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第六单元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一第六单元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1 08: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课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简史: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BC3200年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BC525年为波斯人征服,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BC332年左右,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败波斯人,建立了希腊—马其顿人的统治。BC30年罗马执政屋大维出兵侵入埃及,从此罗马统治达600余年,公元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在埃及推行“阿拉伯化”。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798—1801年,法国拿破仑入侵并统治3年。1882年英国军队占领埃及。1914年,英国宣布埃为英的“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被迫承认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直到1956年英国军队撤出苏伊士运河区。1958年2月,埃及同叙利亚联合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9 世纪中期到16 世纪初,埃及先后兴起五个非埃及本土人建立的王朝,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埃及社会动荡不安;18世纪末,法国乘机侵入埃及;到19世纪初,阿里成为埃及总督。阿拔斯王朝 (公元750 — 1055年)法蒂玛王朝 (公元969 — 1171年)阿尤布王朝 (公元1171 — 1250年)马穆鲁克王朝 (公元1250 — 1517年)奥斯曼帝国 (公元1517 — 1914年)拿破仑统治期 (公元1798 — 1801年)
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时期(公元1805 — 1849年)土耳其原是中亚的一支突厥人的部落,12世纪逐渐西移到小亚细亚的西北部,后接受了伊斯兰教,臣服于塞尔柱土耳其人建立的罗姆素丹国,原在罗姆素丹国获取位于小亚细亚的一小片封地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自己的酋长奥斯曼一世(1282——1326年) 统治斯间,开始强大,不久就宣布为独立公国。随后又逐步占领了罗姆素丹国的大片国土,并于1326年从拜占廷帝国手中夺取了布鲁萨城,将其定为首都,乘拜占廷内乱夺取小亚细亚的全部国土。1354年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加利波里,并开始向色雷斯东部进攻。
穆拉德一世时(1359——1389年)改称素丹。乘拜占廷帝国和巴尔干半岛各国内讧,土耳其占领色雷斯东部后,于1367年迁都亚得里亚堡,以切断君士坦丁堡与巴尔干各国联系。穆罕默德二世时(1451——1481年)于1453年率20万大军灭亡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由伊斯兰化的突厥人建立起来的军事帝国。16世纪中叶,苏里曼一世统治时期(1520~1566年),奥斯曼帝国臻于鼎盛,帝国的版图囊括了昔日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封建大帝国。
17世纪中叶以后,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落下去,而其统治下庞大的疆域,则成为西欧列强与俄罗斯长期争夺的目标,时称“土耳其遗产”,巴尔干半岛、北非和西亚成为西欧列强纵横捭阖的场所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一.18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人与马木路克是如何统治 埃及的?
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和英国是怎样侵略埃及的?
三.你如何看待拿破仑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把握四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
马木路克、帕夏、包税制、开罗首次起义 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1.奥斯曼统治下的埃及
2.英法的入侵
3.阿里的崛起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推翻了原来统治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行省,奥斯曼素丹向埃及派遣称为帕夏的总督,最初帕夏的势力最大,17世纪末18世纪初,马木路克逐渐占上风,1768年马木路克首领阿里贝伊废除帕夏,第二年宣布独立,并占据汉志和叙利亚,自称埃及素丹及地中海和红海君主。还在各地驻扎由雇佣兵组成的军队,但马木路克获准单独组建一支军队,还担任了各地的地方长官,残存势力仍然很大 1.政治:派总督,利用马木路克2.经济:包税制
素丹在埃及征税的形式。它规定,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
包税制实行后,奥斯曼素丹确保了它在埃及地区的赋税收入。但马木路克通过包税制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包税人肆意剥削和压迫农民,严重破坏了埃及农业的进步及手工业的发展。同时,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城市平民反抗斗争不断。3.埃及形势恶化(1)马木路克的统治
政治上,由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到18世纪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
经济上,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
军事上,单独组建近卫军,首领们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导致埃及连年战乱。国力衰弱
局势动荡马木路克原意“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路克仍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2)经济凋敝:
经济凋敝,民不聊生。18世纪末,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近三分之一的农田成为荒漠,粮食产量锐减,农产品仅仅只有古代产量的四分之一,传统的商业和贸易也在萎缩,很多有名的手工业生产中心逐渐消失, 著名的亚历山大城只有8000人口,埃及人口因长期饥饿和瘟疫大大减少,19世纪初人口还不到10世纪时的一半
(3)西方势力入侵
统治内部内乱,从18世纪初,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大战,国力弱小,随着埃及的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机入侵埃及,向埃及倾销商品,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动荡的政治局面2.目的:英法两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3.过程:1.原因: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打击英国,变埃及为法国的殖民地,为进一步夺取印度建立有效基地。4.法国
目标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自然资源丰富,一直是外国侵略的重要目标。18世纪中后期,埃及国力衰落,局势动荡,英法两国加紧对埃及渗透扩张
18世纪80年代,法国与英国争夺印度失败后,迫切要求将埃及变为与英国在东方进行竞争的基地。9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加速了向东方扩张步伐。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法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法国决定占领埃及,进而威胁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1797年夏,带领法国驻扎在意大利的拿破仑向法国督政府提出占领埃及的方案,拿破仑授命为东方军司令,统率陆海军占领埃及,要把英国势力清除出去,1798年7月,拿破仑率3.5万军队入侵埃及,埃及军队一触即溃,法国迅速占领亚历山大港和开罗等地拿破仑为了巩固在埃及统治,采取诸多措施
政治上:打击腐朽不得人心的马木路克武装力量,建立了各级行政机构。在让埃及人管理埃及的名义下,迎回逃跑的帕夏,拉拢埃及上层为法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服务。实际上,拿破仑和法国殖民者掌握着对埃及的控制权。对人民的反抗,拿破仑则进行残酷镇压。
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建立了食品厂、弹药厂等工厂,为法军提供后勤服务;还修复灌溉系统,扩大耕地、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三个法国骑兵决非两个马木鲁克骑兵的对手,但一千个法国骑兵却总能战胜一千五百个马木鲁克骑兵。 拿破仑取胜的战术是有效的集中兵力,在局部造成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优势,因而各个击破在总体数量和单兵质量上均处于优势的敌人。 拿破仑逝世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各国的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学家和文学家频繁研究和评述的对象……世界各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著作,论文和资料估计在10万种以上,至少有9个国家拍摄过拿破仑的电影达70多部。有人称他是“继亚历山大、恺撒以后最伟大的人物”、“世纪的巨人”、“法国革命的体现者”、“历史上最惊人的奇才之一”。也有人骂他为“匪徒”、“暴君”、 “篡位者”、“法国革命的扼杀者”。……各派观点分歧仍然严重地存在者。
——《法国通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804年拿破仑一世加冕典礼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一定程度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英国与法国争夺埃及,为达到侵略埃及的目的,英国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或扶持马木路克势力,英国的侵略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最主要的外部因素。5.特点影响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1.埃及民族独立意识的形成(埃及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法英的殖民入侵遭到埃及人民的英勇抵抗。特别是拿破仑在埃及的极力搜刮,激化矛盾。1798年10月21日,开罗爆发了有1.5万人参加的反法武装起义,击毙几百名法军,这些起义虽遭残酷镇压,但它揭开了埃及近代反帝反殖斗争的新篇章。
拿破仑在埃及处境困难,英军舰停泊在亚历山大港切断法军退路。1799年1月,拿破仑率军窜向叙利亚海岸。阿拉伯人民从四面八方袭击法军,2万法军仅剩1.2万,拿破仑溜回法国,埃及人民不能容忍法国长期统治,1800年3月,埃及人民第二次起义,起义军准备长期战斗,全城居民纷纷收集铜器铁器赶造武器,双方僵持40多天,最后,法军在开罗四面纵火,在一片火海中攻占起义据点,埃及人民进行游击战,土耳其军队在英军支持下反攻埃及,法军内外交困,1801年8月投降。
法军撤走后,埃及存在三股势力:英军乘虚而入,土耳其统治者和卷土重来的马木路克。英军极力拉拢马木路克,埃及感到只有赶走一切外来势力,结束马木路克的腐朽统治,才能维护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权利。由于马木路克的横征暴敛,再度激起人民反抗,1804年开罗人民第三次起义,在这些起义中,奥斯曼帝国驻埃及军队的主要将领穆罕默德阿里站到起义军一边,很快获得胜利。1805年埃及议会召开,宣布废除奥斯曼素丹派来的帕夏,拥戴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帕夏。奥斯曼素丹派兵进攻埃及,但都被埃及军队击通,不久,奥斯曼素丹只好承认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帕夏。2.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3.穆罕默德.阿里政权面临的内外形势(1)外有英军侵略势力
英国派兵入侵埃及,遭到埃及人民的顽强抵抗,侵略企图没有得逞。但是,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步伐并未停止,危险仍然存在(2)内有素丹和马木路克
奥斯曼素丹不愿放弃对埃及统治,马木路克控制埃及国计民生,威胁着社会安宁埃及的地理位置16C-18C的埃及18C末19C初的埃及阿里的崛起 政治上,由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到18C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
经济上,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
军事上,单独组建军队,争权夺利,互相攻伐。马木路克统治——封建军事集团统治马木路克与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日本武士、俄国哥萨克相类似 你如何看待拿破仑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政治上:打击马木路克,建立各级行政机构;拉拢埃及上层;镇压埃及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建立为法军提供后勤服务的工业企业;修复灌溉系统,扩大可耕地、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科学文化上:建立埃及研究员,推进对古埃及文化的学术研究,写出多卷本的巨著《埃及纪事》;发掘埃及的大量文物并运回法国。 首先,拿破仑出于与英国殖民争霸的目的,出兵侵占埃及;
其次,拿破仑对埃及人民的反抗斗争进行残酷镇压;
第三,废除包税制后,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
第四,拿破仑掠夺了大量埃及的文物与国宝,将其运送回法国,体现了西方国家赤裸裸的掠夺本性。 评价:其侵略性是主要的: 政治上打击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
经济上废除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这一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