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世界银行评价第2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转折背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其实质是坚持“文革”的“左”倾错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书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1978-12意义: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转折背景1978年12月,北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召 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转折背景内容(前提)(保证)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健全民主法制,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1)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
(3)组织路线:(关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召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回归八大)组织
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伟大
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文革:个人崇拜与教条主义泛滥文革:“阶级斗争为纲”文革:两个反革命集团控制国家权力文革:体制僵化、社会封闭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转折背景内容意义两大转折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体制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三个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 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
展新时期 召 开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1978.12 改 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转折改革是不是什么都要改变?
改革到底要改什么?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 改 革农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转折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兴起?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多,农村和农业的落后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社会不安定。②人民公社化体制压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尝试: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打破大锅饭,调动积极性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凤阳县三年三大步1.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思考: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土改后农民个体所有制—三改后为集体所制——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 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转折 虽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
——邓小平(1984年10月会见科尔时的讲话)
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企业没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不高 沈阳有一个铜厂,一个电缆厂。两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 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转折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内容:基本任务:
中心环节: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强企业活力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开始标志:影响: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厂里的工人上班八点钟来,九点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向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该厂当年亏损147万元。 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总厂 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2009年海尔集团公司实现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上缴国家利税约35个亿! 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78-12对外开放:是在某些地区的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别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壮大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海南浦东对外开放
特点
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
福(州)音(烟台)连(云港)南(通)北(海),
湛江到(秦皇岛)浙江(宁波温州)。1979年决定对粤闽两省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1.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措施。
2.1980---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四个经济特区。
3.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福建的福州)
4.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海南为经济特区。
5.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6.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从1979 年到1990年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世界银行评价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思考: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背景不同:
目的不同:
结果不同:当今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为了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今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近代的开放使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
近代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开放。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启示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封闭只能落后,落后只能挨打。
开放的注意事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总结,善于学习,虚心学习,不能妄自尊大。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春天的故事为什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从国际形势看从国内形势看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政治经济低谷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判断实践的标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根据以上分析,再认识邓小平南巡讲话:发展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主义方向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判断实践的标准发展是硬道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加快经济建设速度从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召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召开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过程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市场经济的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化中共十五大:社会主义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多样化据你了解,目前主要有哪些公有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市场经济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978年以后,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A.阶级斗争
B.经济建设
C.祖国统一
D.外交工作B练一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不包括( )
A.实行改革开放
B.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确定解放思想,事实就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练一练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标志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A练一练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B、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C、让世界认识中国
D、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练一练D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镇 D.大中城市
2.位于广东省境内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3.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