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内经》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理膳食,能提高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且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淀粉通过发酵法制得的乳酸CH3CH OH COOH 是乙酸的同系物
人体摄入的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肠胃蠕动,还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ΔH>0 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决定 3.乙烯在酸催化下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反应进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①②③三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历程中有两个过渡态
C.第③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D.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的反应速率决定4.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
A
B
C
D
收集 NO
2
气体
验证NH
3
极易溶于水
检验 CO
2
制备 SO
2
)①CuS ②FeS ③SO3 ④H2S ⑤NO2 ⑥Mg3N2 ⑦NH3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5.下列实验装置或对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片投入稀硫酸中:
B.NH4Cl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 C.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D.铜与稀硝酸反应:
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 和1molO2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使用催化剂可实现SO2 的 100%转化
以SO2 或O2 浓度的变化均可表示反应速率,两者的数值相等
达到平衡状态时, SO2 与SO3 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达到平衡状态时, SO2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
B
证明 SO
2
具有漂白性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 SO
2
,溶液褪色
C
检验某溶液中含有
CO
2
3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
检验 NH
4
Cl 溶液中的
NH
+
4
向
NH
4
Cl
溶液中加入浓
NaOH
溶液,加热,产生的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iO2 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Si 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B.常温下 Si 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硅大部分以游离态存在C.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D.浓 HF 溶液可用于刻蚀玻璃
某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欲除去其中的 Ca2+和 Mg2+并回收 KCl 固体,设计了如图流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加 KOH 的主要目的是除去 Mg2+ B.加 K2CO3 的主要目的是除去 Ca2+ C.加盐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过量的 OH- D.蒸发的目的是除去 H2O 和 HCl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10H10O2
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C.该有机物中有两种官能团
D.该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
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 极为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13.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C(s)和 CO2(g),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增大 C(s)的用量,CO(g)的生成速率不变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氦气,反应速率不变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将 CO2(g)抽离出来,反应速率减慢D.提高反应时的温度,可以实现 CO2 的完全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已知下列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在此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
B.相同质量的 H2 和 C 充分燃烧时,H2 放出的热量约等于 C 放出的热量的 4.36 倍C.1molH2(g)和 1molCH4(g)燃烧共放热 1462kJ
D.
对于如下反应,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
A.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加催化剂,反应①的反应热降低,反应速率加快D.增大压强,K1 减小,K2 增大,K3 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5 分) 16.(16 分)回答下列问题:
Ⅰ.已知:298K 时,
(
2
)H 的燃烧热ΔH= kJ mol 1。
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 ,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 的过程如图甲。过程Ⅰ:
过程Ⅱ:……
图甲 图乙
写出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Ⅱ.一定温度下,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X、Y 间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在 0 到 1min 中内用X 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 ,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 Y 的转化率 (2)若 X、Y 均为气体,且 X 为无色气体,Y 为红棕色气体。下列描述能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 X 与 Y 的物质的量相等 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2υ(X)=υ(Y)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3)NO2、O2 和熔融 NaNO3 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Ⅱ电极上生成氧化物 Y(N2O5),则石墨 I 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石墨Ⅱ的电极反应式为
17.(13 分)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以锂辉石(主要成分为 Li2O,含有少量 SiO2、Al2O3、Fe2O3)为原料制备 Li2CO3 的流程如图:
⑴写出加快“酸溶”速率的一种方法 ; “酸溶”时 Li2O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⑵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⑶“除杂”时所用 NaOH 溶液不能过量,原因是 ;“除杂”时检验铁元素已完全除去的方法是
⑷写出“沉淀”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检验最终所得碳酸锂样品中是否含有 Na2CO3 的方法是: 18.(14 分)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 NO 与铜粉的反应,并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装置如图,实验开始前应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已知: FeSO4 NO= Fe NO SO4 (棕色)
组装仪器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仪器 a 的名称是 ,C 中的药品是 ,E 的作用是 (3)D 中固体逐渐变黑,并生成一种无毒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4)通入N2 的作用是
(5)反应前,装置 D(硬质玻璃管和铜粉)的质量为m1g ,反应后质量为m2g ,则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 L(用m1 、m2 表示)
19.(12 分)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A 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 是一种酸。请回答相关问题。
(1)C 官能团名称为 ,E 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2)在催化剂条件下,A 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①~⑤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填序号)。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 C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 C6H10O5 n ,但 n的取值不同,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
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
B.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能与溴的
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正确;
C.乳酸的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两者结构不相似,且分子组成不相差
1个或若干个“CH2”,乳酸和乙酸不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
D.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成葡萄糖,纤维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
供能量,D项错误;
2.[答案]C
3.【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第②③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均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第②③步
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但第①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属于吸热过程,故 A 错误;
B.由反应历程图可知,该反应由 3个过渡态,故 B错误;
C.由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知,第③步反应还有 H+产生,原子利用率小于 100%,故 C错误;
D.第①步反应活化能较大,反应发生消耗的能量高,则该步反应难进行,其反应速率较小,
总反应的快慢取决于慢反应,则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D正确;
4.【答案】A
【详解】一定条件下单质硫可以和金属直接化合,并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即与铜化合生成 Cu2S,与铁化合生成 FeS,故①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②能由单质直接
化合生成;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是 SO2,而不是 SO3,故③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一定条
件下硫单质可以与氢气化合生成 H2S,故④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氮气和氧化在放电条件下
生成 NO,而不是 NO2,故⑤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在燃烧条件下镁可以与氮气直接化合
生成 Mg3N2,故⑥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可以直接化合物
生成 NH3,故⑦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 A。
5.【答案】B
【详解】A.NO2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A错误;
B.烧瓶中滴入水,气球膨胀,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故 B正确;
C.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故 C错误;
D.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 D错误;
6.【答案】B
【详解】A. + 2+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 =Fe +H2↑,故 A错误;
B.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
OH Δ NH3↑ + H2O,故 B正确;
2+ -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 +2OH
{#{QQABAYSQggAi gAABgBAAAAABBhhCEAQV2wCAkAEQkABCCCAgGwxEAAMAIAAIBBSiQRNABAA=}#}
+SO2 +4 +2H =BaSO4↓+2H2O,故 C错误;
+ NO 2+D.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8H +2 3 =3Cu
+2NO↑+4H2O,故 D错误;
7.【答案】D
【详解】A.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因此使用催化剂不能实现SO2的 100%转化,A错误;
B.以SO2或O2浓度的变化均可表示反应速率,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根据方程式
可判断两者的数值不相等,B错误;
C.达到平衡状态时,由于转化率不确定,所以SO2与SO3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C错误;
D.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S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正确;
8.【答案】C
【详解】A.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A正确;
B.向品红溶液中通入 SO2,溶液褪色,证明 SO2具有漂白性,B正确;
C.溶液中如果有银离子,滴加氯化钡后,也会生成白色沉淀,C错误;
D.向 NH4Cl 溶液中加入浓 NaOH 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
明产生 NH3,因此该操作可以检验 NH4Cl 溶液中的NH
+
4,D正确;
9.【答案】B
【详解】A.SiO2具有良好的传输光信号的能力,常用作光导纤维,Si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故 A正确;
B.Si 为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化合态,故 B错误;
C.制取普通玻璃的原料为二氧化硅、纯碱和石灰石,故 C正确;
D.HF 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 SiF4,常用 HF 刻蚀玻璃,故 D正确;
10.【答案】C
【详解】A. 2+ 2+ -加入 KOH 的主要目的是除去 Mg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 +2OH =Mg(OH)2↓,A项正确;
2+ 2+
B.加入 K2CO3的主要目的是除去 Ca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 +CO
2-
3 =CaCO3↓,B项正确;
-
C.根据分析,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过量的 OH 和CO2-3 ,C项错误;
D.由于盐酸过量,加入过量盐酸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KCl、HCl,盐酸具有挥发性,故蒸
发的目的是除去 H2O 和 HCl,D 项正确;
11.【答案】D
【详解】A.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10H10O2,A正确;
B.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有羧基,能够发
生取代反应,B正确;
C.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中有羧基及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C正确;
D.该有机物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及苯环上的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可
见二者的褪色原理不相同,D错误;
12.【答案】B
【详解】A.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A正确;
B.A电极通入氧气,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 B错误;
{#{QQABAYSQggAi gAABgBAAAAABBhhCEAQV2wCAkAEQkABCCCAgGwxEAAMAIAAIBBSiQRNABAA=}#}
2
C.B 电极通入甲烷,甲烷失去电子和阳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式为 CH4+4O
-8e-=CO2+2H2O,故 C正确;
D.甲烷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是化学能变为热能,该电池的总反应:CH4+2O2
=CO2+2H2O,故 D正确。
13.【答案】D
【详解】A.固体浓度恒定,故增大 C(s)的用量,CO(g)的生成速率不变,A正确;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氦气,各物质浓度均不改变,反应速率不变,B正确;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将 CO2(g)抽离出来,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C正确;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有限度,升高温度反应物也不可能完全转化,D错误;
14.【答案】B
【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 H 393.5kJ·mol 1 572kJ·mol 1 890kJ·mol 1 75.5kJ·mol 1,A 项错误;
B.6molH2的质量等于 1molC,6molH2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572kJ×3=1716kJ,1molC 充分燃
1716kJ
烧放出的热量为 393.5kJ,则 H2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等质量 C 的 4.36393.5kJ 倍,B 项正确;
C.1molH2(g)和 1molCH4(g)完全燃烧,共放热 572kJ 890kJ 1176kJ ,C项错误;
2
-1
D.根据盖斯定律,CH4(g)+O2(g)=C(s)+2H2O(l) ΔH= -496.5kJ·mol ,D 项错误。
15.【答案】C
【详解】A.依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得反应③,则 K3 =K1K2,A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所以加催化剂,反应①的反应
热不变,反应速率加快,B不正确;
C.依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得反应③,所以△H3=△H1 +△H2,C正确;
D.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受压强、浓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增
大压强,K1、K2、K3都不变,D不正确;
16.(16 分,每空 2 分)
1
Ⅰ.(1)-285.8 (2)3FeO(s)+H2O(l)=Fe O 3 4(s)+H2(g) △H=+129.2 kJ mol
Ⅱ.(1) 2Y X 0.1 mol L 1 1min 60%
-
(2)BD (3)正极 2NO2 2e + 2NO 3 = 2N2O5
【详解】Ⅰ.(1) 2H2O g 2H2 g O2 g ΔH=+483.6 1kJ mol ,
H2O g H2O l ΔH= 44.0 1kJ mol ,将第二个方程式减去第一个方程式的一半得
到H 12 (g) O 2 (g) H 2O(l) ΔH= 285.8
1
kJ mol , 1则H2 的燃烧热ΔH= -285.8kJ mol ;故答案为:-285.8。
2 1 1
(2)根据H 2 (g) O2 2
(g) H2O(l) ΔH= 285.8 kJ mol 变为
H2O(l)
1
H2 (g) O2 (g) ΔH= 285.8 kJ 1mol ,2Fe 12 3
O4 s 6FeO s O2 g ΔH=+313.2 kJ mol ,
第一个方程式减去第二个方程式的一半得到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3FeO(s)+H2O(l)=Fe3O4(s)+H2(g) △H=+129.2 kJ mol ;Ⅱ.(1)X为生成物,Y为反应物,它
们改变量分别为 0.3mol、0.6mol,根据改变量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系数之比,因此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Y X。在 0到 1min 中内 X改变量为 0.2mol,则这段时间内用 X 表示
该反应的速率是 υ(X)= n 0.2mol =0.1mol L 1 min 1 ,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 Y的改变量为
V t 2L 1min
0.6mol
0.6mol,则 Y的转化率 100% 60%1mol ;
{#{QQABAYSQggiAgAABgBAAAAABBhhCEAQV2wCAkAEQkABCCCAgGwxEAAMAIAAIBBSiQRNABAA=}#}
(2)A.容器中 X与 Y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只能说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故 A不符合题意;B.Y有颜色,正向移动,颜色变浅,当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作为
判断平衡标志,故 B符合题意;C.2υ(X)=υ(Y),没有正逆反应速率,不能作为判断平衡
标志,故 C不符合题意;D.平均摩尔质量等于气体质量除以气体物质的量,气体质量不变,
正向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当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
改变,可作为判断平衡标志,故 D符合题意;
(3)NO2、O2和熔融 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Ⅱ电极上
生成氧化物 Y(N2O5),NO2变为 N2O5,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和硝酸根结合生成 N2O5,作负极,
-
O2化合价降低,作正极,因此石墨I电极是正极,石墨Ⅱ的电极反应式为2NO2 2e + 2NO 3 = 2N2O5;
17.(13 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 +
(1)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或加热或研磨锂辉石)(1 分) Li2O+2H =2Li +H2O
(2)漏斗、玻璃棒 (3)若 NaOH 过量,Al(OH)3溶解生成 NaAlO2
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则铁元素已完全除去
(4)Na2CO3+Li2SO4=Li2CO3↓+Na2SO4
(5)用洁净的铁丝(或铂丝)蘸取碳酸锂样品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含 Na2CO3,
反之则不含
+ +
【详解】(1)“酸溶”时 Li2O 被硫酸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Li2O+2H =2Li +H2O,故答案为:
+ +
Li2O+2H =2Li +H2O;
(2)因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则“除杂”时所用 NaOH 溶液不能过量,
否则 Al(OH)3溶解生成 NaAlO2,故答案为:若 NaOH 过量,Al(OH)3溶解生成 NaAlO2;
(3)检验铁离子,可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则证明铁元素已完全
除去,故答案为: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则铁元素已完全除去;
+
(4)“沉淀”时饱和碳酸钠溶液与 Li 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Li2SO4=Li2CO3↓+Na2SO4,故答案为:Na2CO3+Li2SO4=Li2CO3↓+Na2SO4;
(5)可用焰色反应检验钠盐,方法是用洁净的铁丝(或铂丝)蘸取碳酸锂样品在酒精灯外焰上灼
烧,若火焰呈黄色则含 Na2CO3,反之则不含,故答案为:用洁净的铁丝(或铂丝)蘸取碳酸锂
样品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含 Na2CO3,反之则不含。
18.(14 分,每空 2分)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分液漏斗 浓硫酸 除去未反应的 NO
Δ
(3)2NO+2Cu N2+2CuO (4)排除装置内的氧气,防止 NO 被氧化
(5)0.7 m2 -m1
【详解】(1)组装仪器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2)分析可知,仪器 a为分液漏斗, C中药品为浓硫酸,E中硫酸亚铁溶液吸收 NO,故答
案为:分液漏斗;浓硫酸;除去未反应的 NO;
(3)D中固体逐渐变黑,并生成一种无毒气体,说明铜粉被氧化,NO 的化合价降低,对应的
无毒气体为氮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Cu N2+2CuO;故答案为: 2NO+2Cu N2+2CuO;
(4)通入 N2排除装置内的氧气,防止 NO 被氧化,故答案为:排除装置内的氧气,防止 NO 被氧化;
{#{QQABAYSQggiAgAABgBAAAAABBhhCEAQV2wCAkAEQkABCCCAgGwxEAAMAIAAIBBSiQRNABAA=}#}
(5)铜粉被氧化,NO 的化合价降低,对应的无毒气体为氮气,方程式为:2NO+2Cu N2+2CuO,
(m -m ) 1
玻璃管的质量差为氧元素质量= (m 2 12 m1)g,对应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对应的气
(m -m ) 1 16 2
体的体积为: 2 1 ×22.4L=0.7(m2 m )L;故答案为:0.7(m m )。16 2 1 2 1
19.(12 分,每空 2分)
(1)羟基 CH COOH (2)nCH =CH 催 化剂3 2 2 Δ
Cu
(3)①② (4)2CH CH OH+O 3 2 2 2CH3CHO+2H2O
CH COOH CH CH OH 浓 硫 酸(5) 3 3 2 CH COOCH CH H O△ 3 2 3 2
【详解】(1)由上分析,C是乙醇,其官能团为-OH,名称为羟基,E是乙酸,其结构简式为
CH3COOH。答案为:羟基;CH3COOH;
(2)在催化剂条件下,乙烯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B,B是聚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CH =CH 催 化剂2 2 Δ 。
(3)据分析,反应①是乙烯与溴单质加成得到 1,2-二溴乙烷,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②是乙
烯与 H2O 加成得到乙醇,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③是乙醇催化氧化得到乙醛,属于氧化反应;
反应④是乙醛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酸,属于氧化反应;反应⑤是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
化为乙酸,属于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的是①②。答案为:①②;
Cu
(4)反应③是乙醇催化氧化得到乙醛等,化学方程式:2CH 3CH2OH+O2 2CH3CHO+2H2O。
(5)根据分析可知,C与 E反应为:CH COOH CH CH OH
浓 硫 酸
3 3 2 CH3COOCH2CH3 H2O△
{#{QQABAYSQggiAgAABgBAAAAABBhhCEAQV2wCAkAEQkABCCCAgGwxEAAMAIAAIBBSiQR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