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与
拿破仑帝国
学习目标
2
新课引入
3
新知学习
4
课堂小结
5
课前回顾
1
随堂练习
6
7
2023中考真题演练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 )统治的阻碍。
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的枪声。
3、美国诞生的标志是1776年7月4日( )的发表。
4、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 )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5、使美国成为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成文宪法是( )。
殖民
来克星顿
民族解放
课前回顾
1787年美国宪法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独立宣言》
1.知道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
2.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重点
学习目标
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新课引入
法兰西共和国
the French Republic
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后来三色代表着法国的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和博爱
《马赛曲》
……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
立誓向祖国的敌人复仇;
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
决心为自由而战斗。
……公民们,拿起武器,
投入战斗,前进,前进,
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1789.5
召开三级会议
1789.7
1791
1793
攻占巴士底狱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制宪议会
制定宪法
处死路易十六
1789.8
1792
《人权宣言》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当政
1799
1804
1815
拿破仑掌权
法兰西第一
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前言
新知学习
法国大革命—背景
1.根本原因:18世纪开始,法国 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易
路
五
十
1710年-1774年
路易十五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执政后期,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由“被喜爱者”到“骂名传天下”
封建制度(旧制度)
易
路
六
十
失掉江山的天才锁匠
1754年-1793年
路易十六,他对治国不感兴趣,喜欢制锁和打猎,外号“锁匠皇帝”。王后生活奢侈,致国库空虚,债台高筑,人称“赤字夫人”。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加重税收,社会矛盾激化。
路易十六和妻子奥地利公主安托瓦内特雕像
路易十五时就已衰败的法国,到路易十六时已更风雨飘摇了
锁匠皇帝
赤字夫人
天生一对
2.政治原因:法国封建旧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路易十六改造的斜刃断头台
路易十六
1754年-1793年
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3.思想原因:启蒙运动
(1)内容:
(2)中心:
(3)性质:
(4)意义:
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法国
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
4.范围: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链接课本P88——相关史事
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法国是运动的中心,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核心:理性主义
欧洲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14一17世纪)
反对神学思想,追求现世的幸福(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17世纪—18世纪)
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理性主义)
史料分析
材料一:路易十六,他对治国安邦之术丝毫不感兴趣,喜欢制锁和打猎。大权受王后安托瓦内特左右,她生活奢侈华丽,致国库空虚,债台高筑,人称“赤字夫人”。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加重税收,社会矛盾激化。
——《世界史》
材料二: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
——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分析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的因素有哪些?结合英国和美国的
资产阶级革命,想一想这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材料三:在资本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英国、美国、法国都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斗争场景。法国的则更为激烈和彻底。
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但是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国内:①政治上:法国封建旧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②经济上: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阶级上: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④思想上:启蒙运动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外:英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进程
旧法规宣称:
僧侣以祷告为国王服务
贵族以宝剑为国王服务
第三等级以财产为国王服务
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1)召开原因:
(2)召开时间:
(3)召开目的: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789年5月
讨论征税问题
在1789年会议召开前,法国已经有长达175年的时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了。如果你的第三等级的代表,你会利用这次会议提出哪些要求?
国王应对
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消息传开,巴黎民众不断聚集并武装起来,支持制宪议会。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经过四个小时激战,巴黎人民把这座可憎的监狱夷为平地。这一行动,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为纪念这一天,7月14日成了法国的国庆日。
巴士底狱,原为城堡,后作为国家监狱,囚禁政治犯(包括大名鼎鼎的铁面人和伏尔泰),成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
(1)时间:1789年8月
(2)机构:制宪议会
第一条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
第六条 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第十六条 一切社会,凡权利无保障或分权未确立,均无丝毫宪法之可言。
第十七条 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
《人权宣言》的这部分内容中,强调了人的哪些基本权利?维护哪个阶级利益?
3.颁布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明确宣布自由、平等、财产和安全是天赋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宣布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宣布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维护资产阶级基本的民主权利。
4.制定1791年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链接课本P90——相关史事
1791 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宪法基本落实了宣言的原则,但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宣言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宪法却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两种。
材料二(P90—材料研读):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人权宣言》
结合材料,谈谈《人权宣言》的历史进步性。
《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
《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对于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路易十六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
不作死,不会死
1791年6月,法国国民卫队和民众押解逃跑的国王一家回巴黎
1791年9月路易十六接受并宣誓接受新宪法
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国境。
5.击退外国武装干涉
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自由
平等
博爱
由于发现了路易十六通敌卖国的文件,巴黎民众强烈要求惩办国王。1793年1月18日,39岁的路易十六在巴黎革命广场被处死。九个月后,38岁的王后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6.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英、荷、西、普、奥组建“反法联军”干涉法国大革命。
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妄图复辟。
7.结成反法联盟 保王党妄图复辟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罗伯斯庇尔
1758年-1794年
8.高潮
史料分析
在政治方面,……宣布逮捕一切明显或被认为对革命的分子……数以千计的人被送上断头台……在叛乱地区,则采用集体枪毙、集体溺毙的速决方式。
在经济方面实行经济统制:征集物资,供应军队;颁布全面限价法,对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严厉打击囤积居奇。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据估计:在恐怖时期未经审判而匆忙处死者约4万人,其中第三等级占到了80%以上。同时,还把成千上万一时不理解大革命的农民,也一律认定为反革命,予以大规模的绞杀,……有的村庄几乎全被杀光,连儿童、婴儿也难幸免。 ——《法国大革命反思》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
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
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结果:恐怖政策打击面过宽,处决的人太多,造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怖心态,使他们失去了统治基础。也加剧了资产阶级内部各派别的矛盾,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过去了。
为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是直至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恩格斯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这场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并给以沉重的打击,它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法国大革命—影响
1.本国
2.世界
性质: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之后,反法联盟卷土重来,人民渴望和平时期早日到来,资产阶级更期望能稳统治秩序,历史把一位英雄送到了法国人民面前——
Napoléon Bonaparte
1769.8.15~1821.5.5
1769年 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
15岁 到巴黎军校深造
16岁 加入军队并成为炮兵少尉
24岁 平定土伦叛乱,提升为少将
26岁 平息王党叛乱晋升为巴黎卫戍区司令(中将)。
27岁 独自率军打败了反法联盟军队,成为军团司令。
人物档案
1799年11月,拿破仑 波拿巴发动政变(雾月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还把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1805年,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拿破仑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
兰
法
西
第
一
帝
国
共和国
帝国
拿破仑帝国—建立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
——拿破仑
1.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拿破仑认为自己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颁布《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
拿破仑帝国—治理措施
1.对内
破
拿
仑
法
典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
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法国《民法典》
2. 《拿破仑法典》的第8条和第545条体现了哪些原则?《拿破仑法典》
的影响有哪些?
《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欧洲的法制传统,同时也贯彻了《人权宣言》的基本原则,是《人权宣言》的延续和发展。
1812年的拿破仑帝国示意图
反法同盟 国家 时间 结果
第一次 英、奥、荷、普 1793—1797年 法胜
第二次 俄、奥 1798—1801年 法胜
第三次 英、奥、荷、普、丹、瑞、土 1805年 法胜
第四次 英、俄、瑞、普 1806年 法胜
第五次 英、奥 1809年 法胜
第六次 俄、普、英、瑞、奥 1813年 法败
第七次 俄、普、英、奥 1815年 法败
依据材料,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2.对外
史料分析
材料一:仅1807-1809年间,法国就向普鲁
士等国强征了10亿法郎的特别税。1809年向
奥地利勒索的战争赔款达340万镑。
材料二: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波兰废除了农奴
制。在意大利和德意志取消了封建贵族的特权……
材料三:对于德国来说,拿破仑……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社会的摧毁人。
双重性质:前期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后期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国
帝
覆
灭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帝国—灭亡
我希望能够把我的骨灰安葬在塞纳河畔,安葬在我如此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
——拿破仑临终遗言
19年后,拿破仑的灵柩穿过刚刚完工的凯旋门,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
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的葬身地
路易十八
“圣多昂宣言”
尊重民主宪政,维护公民的自由和平等
旧贵族们难以置信
“如果你们认为我是重新登上我祖先的宝座,那就错了。我只不过是重新登上了拿破仑的宝座。法国已经回不去了。”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在法国复辟了封建王朝。
路易十八证明在拿破仑帝国之后,法国什么制度在继续发展?
这再次证明在拿破仑帝国之后,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在继续发展。
课堂小结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帝国
启蒙运动作了理论准备
开始:攻占巴士底狱
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
过程
1799年雾月政变;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制定《拿破仑法典》、打败反法同盟
背景
历程
措施
意义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发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高潮:雅各宾派专政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1815年覆灭
政策
颁布《人权宣言》
随堂练习
1.(2020·湖北孝感)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B.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C.都颁布了维护革命成果的文献
D.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A
2.(2022·湖北宜昌)1821年,一位希腊游击队首领宣称:“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真相。以前,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该言论表明,法国大革命( )
A.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 扼制了欧洲社会主义发展
C. 体现了废除旧制度的不彻底性
D. 呈现了革命过程的反复性
A
3.(2022·江苏徐州)《人权宣言》指出:“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历史进步性在于( )
A. 揭露了剥削的残酷性
B. 宣告了民族国家独立
C. 保证了英国政局稳定
D.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D
4.(2022·湖北)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里,作者主要强调拿破仑对外战争( )
A. 导致了拿破仑帝国覆灭
B. 压榨和掠夺了当地人民
C. 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D. 具有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C
5.(2022·江苏宿迁)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扩展
B
2023中考真题演练
1.(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国王顽固地拒绝了宣言的革命原则,而巴黎民众再一次战胜了王室的反对,以妇女为主的饥饿民众袭击了巴黎的面包铺,然后向凡尔赛的王宫进军。""宣言"指的是 ( )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人权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群众发表《人权宣言》,主张自由平等,国王顽固地拒绝了宣言的革命原则,而巴黎民众向凡尔赛的王宫进军,革命深入发展,C项正确;《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均是美国的法律文献,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权宣言》提出:“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 )
A.平等原则 B.自由思想 C.分权主张 D.专制理念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可知, 《人权宣言》体现了平等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项正确;《人权宣言》的确也体现了自由思想,但材料引用的内容没有反映这一思想,排除B项;分权主张指的是启蒙思想中的三权分立主张,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启蒙思想传播的是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的是专制,受其影响的《人权宣言》不会体现专制理念,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判断题)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来克星顿的枪声。( )
【答案】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故本题错误。
4.(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材料二: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此后,英国逐渐形成的政治体制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哪位历史人物?战争胜利后,美国通过哪部法律文献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答案】
(2)法律文献:《权利法案》;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历史人物:华盛顿;
法律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
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详解】
(2)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二“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议会反对派发动宫廷政变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
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二“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
历史人物:根据材料二“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和所学知识可知,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主张武力反抗英军。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法律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各州派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