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7 09: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历史》(八上)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题,共45分)
1.1840 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这主要是指…………( )
①传统的自然经济被破坏 ②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④长期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正确分析鸦片战争原因 B.明确指出战争产生后果
C.肯定中国抗英的正义性 D.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英法联军 B.英法美联军 C.英法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深远影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B.西方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到 1860年,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俄国人通过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这些条约包括中俄…………( )
①《天津条约》 ②《改订条约》 ③《瑷珲条约》 ④《北京条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它…………( )
A.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B.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C.是太平天国后期改革内政的一系列主张 D.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在当时难以实现
7. 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警世钟》 D.《变法通议》
8.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下面图示中空白的方框应填写…………(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②清政府赔偿白银 4. 5 亿两
③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10.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
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11.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指慈禧太后万寿庆典)。”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12.《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某一事件”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3.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变法”的含义解读较准确的是……( )
A.开设近代工厂 B.维护清朝统治 C.改革政治制度 D.创办新式学堂
1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南京条约》签订 西方侵略势力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B 《北京条约》签订 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C 《马关条约》签订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D 《辛丑条约》签订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5. 1902 年的一天,北京某茶馆有四位老人在聊天。老张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老陈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老李说:“我曾见到谭嗣同赴法场。”老周说:“我上过京师同文馆。”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 老张 B. 老陈 C. 老李 D. 老周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5分)
1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抗争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19分)
【屈辱史】
(1)在外国列强一次次的侵略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为 年)(7分)
【抗争史】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于 1851 年 1 月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2) 材料一中的“宗教组织”指的是什么组织? 材料二中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请列举两次运动失败的共同之处。(6分)
【探索史】
材料三: 19 世纪后期20 世纪初叶,现代科技通过各种方式从欧洲、北美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中国受西学影响……1862 年在北京开设同文馆,聘请西人教授西文,并翻译西文书籍……1898 年批准兴办京师大学堂,开启了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 材料三中“开设同文馆”“兴办京师大学堂”分别是中国近代哪一次运动中的具体措施?(4 分)
(4) 材料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近代中国人进行的三次艰辛探索,请从目的角度总结三场运动的共同之处。 (2 分)
1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与探索,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沉沦】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到时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稿》
(1)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一,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 (4分)
材料二【抗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抗争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面对民族危亡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前者颁布了纲领性的文件,后者提出了鲜明的口号。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稿》
(2)材料二中材料二中提到的“两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分别是什么 提到的“纲领性文件”和“口号”分别是什么 (8分)
材料三【探索】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而梁启超则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3)概括材料三中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主要观点。简要说明这两个派别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挽救民族危亡。(6分)
18.某校八(1)班到省博物馆访学,就“中国近代的悲与寻”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到图片、典籍等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观图展——绘思维导图】
(1)请将图片展中的字母填入相应的序号:① ;② 。③ 。(6分)
【析史料——探救国之路】
史料一: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史料二: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阅读史料一,结合所学阐明你对“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的理解,并指出在此背景下国人“探索新的救国之道”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近代中国所呈现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中国历史》(八上)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共45分)
1-5 ADACD 6-10 CAACB 11-15 BACD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
16.(1)《南京条约》;(2 分)《马关条约》;(2 分)《辛丑条约》(2 分)1901年(1分)
(2)拜上帝会,(2分)帝国主义势力,(2分)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2分)
(3)洋务运动,(2 分)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2分)
(4)共同点:为了挽救民族危机。(2 分)
17.(1)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到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开始“沉沦”的标志:鸦片战争(或《南京条约》的签订)。沉沦到“谷底”的标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辛丑条约》的签订)。(4分,事件、原因各1分)
(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天朝田亩制度》;扶清、灭洋。(8分)
(3)观点: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则认为变法的根本在于改变官制(或政治制度)。(2分)因为洋务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最终失败;而维新派由于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在顽固派的镇压下失败。(4分)
18.(1)A、D、B(6分)
(2)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2分),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国人痛心疾首;(2分)维新变法;(2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2分)
(3)列强一步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同时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分)
D.北洋舰队“定远号”
C.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录
B.谭嗣同殉难图
A.《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