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 传统与近现代化交织下的选择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杭州二中 黄怀球材料四: (图13)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图14)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图15)
西藏人民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根据材料四写出 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6分) 例题:2008年浙江省会考29题45.“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各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虽然各阶级的利益和意见仍有不同之处,但是在共同要求上、在主要政策上是能够求得一致的,筹委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草案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证明。”“筹委会”筹备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例题:2012年广东省学业水考试历史试题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97页知识要点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49。9 北平
国名 国旗 国徽 国歌 《共同纲领》
1954年后统一战线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1956年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两大原则 根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到54宪法
五个省级自治区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 1965年西藏自治区新中国形成三大政治制度的原因? 传统与近现代化交织下的选择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建国初期国内外大事(国际):
1949 北约成立,德国分裂,
1950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1950—1953 朝鲜战争,
1951 欧洲煤钢联营
1954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华约成立建国初期国内外大事(国内):
1949 中共七阶二中全会 北平政协
新中国成立,但战争尚未结束
1952 土改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完
成)
1953—56 一化三改造,向社会主义
过渡
1954 一届人大和宪法古代社会政治的传承影响
近代西方政治的借鉴吸收
苏联东欧政治的仿效学习路径依赖(道格拉斯·诺斯)
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体制,由于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 、协调效应(Coordination Effect)以及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ffect)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该体制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以自我强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P. 240—241 不同的国情不同的选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王朝战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独立战争——总统共和制
法国大革命——议会共和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相互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们讲的是总效率。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关于民族问题国家政治形式的另外两种制度设计:
1.分离制:行使民族自决权,单独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再决定与中国本部联合还是分离。
2.联邦制:先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然后各民族国家联合建立联邦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方向,议行合一的最高权力机构
由根本制度决定的,符合国情的创造性的基本政治制度:
没有立法权,只有议政权、监督权、行政权“十万强计划”(100,000 Strong Initiative),由美国政府发起,但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民间机构以及慈善家,而非联邦预算。该计划最早是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访问中国期间宣布的,国务部长希拉里2010年5月在北京正式将计划签署为双边协议。预计在未来四年内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将目前派往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加倍,以加深美中交流。“十万强计划”的目标包括了高中、大学以及研究生院的学生,无论是念书还是实习都算在内。
“十万强”动议主要针对两类美国学生,一是致力于培养美国下一代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们应该是在中国进行过多年学习、真正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另一类是对中国感兴趣却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无法到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如高中生和社区学院学生等。 制无美恶,期在适时;
变无迟速,要在当可。
——严复 必修一核心概念探究
君主与民主
专制与法制
人治与法治
现代化与民主化
信任与监督疑惑与担忧:
近现代化、全球化是不是就是西化?
全球化合理吗?
中体西用走得通吗?
民主能解决多少问题?
到底往何处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