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3 10:5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一、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通俗的说,就是美国、德国经济实力增加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而这就损害了
老牌的英国、俄国等过利益。
“让别国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满足于
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
阳光下的地盘”
__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二、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
德国——要夺取英法殖民地、摧毁英国
海军建立世界霸权
奥匈帝国——要占领巴尔干地区
意大利建立地中海霸权,作战时入协约国
三国协约:
英国——打败德国,抢德国殖民地,
保住世界霸主地位
俄国——占领巴尔干
法国——收复普法战争中的失地附:德国天才的计划—施里芬计划
集中优势兵力先打败法国,再打俄国;
西攻(79个师)东守(10个师);
西线分左翼和右翼,其中重兵在右翼(68个师)
以形成对巴黎的从后、侧面等包抄。
德国下任参谋总长愚蠢的执行:毛奇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焦点三、一战帝国主义矛盾焦点:巴尔干半岛(外号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本身民族多、宗教多、
种族多、矛盾多,成为一战的爆发地。
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14年6月,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
奥匈帝国皇太子费迪南魂断萨拉热窝
奥匈帝国皇太子费迪南,是奥匈帝国第一位
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的侄子。弗朗茨与茜茜公主四、战争过程:两大战线、四大战场
1、东线:德国、奥匈与俄国打仗
西线:德国、奥匈与英、法打仗(主战线)
(东西线命名是以德国为中心,俄国在德国东边,叫
东线;英国、法国在德国西边,叫西线)
2、四大战场: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大海战。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陆、海、空立体大厮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了威力强大的武器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先将坦克投入战争。早期这些坦克,战斗全重7~28吨,火力较差,一般装有1~2门中小口径火炮和数挺机枪,有的只有几挺机枪。坦克最大时速仅6—13千米,最大行程也只有35—64千米。装甲厚度5—30毫米,抵御早期火炮的袭击还可以。坦克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
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
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读了
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马恩河战役中的法国
出租汽车队
(讲述其中故事) 日德兰海战(1916.5.31--6.1)英国损失较大,被击毁战舰
14艘,15.5万吨,死亡6090人。德国损失战舰11艘,6.1万吨,
死亡2550人。但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英国仍牢牢
的控制着制海权。
一战时期的空中骑士 图一一战时期的空中骑士 图二一战时期的空中骑士 图三一战时期使用的毒气场景照片1917年,段祺瑞执政的北洋政府加入
协约国,对德国宣战
中国派出十万多劳工奔赴欧洲战场 法国招收的华工在营地领饭 福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 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战争结束战 争 造 成 巨 大 损 害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原因 导火线: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14、6、28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协约国(英国、俄国、法国,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战场:主要在欧洲 后扩大到非、亚及太平洋地区
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结果:1918年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苦难,各国死伤3000多万人
评价:整体帝国主义战争(从目的看)局部正义战争(塞尔维亚)
起止时间:1914——1918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本课要掌握的知识)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