,一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产生,随之而来的新的阶层业也将登上历史舞台。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时空观念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课标要求: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从唯物史观角度了解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分析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小组合作,结合史料分析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建立过程和特点。(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产生的原因和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唯物史观)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业:租地农场出现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0-61,用示意图的形式画出租地农场是如何形成的?
领主自营地
佃户份地
庄园土地
农民
农奴
农民农奴
佃户
垦殖运动
垦殖者
土地新主人
新开发土地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获得人身自由:货币购买
缴纳迁徙税
庄园衰落、瓦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出现:
租地农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业:租地农场出现
(1)垦殖运动
原因:
时间:
开垦地区:
参与者:
新垦区的管理:
产生的影响:
11世纪
欧洲许多农村开始大量开发林地、荒地,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有的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
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农民成为新垦区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发展
①生产力发展迅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人口增长导致土地资源短缺。
③自由劳动力增多
阅读教材P60第一段,结合材料,归纳垦殖运动的概况。
史料研读: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庄园衰落与瓦解
材料: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尽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新垦区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
—亨利《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思考:新垦区与旧庄园有何不同?可能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影响:庄园人口锐减,劳动力短缺,逐渐衰落和瓦解。
农奴
自由农民
① 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② 缴纳迁徙税
方式
变化: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庄园制度逐渐衰落瓦解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建立租地农场
封建庄园
领主
农民
农奴
富裕农民
农业工人(雇佣)
买卖
继承
联姻
转让
通过
土地集中
出租直营地
承租、购买
租地农场
租地农场建立
土地集中
佃户地产
转租、购买
租地农场主包括领主和富裕农民
这里的租地农场主指谁?
富裕农民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建立租地农场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61相关史事和材料研读分析租地农场的特点和性质。
相关史事: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祖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材料研读: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特点:
性质:
雇佣农民耕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土地集中;
租地农场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比较思维 西欧庄园 租地农场
产生背景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流行时间 9世纪开始
人员组成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剥削方式 劳役地租为主
产品归属 自给自足
规模 土地分散
性质 封建领主统治下,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庄园经济的衰落
14世纪中叶以后
租地农场主、雇工
货币为主的雇佣关系
剩余产品推向市场
土地集中
资本主义性质
对比分析:西欧庄园与租地农场有何区别?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手工业:手工工场出现
手工业者
商人
农民
脱离农业,为市场生产
家庭手工作坊
小型手工作坊
集中的手工工场
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
提供原料、生产工具,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
分散的手工工场
阅读教材P61-62页,简述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趋势。
(1)手工工场出现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比较三种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
原料 工具 生产过程 销售 生产场所
家庭作坊
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自己生产
或者购买
自己准备
自己和家人
独立完成
自行销售
商人提供
工人自备
分散劳动
简单协作
商人销售
商人提供
商人提供
集中劳动
分工协作
商人销售
家庭作坊
家庭作坊
手工工场
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手工工场有哪些特点?由此判断是什么性质的?
特点:
1.出现雇佣关系
2.产品投放市场
3.资本和生产分离
4.分工协作效率提高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手工业:手工工场出现
(2)手工工场的特点及性质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3世纪西欧农业上出现的租地农场和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手工工场有哪些相似之处?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
农场主雇佣农民
农产品面向市场
工场主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
工场主雇佣工人
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以上变化的推动力(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
进步
生产
关系
土地关系变化
手工业的发展
(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社会的整
体面貌
启示: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欧洲社会结构的变化,欧洲社会阶层新旧更迭。农村富裕农民、城市市民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3,找出农村和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扩大,极大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们越海穿洋,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世界。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中世纪城市逐渐造就了一个中间阶级(市民阶级)。正是市民阶级的财富拥有、职业经历、受教育程度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西欧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
思想:
文艺复兴
经济:
新航路开辟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
课堂小结
垦殖运动
庄园衰落与瓦解
租地
农场
土地关系变化
富裕农民
手工业
市民阶层
农业
脱离
手工工场
市场雇佣
市场雇佣
土地 集中
产品富余
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改变
资本主义化
资本主义化
推动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新的生产关系
农村
城市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结构变化
文艺复兴运动
探寻新航路
早期殖民掠夺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当堂练习
1.(2022·江苏南通·27)13世纪以来,欧洲最初的工场手工业主人很多是包买主,他们把原料交给手工业作坊加工制造,或自己成立作坊,让手工业者到作坊里为他做工。这说明当时社会生产中(  )
A.封君封臣关系确立 B.自然经济得到发展
C.雇佣关系已经产生 D.失业现象极为严重
2.(2022·江苏扬州·11)在英国,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的代价,获得了亨利一世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
A.金钱赎买 B.武力斗争 C.政治协商 D.制定法律
3.(2022·四川攀枝花·15)“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A.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B.封建行会的发展
C.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D.庄园经济的兴起
C
A
A
4.(2021·山东济宁·16)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商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爆发
5.(2020·湖北孝感·17)《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开始了文艺复兴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6.(2020·云南昆明·17)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14世纪中期以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由此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庄园经济 B.手工作坊 C.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
A
A
D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摆脱领主的人身束缚;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材料二 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
材料三 工场手工业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瓦解了小商品生产,并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
(1)材料一反映了11世纪以后西欧庄园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变化:农奴获得对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和人身自由,农民取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租地农场建立的原因是什么?其产品如何处理(3分)
原因: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处理:产品推向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
(3)材料三反应工场手工业出现了什么新变化?(2分)
变化:雇佣劳动关系范围扩大;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联系日益密切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农业和手工业的新变化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共同之处:土地和手工作坊日益集中,都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