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玫瑰的颜色是红的,而矢车菊的颜色是蓝的。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揭开这个谜团。
尽管花儿有着明显不同的颜色,但它们有共同的色素。自1913年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植物学家。109年前,科学家首先在蓝色的矢车菊中发现了花色素,后来,科学家又在红色的玫瑰中发现了同样的花色素,问题是:为什么一种花色素会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理论,有人认为不同花的细胞中含有不同的pH值,pH值的不同导致花颜色的不同;有人认为不同的花从土壤中吸取了不同的金属离子,金属离子的不同导致花颜色的不同,如今,植物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色素在矢车菊植物的细胞中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微胞”,也叫超分子。这种现象不仅让科学家感兴趣,也让商业花农感兴趣。多年来,他们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试图在不能开出蓝花的植物上培育出蓝色的花朵。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研究培育出不褪色的蓝色玫瑰。这种玫瑰中产生了一种蓝色的色素,叫飞燕草色素苷,这种物质在飞燕草中能够自然发现,但从来没有在玫瑰中发现。
科学家发现,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由6个花色素分子组成,它们与1个被称为黄酮的色素分子结合,又与另外4个金属离子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个铁离子、一个镁离子和两个钙离子。但是在玫瑰中,就没有这种超分子形成,所以同样的色素在这两种花中形成了不同的颜色。
科学家的这一研究打破了固有的做法,那就是可以在一种植物中加入飞燕草色素苷,得到想要的蓝色花朵。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用新方法把一些不是蓝色的花变成蓝色的,比如康乃馨、玫瑰和菊花等。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蓝色只能由飞燕草色素苷形成,这是多年来的教条。科学家的研究不是说这种观念是错的,而是说如今似乎有另外的方法可以培育蓝色的花朵,而且是矢车菊那样的蓝色,这种蓝色是真正的蓝色,非常漂亮。
玫瑰花中的色素在矢车菊中也能发现,而这种色素在矢车菊中却形成了美丽的天蓝色,如果发现其中的原因就有可能改变培育战略,从而能够培育蓝色的玫瑰。矢车菊和玫瑰色素中的基本化学物质是一样的,是组成化学结构的方法不同才导致了颜色的不同。
(摘编自任秋凌《花儿为什么颜色不同 》)
材料二:
花儿五颜六色,主要是因为花瓣中含有不同的色素。如果不含有色素,或者由于某些原因,色素没有发挥作用,花儿只能呈现纯洁的白色。
植物呈现黄色与橙色通常是类胡萝卜素的功劳,红、蓝、紫等色彩则主要靠以花青素为代表的类黄酮色素来描绘。石竹目植物则比较特别,它们的黄色或红色主要源于甜菜红碱。至于花朵中的绿色和茎叶中的翠绿色,则一样来自叶绿素。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植物色素的名称全都是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成员都比较复杂,比如花青素就是一个大家族,广泛存在于众多植物的大多数器官之中。不同种类植物体内的花青素,不论是分子结构,还是呈现的颜色,都不相同。
植物体内的天然色素都是个性活泼的家伙,环境中的温度、酸碱度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因素稍有差异,即使是同一种色素也会显现不同的颜色。花朵与果实中最常见的花青素类色素,在偏碱性的植物体内通常呈现浓郁的蓝紫色,在酸性条件下却会变脸为漂亮的红色。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绝对,飞燕草色素也是一种花青素,但颜色却和植物体内的铝离子浓度高度相关,铝离子浓度高的时候呈现艳丽的蓝色,反之就是粉红或鲜红色的。不少品种的绣球花色决定于花萼中的飞燕草色素,酸性土壤中的铝离子活性通常比较高,因而可以培育出蓝色的绣球花。仅仅一个花青素家族,就能在红、蓝、紫、黑等颜色之间玩出诸多花样。如果一朵鲜花上有多种色素的同时出演,不同色素之间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会使得花朵们的色彩魔术更加变幻无穷。
一旦体内植物色素的颜色或浓度发生变化,俏丽的花朵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来个大变脸。在鸳鸯茉莉的花朵刚刚开放的时候,花瓣中的花青素浓度比较高,花朵的蓝紫色也显得格外深沉。随着花青素慢慢被鸳鸯茉莉花朵的母体分解与回收,花朵的颜色随之越来越淡,最后几乎变成纯白色。木芙蓉花的变色不仅与花青素的浓度有关,同时还受到气温以及植物体内酸度的影响。花儿的变脸把戏,归根结底是植物色素浓度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秦或《花为什么有颜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曾为在不能开出蓝花的植物上培育蓝色的花朵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后来研究培育出不褪色的蓝色玫瑰。
B.矢车菊呈现蓝色是因为它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与1个黄酮色素分子结合,又与4个金属离子相结合。
C.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色素、甜菜红碱等植物色素使植物颜色各异,但同一种色素因温度等因素的不同也会显现不同的颜色。
D.鸳鸯茉莉的花朵刚开时,花青素浓度比较高,显现深沉的蓝紫色;随着花青素浓度变低,花朵的颜色变为纯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花儿颜色不同的原因,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谈颜色不同的原因,后者侧重谈颜色产生变化的原因。
B.对于同一种花色素因何呈现不同颜色的问题,以前认为原因在于pH值不同或金属离子不同,从新近的研究发现,两种观点是错误的。
C.科学家曾经在一种植物中加入飞燕草色素苷培育出了想要的蓝色的花朵,在发现新理论以后,已经熟练掌握了一条培育蓝色花朵的新办法。
D.花瓣中含有的单一或多种色素,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白等复杂的颜色,造成了花的颜色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3.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由矢车菊和玫瑰花色素一致却颜色不同引出为何花儿颜色不同的话题。
B.材料一介绍了以往研究情况,并采用比喻、引用等方法介绍了研究取得的突破。
C.材料二从花瓣中的色素及其制约因素的角度,说明了花儿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D.材料二从花青素浓度、气温及酸度影响等角度,说明了花儿颜色有变化的原因。
4.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4分)
5.如何通过人工干预改变花的颜色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戏之骨
张中杰
他打小是个没见过爹娘的孤儿。村里人可怜他,给他几件旧衣服,时不时给他送碗粥。有红白大事的时候,他就去帮厨,一来解决吃的问题,二来也算是对大家的报答,好多厨师见他机灵透钻,想收他为徒。
十二岁时他迷上了戏。七里八乡逢会赶集唱大戏,一定要去看,眼瞪得溜儿圆,支棱着俩招风耳听得入了迷,连草台班子的戏也一场不落。有时听到入境处,一会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一会儿又自顾自地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惊得看戏人都忘词了,回过头看他,拿眼戳他。大家都以为他魔怔了。
“当大厨多好,一辈子好吃好喝,起码混个肚儿圆!”班头说。
他冲戏台班头说想学唱戏,班头叼个烟袋锅吧嗒吧嗒吸,不正眼瞧他。
“人不能光为了吃,我得学戏。唱好了,报父老乡亲对我的恩!”他说得一板一眼,像念道白,尾字音拖起了长腔。说毕,他恭敬地跪拜作揖,比台上的主角还有范儿。
班头被他这一腔惊呆了,又见他心诚,知道感恩,说得在理,让他跟了班子。
他除了为戏班子做饭,剩下的时间就跑龙套。奇怪的是,没见他跟谁学过,却唱念做打样样在行。他一个人能演所有角色,缺啥就能补啥;要是唱全场,谁看谁呆,连台上人都能被瞒过,原来的演员心中直怨他抢人饭碗。
生旦净末丑,他学啥像啥,唱啥是啥。扮老生显尽沧桑,扮小生俊逸风流,扮青衣袅娜依人,扮净角叱咤风云。扮文丑出场,插科打诨,台上台下笑声不断;当武丑更见真功夫,连台下力气蛮的大汉也惧他三分。至于扮旦角,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扮相各展风流。
要是唱苦戏,他念及从前孤儿之难,悲悲切切,幽幽怨怨,让台下观众喉咙跟着发堵;又忽然声声苦句句泪高亢起来,观众眼泪便唰唰直流,台下哭声大作。要是唱笑戏,他眉飞色舞,自豪感溢满于胸,声音朗朗从喉间有节奏地往高处走,台下也跟着大笑不止,鼓掌声、叫好声自然是连成一片。
好多大班子慕名用重金来挖,私下允以优厚待遇,均被他拒绝。他说:“我从一而终。”一拨拨来人说客悻悻而归。
剧团八个大戏箱之外,是他那只大小适中的“百宝箱”,香樟木,磨得黑明光亮,看不清颜色,到哪儿都背身上,寸步不离。打开箱子,有擦脸毛巾、小镜子、胭脂膏,也有针线包、纱布,还有跌打丸。大家戏称之“神秘九号”。
他什么人都敢顶。有个村医是戏迷,老死以后送殡。村民们凑钱想让他出台戏,正巧与保长的爹八十大寿时间冲突。班头想给保长的爹演,他断然拒演。
“一辈子救过多少人命,又是咱的铁杆票友,我得用戏送他一程。你们不去我一个人去!”他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班主无奈,又联系其他戏班子,给保长好说歹说,才救了场。
他不找女人,说戏就是女人,常常私下里一个人扮演自己的女人,咿咿呀呀,呢呢哝哝。
他见剩饭抢着吃,每次吃过的碗像舔过似的光,说什么“剩饭姓张,越吃越香”。夏天饭都馊了,他也不舍得倒掉。好在他身体好像铜墙铁壁,从未犯过胃病。
后来,他成了班主。再后来,日本鬼子进了中国。戏班子流离四方,枪炮声起,马上转移。不管转到哪里,看戏的也没几个,一年挣不了几个钱。一天,皇帝的蟒袍被鬼子的三八大盖穿个碗大的洞,人倒是没事,可衣服却置换不起。他搬开随身的百宝箱,从里面拿出针线包。一愣眼工夫,蟒袍.上的破洞已被缝得严丝合缝。他放下补好的戏装,怔怔地发呆。
19路军从抗日前线撤下来。他找到队伍说要义演。台下坐满士兵,有的衣服上还有血痕。他正演《铡美案》里的包公怒斥陈世美,高潮处,掌声、喝彩声四起。忽地狂风刮过来,头顶搭起的头柱倒下。拉二胡的二大爷和边上昏睡的小孙子来不及反应。但见他边唱边飞身而起,扑向二人,被柱上的灯砸中脑门儿,瞬间血流如注。他硬生生面不改色,唱完最后一句,猛然直挺挺倒地。
大家把他翻过身来,“速拿我九号箱来!”血污满面的他,京腔京韵大声念白。
“毛巾 ”他摆手,“急救包 ”他摇头,食指下探示意下翻。箱子最下边哗哗啦啦,有五角一块、两块的纸币和硬币,也有闪亮的银圆。
“这些一半给19路军,一半送我走……”言毕,气绝而去。
19路军最终还是收下了钱。几千当兵的向他行军礼告别。风很大。
大家把他葬了。一老戏迷,民间雕刻家,在他坟丘的碑.上刻上“戏之骨”。字迹风流,劲直有力。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多厨师想收“他”为徒“他”没去及下文没见“他”学戏“他”却样样在行、一人能演所有角色等交代表现了“他”对戏的痴迷。
B.“他”非要学戏,不愿当一辈子好吃好喝的厨师,是因为对戏的痴爱和报答父老乡亲的恩情,班头最后同意收“他”入班。
C.“他”放下蟒袍“怔怔地发呆”,表明“他”有因为“蟒袍被鬼子的三八大盖穿个碗大的洞”而无钱再买感到惭愧,也表现了对鬼子的愤恨。
D.“我从一而终”“速拿我儿号箱来”等语言描写,一定程度上带着戏剧舞台的语言特色,也凸显了人物鲜明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7.下列对本文艺术手法和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说“他”是孤儿、接受村里人接济长大,为写“他”知恩报恩,不怕得罪保长给村医送殡唱戏以及给抗日的19路军义演作铺垫。
B.“他”看戏入境的表现,惊得看戏人忘了戏词,回头拿眼“戳他”,以为“他”魔怔了,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反映了“他”对戏的痴迷。
C.小说叙写了一个孤儿由爱看戏到学戏、演戏,最后演戏时为救人而死的故事,表现出热爱以戏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主题。
D.小说中写观众喉咙“发堵”、眼泪“唰唰直流”“哭声大作”“大笑不止”、鼓掌声叫好声“连成一片”等直接表现了“他”唱戏的艺术魅力。
8.文章结尾老戏迷在“他”坟丘的碑上所刻的“戏之骨”三个字,表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9.文中的“他”没有名字,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 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 ” 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 士贵乎 ”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 ” 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默不悦。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知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 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为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
B.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
C.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
D.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镒是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秦始皇时期成为通用货币。
B.闾里,古代将皇城以外居住区划分为国宅和闾里,后者指一般平民居住之地。
C.“安步以当车”的“当”指当作,与《与妻书》中“当哭相和也”的“当”相同。
D.再拜是古代--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意思是表达敬意;有时亦作书信敬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宣王对颜斶说“颜斶上前”,颜斶回了一句“大王上前”,这使齐宣王不高兴,侍臣认为齐宣王可说“颜斶上前”,但颜斶不可说“大王上前”。
B.齐宣王怒问颜斶“王与士谁更高贵”,颜斶直言“士高贵,王不高贵”;齐宣王问“你有根据吗”,颜斶以柳下季为例讲明道理,齐宣王仍不高兴。
C.颜斶认为当今时代诸侯数量之所以无法与上古相比,是因为当政者决策有误,不重视士人;经过颜斶一番说辞,齐宣王改变了先前不悦的态度。
D.齐宣王为让颜斶留在身边,许诺一些物质待遇,但颜斶不为所动,他认为士人一旦显达,就不能主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了,不如回家逍遥自在。
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4分)
(2)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为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4分)
14.齐宣王左右和颜斶是从怎样不同的角度看待“斶前”王前”这件事的 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咏怀(其一)
阮籍①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注]①阮籍:《晋书·阮籍传》说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时至夜半,诗人辗转难眠,于是起坐抚琴以消遣时光,暗示了内心情绪。
B.中间两联写诗人所见所闻,视听结合,以声衬静,为诗歌笼罩上一层凄婉色彩。
C.颈联中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眼前之景,也可理解为诗人自我的象征。
D.尾联实写诗人苦于夜色的阻碍,所见的景象不甚清晰分明,因而感到孤独愁苦。
16.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以“ , ”两句,描写了在困苦失意中年华老去的情景,抒发了因国难家恨而生的悲愤之情。
(2)冉有在讲述自己的治国志向时,言明能让国家富足,人民温饱无忧,但是在其他方面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需要君子的大力相助的句子是“ , ”。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太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 , ”的道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是儒家留给后世的珍宝。国人中,即使有人不通文墨,甚至 ① ,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 ② 。其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遺嘱。
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择善而从以至于产生对高山景行的向往的做君子、不做小人的主张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 ③ 。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3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1-22题。
ChatGPT是由OpenAI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它被训练成能够自动回复人类提出的问题或对话。ChatGPT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使用了大量的语言数据集来训练模型,使其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
与其他聊天机器人不同,ChatGPT不是根据预设的模板或固定的规则进行回答的。相反, ① ,因为它的内部结构可以预测下一个可能的单词或短语,然后生成一个连贯的响应。由于ChatGPT可以生成自然的语言响应,因此与它进行对话可以让人产生与与人交谈类似的感觉。
② ,例如回答常见问题、提供技术支持、生成创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等。此外,ChatGPT还可以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发挥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hatGPT是基于大量的训练数据而构建的,它有时可能会受到数据偏差的影响,____③_。另外,它也可能会受到人类编程者的偏见影响,例如出现一些不当言论或偏见。
总之,ChatGPT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发挥作用。它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价值。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英文单词只占一格)。(6分)
22.根据以上文段信息,请用一个包含转折关系的复句概括ChatGPT的优缺点。(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阿尔贝·加缪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林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变为纯白”说法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原文说“几乎变成纯白色”。选项缺少限定词“几乎”。)
2.A(B项,“两种观点是错误的”说法错误,材料-只是说植物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发现了“微胞”,从材料-第五段“科学家的研究不是说这种观念是错的”可知,作者并没有说原有观点有错。C项,“已经熟练掌握了一条培育蓝色花朵的新办法”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五段“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用新方法把一些不是蓝色的花变成蓝色的”可知,进行时误解成完成时。D项,“花瓣中含有的单--或多种色素,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白等复杂的颜色”扩大范围,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如果不含有色素,或者由于某些原因,色素没有发挥作用,花儿只能呈现纯洁的白色”,可见白色的花中不含色素或色素不发挥作用。故选A.)
3.B(“并采用比喻、引用等方法介绍了研究取得的突破”中“比喻”说法错误,材料一的文中没有比喻。有引用,如“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色素在矢车菊植物的细胞中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微胞”,也叫超分子”。)
4.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例如“pH”、酸性离子、引用“《自,然》”杂志上的报告等。②逻辑性:材料一由花为什么颜色不同引出花色素,进而来介绍影响花有不同颜色的原因。材料二先介绍花儿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接着从不同角度谈花儿颜色变化的原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③严谨性(准确性):在介绍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时,列出具体数字,更加精准。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比拟等手法,例如“俏丽的花朵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来个大变脸”,将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每点1分,酌情给分)
5.①在一种植物中加入飞燕草色素许得到想要的蓝色花朵;②在花的色素的基本化学物质是一样的情况下,改变其化学结构;③通过温度、酸碱度、微量元素的含量、色素浓度等因素的人工干预使颜色改变。(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6.C(“感到惭愧”“对鬼子的愤恨”错误,主要说明了“他”有对戏班的活路和一生挚爱的戏的出路的忧虑,还可能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茫然。)
7.A(B项,“比喻”错误,用“戳”写“眼”,应是比拟。C项,“表现出热爱以戏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主题”错误,主题应该是“义”,方面重义轻财,知恩图报;一方面讲民族大义,为抗战出力。D项,“直接表现”错误,这些是从侧面来写的,侧面表现了“他”唱戏的艺术魅力。故选A.)
8.①他痴迷于戏,有戏剧天赋。看戏入迷,演啥像啥。②他重义轻财,为人硬气。做饭、唱戏,报答村里人的恩情;拒绝重金礼聘,拒绝给保长的爹唱戏;舍己救人,为救二大爷和小孙子被柱上的灯砸死。③他支持抗日大业,彰显民族大义。主动为19路军义演,把自己一半的积蓄捐给19路军。(每点2分,酌情给分)
9.①表现了主人公出身的卑微,以此反衬“他”的性格和精神,彰显了人物的人格魅力。②以“他”称之,使之成为一类人的代表,增强了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使作品更有普遍意义。③使作品显得含蓄蕴糟,在娓娓道来中引起读者的兴趣。(每点2分,酌情给分)
10.A(“何则”为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意为“为什么呢”,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出于野鄙”与“起农亩”结构相同,意思相近,表示出身卑贱的意思,“出于野鄙”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A。)
11.C(“‘当’相同”错误。“当哭相和也”的“当”是“应当”的意思,句意: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这两处的“当”并不相同。)
12.B(“颜斶以柳下季为例讲明道理”错误。根据原文“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可知,应是以两项“令曰”的内容为例。)
13.(I)由此看来,活着的国君的头颅,竟比不上死去的贤士的坟墓。(“是”“曾”“垄”各1分,句意1分)(2)等到今天听到君子的高论,才(明白轻贤慢士)是小人行径,希望先生能接受寡人为弟子。(“及”“乃”“细人”各1分,句意1分)
14.①齐宣王左右从王权不可冒犯(身份有高低贵贱之别)的角度,赞同“國前”,反对“王前”。②颜觸从成就齐宣王礼贤下士的美誉、士人的人格尊严和社会价值(可以助帝王成就帝业)的角度,主张“王前”,拒绝“简前”。(3分,酌情给分)
15.D(“诗人苦于夜色的阻碍,所见的景象不甚清晰分明”错,“徘徊将何见”是指“孤鸿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徘徊鸣叫”,并非诗人。)
16.①通过夜不能寐起坐弹琴、独自徘徊等动作描写,含蓄表达心中无法排解的隐忧。②中间四句寓情于景,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等自然景物衬托内心的孤独和忧思。③最后一句直抒胸臆,以“忧”“独”等抒发内心的孤独寂寞、忧闷愁苦之情。(每点2分,酌情给分)
17.(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8.本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孔子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比作“珍宝”,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孔子这一思想的宝贵性。(2分)
19.示例:①目不识丁②对牛弹琴③名不副实(每处1分,意思对即可)
20.示例:做君子、不做小人的主张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择善而从,产生对高山景行的向往。(4分,酌情给分)
21.示例:①它可以自行生成回答②ChatGPT可以用于多种用途③因此它的回答可能会存在--些问题(每处2分,酌情给分)
22.示例:ChatGPT虽然可以生成自然的语言响应,并且可以用于多种用途,但是由于受数据偏差和编程者的偏见影响,也会存在一些问题。(4分,酌情给分)
23.[写作指导]作文材料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一是李斯《谏遂客书》中的话,意思是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形成它的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形成它的深广。当年是秦王想要把东方六国的人才都赶出秦国,所以李斯说这段话劝谏他,运用它的本义是希望当政者能广开贤路,招纳人才,以作为成就霸业的基础。意为一切伟大都是由众多的细小构成。或者是说,只有不排斥、不拒绝细小的力量,才能够成就真正的伟大。材料二是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名言,意在说明在伟大的行动与思想之前,开始或许是微不足道的,而结果却是伟大的。因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若干小事构成的。在小处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事。
结合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是以“小与大”为中心组织的。考生审题立意、构思行文都应该紧扣这个核心,大处着眼,小处努力,所以可以立意的方向在“包容积累”“厚积才能薄发”“细小成就伟大”等方面。行文构思时,由两则材料人题,提出“一切伟大都是由众多的细小构成,离不开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这样一个包容积累的过程”。然后可以从自然风物的成长、个人的发展、团体的进步、民族的未来这几个角度展开论述,由小到大,由浅人深,进行层递式结构论证。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层进论证等方法,充实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参考立意]细小成就伟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包容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齐宣王召见齐人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是人君,你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可以吗 ”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蒙受)趋炎附势(的恶名),倒不如让大王(获取)礼贤下士(的美誉)。”齐宣王因愤怒而变了脸色,说:“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斶回答说:“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齐宣王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斶说:“有。以前秦国征伐齐国,(秦王)下令说:‘有敢去柳下季坟墓周围五十步内打柴的,一概处死,决不赦免。’又下令说:‘有能取得齐王首级的封侯万户,赏赐千金。’由此看来,活着的国君的头颅,竞比不上死去的贤士的坟墓。”齐宣王默不作声,很不高兴。左右近臣都说:“颜斶过来!过来!大王拥有千乘大国的土地,天下贤士,知仁行义的人都前来为齐王效力;有口才有智谋的人,没有不前来齐国发挥他们的才能的;东西南北(四方诸侯),没有敢不臣服的。现在那些清高的士人,却被称作普通民众,徒步而行,处在田间(耕作),至于一般士人,则居于鄙陋穷僻之处或以看守门户为生,士人的地位也太低贱了!”颜斶回答说:“这话不对,我听说上古大禹时代有上万个诸侯国。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讲究)道德淳厚的方法(并且)得力于重用士人。所以虞舜出身于乡村鄙野得以成为天子。到商汤时代,有三千诸侯。当今时代,面向南称孤道寡的诸侯只剩下二十四个。由此来看,难道不是因为政策的得失造成的吗 如果诸侯渐渐地被杀戮、被消灭,面临亡国灭族的威胁时,就是想要做个里巷的看门人,又怎么可能呢 ”宣王说:“唉!君子怎么能随便加以侮辱呢 我实在是自讨没趣啊!等到今天听到君子的高论,才(明白轻贤慢士)是小人行径,希望先生能接受寡人为弟子。如果先生能与我交往,我将以上等宴席招待您,外出备有高级车马供您使用,先生的妻子儿女也必然锦衣玉食。”颜斶辞谢而去,说:“士人生在偏僻乡野,经过推荐选用就接受俸禄,这也并不是说不尊贵显达,可是这样他们的形体精神从此难以完全属于自己。臣只希望回到乡下,晚点吃饭权当吃肉,悠闲散步权当坐车,不犯王法权当富贵,清静纯正权当自得其乐。发号施令的是大王您,秉忠直谏的是我颜斶。我要讲的主要道理已经说全了,希望大王允许我回去,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的家乡。”于是,颜斶拜了两拜后辞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