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07 10:0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题;共45分)
1.“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申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
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B.C.D.
3.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该试剂的溶质为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如图所示。则该试剂(  )
A.pH一定等于7 B.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C.可用稀盐酸鉴别 D.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
4.某农田中种植的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为解决上述问题,应施用的化肥是(  )
A.NH4NO3 B.KNO3 C.Ca(H2PO4)2 D.KCl
5.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最容易判断出反应已经发生的是(  )
A.B.C.D.
6.小嘉用月季花制成酸碱指示剂,将其滴入白醋变红色,滴入下列物质后也变红色的是(  )
A.食盐水 B.苏打水 C.肥皂水 D.柠檬水
7.下列是常见的几种物质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液体肥皂pH:9﹣11B.胡萝卜pH:5﹣6C.西红柿pH:4﹣5D.柠檬pH:2﹣3
8.下列物质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9.“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C.浓盐酸没有挥发性 D.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0.某校科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1.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NaOH、CaCO3三种固体(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12.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
A.碳酸钠、Na2CO3、纯碱 B.氯化钠、NaCl、食盐
C.氧化钙、CaO、消石灰 D.氢氧化钠、NaOH、烧碱
13.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方法不恰当的是(  )
A.不避光 B.玻璃瓶配玻璃塞
C.塑料瓶盛 D.密封
14.柠檬酸(C6H8 O7)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有机酸,在柑橘树的水果中柠檬酸的含量较高。柠檬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精细化工领域,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NaOH D.CO2
15.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
A.用水洗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C.用盐酸洗 D.先用盐酸,再用水洗
二、填空题(共7题;共36分)
16.下列五种溶液:①Na2SO4溶液②Ba(OH)2溶液③Na2CO3溶液④混有少量硝酸的K2SO4溶液⑤混有少量硝酸的MgSO4溶液
(1)指出其中属于碱性溶液的是   (选填序号);
(2)若将Ba(OH)2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硝酸的K2SO4溶液中,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的质量变化符合下列图象的是   (选填序号)。
17.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请分析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
18.图甲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   色。
(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
19.氯化镁粉末中混有少量杂质,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为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将所需物质先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的方法,设计流程如下。
(1)写出滤渣A的物质名称   。
(2)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
(3)步骤③中乙溶液是   。
20.学习了物质分类与性质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__ ”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
(1)其中③能否用于制取FeCl2?   (填“能”或“不能")。
(2)请写出图中一种制取Fe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1.盐酸在实验室有较多的使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1)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甲、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
(3)实验室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22.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测土壤的pH的方法是    。
(3)根据颜色对比,空地土壤的pH约为7.8,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有    。
作物 马铃薯 胡萝卜 西瓜 海水稻 沙枣
最适pH范围 4.8~5.5 5.3~6.0 6.0~8.5 7.5~8.5 8.0~8.7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
23.为验证稀HCl的化学性质,小科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试管是   (填字母,可多选)。
(2)为了检验试管D中变成无色的溶液中是否含有HCl,可以往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_____(填字母,可多选)检验。
A.AgNO3溶液 B.Ca(OH)2溶液
C.CaCO3 D.CO2
(3)五个实验完成后,小科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上述五支反应后的试管中,抽取两支试管内的溶液进行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将混合后的物质过滤,向滤液X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不变色,溶质可能为(除酚酞外)__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NaCl B.NaCl、HCl
C.NaCl、CaCl2 D.NaCl、HCl、CaCl2
24.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如图进行了实验:
(1)甲同学按图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变大,于是得到“反应放出热量”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乙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
   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是将稀硫酸不断的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数字化仪器测量的数据。由图可知,当反应进行到2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25.小科需要设计了一个验证某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NaOH、Na2SO4的实验流程。
(1)小科先在试管A中滴加适量的酚酞,发现溶液呈红色,他认为该溶液A中含有NaOH,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然后B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现溶液仍显红色,据此现象,小科即可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其中BaCl2溶液滴加过量的原因是   .
(3)再向反应后的C溶液中加入适量x溶液,即可完成对Na2SO4和Na2CO3的验证,则x溶液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稀HCl B.稀H2SO4 C.稀HNO3 D.CaCl2
四、解答题(共4题;共39分)
26.如图,关闭阀门K2,缓缓打开K1;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轻轻震荡,发现溶液仍显红色;然后,关闭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液体沿导管慢流入烧瓶瓶中无明显变化,开始时瓶中无明显变化,后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7.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总结出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表示能相互反应),请完成下列空白:
(1)在图中空白方框中可填写指示剂或   (填物质类别);
(2)验证反应①,可以选择下列 (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反应。
A.NA2SO4 B.KNO3 C.BA(OH)2 D.NAOH
(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粒子符号)。
28.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为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金取了40 g食用碱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中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及生成沉淀的质量见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分析回答: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食用碱的质量/g 10 10 10 10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3 6 8 m
(1)表格中m的值应为   ;
(2)Na2CO3在实验   (填数字)中是反应完全的;
(3)计算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
29.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10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A2.C3.C4.B5.A6.D7.D8.B9.B10.D11.D12.C13.B14.D15.D
16.(1)②③(2)D
17.(1)可以(2)肥皂水
18.(1)红(2)NaCl、NaOH(3)2NaOH+SO2=Na2SO3+H2O
19.(1)硫酸钡(2)氯离子(3)稀盐酸
20.(1)不能
(2)Fe+2HCl══FeCl2+H2↑;Fe+CuSO4══FeCl2+Cu;Fe(OH)2+2HCl══FeCl2+2H2O;FeCO3+2HCl══FeCl2+H2O+CO2↑;(其他合理也对)
21.(1)挥发(2)Zn2+
(3)反应放出热量,加快盐酸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22(1)B
(2)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3)西瓜、海水稻
23.(1)ABC2)C(3)A;C
24.(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2)导管2口有气泡
(3)NaOH和Na2SO4
25.(1)不正确,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NaOH;除去碳酸钠排除干扰
(3)A;C
26当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时,生成的Na2CO3是碱性且NaOH反应有剩余,所以溶液仍是红色;该反应导致烧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稀盐酸被压入烧瓶,并先与NaOH反应:反应无明显现象,后与Na2CO3反应,有气泡生成,反应后烧瓶中不再含有碱性物质,所以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27.(1)氧化物(2)A;C(3)OH-
28.(1)8
(2)3、4
(3)设10g食用碱中含Na2CO3的质量为×
CaCl2+ Na2CO3= CaCO3↓+2NaCl
  106 100
  x 8g
列式:
解得:x=8.48 g
则Na2CO3的质量分数A%=8.48 g/10 g=84.8 %
29.(1)钠离子和氯离子或Na+、Cl-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16克;
(3)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OH +HCl=NaCl+H2O
40 36.5
16g×5% 10gx
40:36.5=(16g×5%):10gx
x=7.3%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