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哪方面发展条件稍差( )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2.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也有水资源紧张之感,其主要原因是( )
A.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得干旱
B.珠江上中游流域修建众多大中型水库,使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减少
C.立体农业及大棚农业兴起,用水量大增
D.水体污染及咸潮导致水质性缺水
3.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 )
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众多,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B.夏秋季节,常有台风雨缓解副热带高压控制造成的旱情
C.濒临大西洋,深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D.地处低纬度,信风可带来丰沛降水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6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水土资源丰富 ②耕地资源集中在南部
③水土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④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
国家 储量(%) 产量(%) 消费量(%)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6.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2·1·c·n·j·y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转变为经济优势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
8.从图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9.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10.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11.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根据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会出现减少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差异
13.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丙国—乙国—甲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丙国经济衰退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关于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平原、丘陵为主
B.中部低,北部、东部、南部高
C.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
D.远看为山,近看山河相间
15.影响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 ( )
A.春季的干旱与风沙 B.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C.泥石流、滑坡灾害 D.土壤次生盐碱化
跨国企业可以根据研发、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下图为四个城市产业结构三角坐标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甲城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人口比例约为( )
A.50∶30∶20 B.30∶50∶20
C.50∶20∶30 D.30∶20∶50
17.图示信息表明,甲城市处于( )
A.工业化阶段
B.计划经济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18.跨国企业营运总部的最佳选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除数列入本部重点开发地区。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二 图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 。(2分)
(2)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除发展采掘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力工业外,还发展 工业、 工业等。制约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3分)
(3)本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和 。(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3分)【出处:21教育名师】
20.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11分)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东北地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其中,B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高的原因?(5分)
(2)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物。试分析图中C、D两地自然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粮食生产布局:(6分)
①C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
②D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
21.(16分)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为世界某两个重要的国家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两图中面积较大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国家名称),判断依据是 。21·cn·jy·com
(2)②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是 ,影响G地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3)图上①、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 。造成两地降水丰富的共同原因是 。
(4)两国在人口方面面临的共同突出问题是 。
22.下图为“南、北两极图”,回答问题。(每空一分共1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甲的陆地为 ,周围的大洋分别是E 、F 、D 。
(2)在图乙地区,周围的大洲:A B C 。
(3)AC之间海域为 海峡 ,它是 洋和 洋的通道。
(4)在我国极地考察站中不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能看见北极星的是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题型注释)
23.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24.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2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是800ram年降水量等值线。
26.“西气东输”是为了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这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27.区域与其它区域之间有着各种联系,使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开放性的特点。( )
28.水能、森林资源的开发是长江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 ( )
29.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目前处于经济发展中的再生阶段。( )
30.区域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是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
31.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
32.“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江苏的社会经济发展。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题(题型注释)
33.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 。(4分)21·世纪*教育网
(2)分析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 7 500kg/公顷 6 750kg/公顷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为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有哪些?
(2)从自然条件看: 。(4分)
(3)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2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经济腹地是一个与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来说,长江三角洲依托内河航运和陆路运输使其经济腹地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故B正确。
考点: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2.D
【解析】
试题分析:珠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河流流量丰富,水量大,故水资源不足主要是由于水质型缺水。2-1-c-n-j-y
考点:我国的区域地理。
3.B
【解析】
试题分析:广东受季风环流和台风影响,夏季降水丰富,属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故B正确。
考点:区域中国地理。
4.B
5.C
【解析】
试题分析:
4.读图可知,1996年以来东北二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快速增长,1998年以来灌溉用水量在减少,故B正确。
5.从资料可以看出,东北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不足;根据我国降水特点和东北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可以得出水资源东多西少、耕地资源集中于中部的结论,故C正确。
考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6.A
7.D
【解析】
试题分析:
6.由表可知,我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储量的36%,但是产量却占了世界的97%,这说明我国对稀土资源进行了过度开采。
7.对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加快其衰竭速度,今后应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考点:数据分析能力。
8.C
9.C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8.水平衡值受降水量和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量共同影响,AB选项各强调了一项,故错误;赤道穿过的东部地区为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故对流运动较弱,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故C正确;读图可知a以南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为负值,故D错误。
9.注意“自然原因”要求,农业生产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实属于社会经济因素;而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气候干旱,降水量少,D错误;影响荒漠化的扩展的自然原因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
10.图示甲位于埃及尼罗河河口,由于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旺水库建设导致了尼罗河带到下游的泥沙和水量减少,故河口三角洲生长减慢,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故导致了海水倒灌,沿岸土地盐碱化而影响农业生产。
考点:世界区域地理概况,地理位置、洋流等对气候的影响。
11.B
【解析】
试题分析:湿地被破坏,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小,气温年变化增大,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减小,河流流量年变化大,故B正确。【来源:21cnj*y.co*m】
考点:湿地的功能。
12.C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12.读图可知,丙国该电子产品在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阶段初期没有出口,故A错误;在第二阶段初期丙国进口量少于乙国,技术领先于乙国,故B错误;随着乙、丙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进口量减少,甲国以后可能出现产品出口减少,故C正确;该电子产品受科学技术的限制,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应了科技的差异,故D错误。
13.读图可知该产品转移路径为丙-乙-甲,故A正确。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
14.A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14.图示地区为长江洞庭湖段,沿江地区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故A正确。
15.长江沿岸地区受亚热带季风影响,降水稳定性差,易出现旱涝灾害,洪涝主要出现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故B正确。www-2-1-cnjy-com
考点:区域中国地理。
16.A
17.D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16.读图中数据可知,甲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比例为50:30:20,故A正确。
17.由上题可知,甲城市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大于其他产业,可判断为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故D正确。
18.甲乙丙丁四地相比较,丁地第三产业最发达,经济发达,跨国企业营运总部最佳选址为丁地,故D正确。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区域发展阶段。
19.
(1)种类多 储量大 (2分)
(2)钢铁 机械 化学 有色冶金等 水源(1分)
(3)加剧荒漠化(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2分)
(4)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任答二点2分) 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1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本区矿产资源包括煤炭、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气、铁矿、稀土、铅锌矿等种类多,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储量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本区矿产资源丰富,可发展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等;读图可知,本区内多沙漠,水源短缺是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3)在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合理行为,导致生态破坏,加剧了荒漠化和环境污染问题。
(4)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任答二点2分) 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
考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20.
(1)大致从东向西逐渐递减;平原、河谷地区积温较高;山地迎风坡降较多
B地是大兴安岭,地势较高,气温低;夏季处在迎风坡,降水较多(5分)
(2)①小麦 中部平原广阔,年降水量少,适宜旱作
②水稻 东部山区河谷盆地,年降水量和积温较高,适合水稻生长(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越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越少,松嫩平原积温最多。B处位于大兴安岭东部,海拔较高,积温低,因属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2)C地位于松嫩平原,积温高,降水少,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小麦;D地位于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年降水量和积温较高,适宜种植水稻。
考点:东北地区的气候和农业
21.
(1)巴西 因两图图幅大小相当,巴西所跨的经纬度范围大于印度,因而巴西面积大于印度
(2)灌溉水源不足 知识技术
(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山地的迎风坡,由于地形的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www.21-cn-jy.com
(4)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大陆轮廓图判断甲图为巴西,乙图为印度。因两图图幅大小相当,巴西所跨的经纬度范围大于印度,因而巴西面积大于印度
(2)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因而雨水不足。G地是班家罗尔,是印度的高技术工业中心,知识技术是影响G地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
(3)①、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地均位于山地的迎风坡,由于地形的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①河与③河分别是亚马逊河和恒河,亚马逊河,流域面积广,且该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河川径流量大,因而亚马逊河河口海水盐度低。
(4)巴西和印度在人口方面面临的共同突出问题是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国家、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2.
(1)南极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2)亚洲 欧洲 北美洲
(3)白令 北冰 太平
(4)长城站 黄河站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可以判断:甲为南极大陆。其周围的海洋有:E为印度洋;F为大西洋;D为太平洋。
(2)据图可以判断:乙图为北极地区图。周围被大陆所包围。分别是:A为亚洲;B为欧洲;C为北美洲。
(3)据图可以判断:A为亚洲,C为北美洲,沟通两洲之间的水域是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联系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通道。 21*cnjy*com
(4)我国有四个科考站,其中长城站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部(62°12'59"S,58°57'52"W)、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76°22'4O"E)、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度55分,东经11度56分,它处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在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只有在北半球才能看到北极星,我国的四个科考站中,黄河站位于北极附近,能看见北极星。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世界主要地区。
23.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劳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主要是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会增加城市人口,导致一些列城市问题,如环境污染等。21教育网
考点:该题考查产业转移。
24.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区域总体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状态: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状态;工业化阶段的区域总体发展状态:不平衡加速发展。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总体发展状态: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
25.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洋较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汽难以到达,气候比较干旱,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主要多在400毫米以下,所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域东部季风区的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三大自然地区的界线。
26.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西气东输主要是把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进展的状况,同时也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着这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特征。
27.√
【解析】
试题分析:区域与其它区域之间存在着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信息、产品等多种联系,说明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开放性的特点,故该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
28.×
【解析】
试题分析:长江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丰富,但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说水能资源的开发是长江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并且要加强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不宜开发森林, 故该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
29.√
【解析】
试题分析: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目前推出了庞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复兴计划,积极进行环境整治,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该地区又呈现繁荣景象,所以说该区域目前处于经济发展中的再生阶段,故该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
30.×
【解析】
试题分析:区域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是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发展的转型阶段,这一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是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 故该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
31.√
【解析】
试题分析: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区域,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故该说法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
32.√
【解析】
试题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终点在上海,对促进上海和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可以缓解该地区资源紧张局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考点:该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作用。
33.
(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2分) 商品谷物农业。(2分)
(2)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均为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6分)
(3)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4分)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小麦、玉米在两地区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小麦玉米为商品谷物农业的典型农作物。
(2)两地小麦种植区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在气候方面,夏季温暖多雨,水量热量充足;土壤都为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21cnjy.com
(3)对比表中数据可知,在自然条件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我国玉米带在纬度热量、土壤肥力、无霜期、降水等方面差于美国玉米带;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美国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考点: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图表分析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