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解答题专项训练
解答题(共8题)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风和日丽的某天,一地理兴趣小组,沿图中箭头所示线路对大龙山进行野外考察。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字母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兴趣小组进行野外考察时所经路线的最高海拔是 米。
(2)量得甲、丁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是1.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米,考察时从丁处向甲处前进,其方向是 。
(3)由图计算甲地和丙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约200米 B.约150米 C.约100米 D.约50米
(4)兴趣小组测得出发地甲地气温是24.5℃,据此推算大龙山山顶的气温约是( )
A.20℃ B.-20.5℃ C.29℃ D.14℃
(5)在下列地点中,兴趣小组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A ;G 。
(2)EF、CD线可能有河流的是 线,判断理由是 。
(3)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千米。
3.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流向是自 向 流。
(2)B地部位的名称是 ,A、B两地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
(3)C、D两地易形成河流的是 ,判断依据是 。
(4)考察小组测得①地的气温为25℃,可推算出2地的气温约为 ℃。图上测得两山顶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其实地距离是 米。
(5)考察小组分别沿着甲、乙两条路线考察,行走比较容易的是 ,原因是 。
4.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地形部位是 ,B处的地形部位是 。
(2)甲、乙、丙三村地形最平坦的是 村。
(3)该图的等高距是 米,甲、乙、丙三村海拔最高的是 村。
(4)甲村准备从小溪引水入村,规划了①、②两条线路,其中溪水能够自流入村的是线路什么 ?并说出判断理由 。
(5)在甲村向乙村和丙村眺望,能看见哪个村? ,为什么? 。
5.在户外运动盛行的今天,要想成为合格的“驴友”,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问题。
(1)E处山体部位是 。
(2)图中a、b、两条河流中,水流速度较快的是 。
(3)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4.2厘米,实地距离是21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用数字式表示)。
(4)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请在图中两条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选出合理的一条,并说明理由 。
6.读“福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形部位名称:① ③ 。
(2)该地地形类型以 为主,从⑤地能看到甲村吗? ④地适合开发的旅游项目有 (漂流、攀岩、滑雪)。
(3)乙河大致流向为 。
(4)图中②、⑥两处的山坡相比,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 。
(5)从图中的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主要位于 带(五带)。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乡村旅游助民增收】下图我国南方地区的某地。该地自然环境优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民增收。某中学组织到这里开展研学活动。
(1)甲乙丙丁四座山峰,海拔最高的是 ,该山峰与C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2)小马河的流向是 。
(3)若CD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4.5厘米,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4)A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B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5)①②③为三条登山路线,最省力的是 ,理由是 。
8.小明暑假去度假村旅游,并考察了当地的地形。阅读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判断对错,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①图中①处为山脊,②处为山谷。( )
②D山峰与丙处的相对高度是420米。( )
③甲度假村位于乙村庄的东北方。( )
(2)小明爬山游玩时,沿图中①和②路线爬山比较轻松省力的是 ,为什么?
(3)当地村民准备修建水渠,将河水引入村庄乙中,规划了图中④和⑤两条输水路线,判断哪一条路线输水更加便利,并写出理由。
答案
1.(1) 陡崖 1250
(2) 600 自西向东/向东
(3)B
(4)A
(5)D
2.(1) 鞍部 陡崖
(2) EF 山谷
(3)3
3.(1) 西 东
(2) 鞍部 A
(3) D D为山谷
(4) 22 900
(5) 甲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1) 鞍部 陡崖
(2)甲
(3) 100 丙
(4) ① 因为①溪水可以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而线路②是低海拔流向高海拔,需借助外力将水引入村。
(5) 能够看见的是丙村 因为丙村的海拔高于甲村
5.(1)鞍部
(2)a
(3)1:500000
(4)①;①处地势高,可自流引水
6.(1) 山峰(或山顶) 山谷
(2) 丘陵 不能 攀岩
(3)自东北向西南流
(4) ⑥ 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
(5)北温
7.(1) 丁 878
(2)自西南向东北
(3)4.5
(4) 陡崖 山谷
(5) 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省力气
8.(1) 正确 正确 错误
(2) ① ①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形较为平坦
(3)④;河流可以顺流而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