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狼牙山五壮士》练习题(二)
看拼音,写词语。
战士们热血fèi téng( ),yì lì( )在xuán yá( )旁阻
击rì kòu ( )的进攻。shǒu liú dàn( )用完了,战士们就
lūn qǐ( )石头砸,石头像báo zi( )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敌
人纷纷坠落shān jiàn( )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班长马宝玉沉着(zhuó zhe zháo)地指挥战斗。
胡福才和胡德林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 bē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
人射击。
他拧(nǐng níng)开盖子把手榴弹扔出去。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绝:①气息中止,死亡。 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③断绝
引上绝路( ) 绝交( ) 气绝身亡
临:①靠近,面对 着 ②来到,到达。 ③ 临近,临到。
身临其境( ) 居高临下( ) 临别( )
选词填空。
掩护 保护
为了( )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七连决定转移,把( )群众和连队的主力安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屹立 耸立
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峰项,眺望着群众和主力远去的方向。
狼牙山峰( )在晋察冀根据地西部,地势险要。
悲痛 沉痛
我们( )悼念为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使我们感到无限( )。
把下面四字词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全( )贯( ) ( )七( )八 粉( )碎( ) 气( )山( )
( )钉( )铁 坚( )不( ) 昂( )挺( ) 惊( )动( )
表示注意力集中的词语是 ,近义词是 。
写出两个和画“ ”格式相同的成语: 、 。
用画横线和成语写一句话。
句子品析。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
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
用“ ”圈出描写马宝玉动作的词语,从中可以感受到的他的行动 。
马宝玉的话连续用两个“!”,不仅增强 了说话 的语气,还表现出他当时的
的心情。五壮士带着中国人民的 向敌人砸去。
按要求,写句子。
经过一个多月左右的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修改病句)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按要求填空。
1、《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按照“接受任务→ → →跳下悬崖”的顺序记叙的。
2、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五位壮士痛击敌人的场面,作者采用了 的写法,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样写的好处是
。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许多具敌人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请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
从选段中加点的“他前一步”“夺过”,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 。从加点“猛地举起”“砸”,我们可以体会马宝玉的 。
选 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 。
选段既关注了五位壮士整体歼敌的情况,同时以突出了马宝玉的形象,下列对这样
安排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
可以把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全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容易造 成内容上的跳跃,不利于表现五位壮士的整体形象。
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马宝玉的英勇顽强,把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化成血战吴淞口
1842年6月,英国舰队来到长江口,准备大举进犯。陈化成把全体官兵 如今在一起。严肃地说:“人生在世,总有一死,为国捐躯,死了也值得。英国人倚仗的无非是大炮,我们也可以用大炮来对付他们。只要我们勇敢作战,就一定能够取胜!”士兵们听了,心情激动,都表示要同侵略者决一死战。
6月16日,天刚亮,英国舰队蜂拥而至,猛攻炮台。大炮不停在乱轰,硝烟弥漫,列焰腾腾,弹片横飞。战争最激烈时,陈化成亲自上前开炮,把冲在最前面的一艘敌舰打沉。炮战持续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共击沉、击伤敌舰4艘,打死、打伤侵略者300多人。
正当英国侵略者乱成一团时,驻守宝山的两江总督牛鉴被敌人炮弹吓得临阵脱逃,引起全军大乱。敌人趁机从宝山一带登陆,使陈化成腹背受敌。在这危急时刻,部将请陈化成迅速撤离炮台。陈化成仰望青天,豪迈地说:“奉命御贼,有进无退,我将以死报国。”他拔出佩刀,带领士兵与爬上炮台的敌人肉搏。搏斗中,陈化成挥着战刀,怒吼着向敌人砍去。在杀退几个敌人后,陈化成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在炮台上。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腹背受敌”:
短文中的加点部分“在这危急时刻”指的是什么时刻?用“ ”画出相关语句。
短文描写陈化成时,主要是抓住他的 、 进行描写,从这些描写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陈化成 、 、 的精神。
在第2自然段中用波浪线画出“面”的描写,用“ ”画出“点”的描写,这样
写的好处是?
附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沸腾,屹立,日寇,手榴弹,抡起,雹子,深涧,
二、选正确读音,1、zhuó ,2、 bēng,3、nǐng
三、选正确解释。1、②,③,①; 2 ①,③,②;
四、选词填空。1、掩护,2、保护 3、屹立,4、耸立,5、沉痛,6、悲痛
五、补充词语,完成练习。神注,横 竖,身骨,壮河,斩截,贞屈,首胸,天地
1、全神贯注,聚精会神;2、五湖四海,推三阻四,
3、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坚决不撤退。”
六、1、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2、抢前一步,插,举起, 敏捷
3、痛恨敌人的心情,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
七、句子练习。1、经过一个多月艰苦奋战后,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
2、狼牙山响起了口号声。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对战士 们说,他们的任务胜利 完成了。
八、按要求填空。1、痛击敌人—引上绝路, ‘
2、 点面 、可以把抗日英雄个和群体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全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九、阅读理解。(一)1、顶峰歼敌
2、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果敢勇毅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3、比喻,五位壮士歼敌的决心和对敌人的痛恨。 4、C
(二)1、前后都 受到敌人的攻击,形容十分危急。 2、陈化成腹背受敌的时刻。
3、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