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7 10:5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彩浓的语言特点。
3.感受并学习鲁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过程与方法】
1.精读课文,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驳论和立论相结合的方法驳斥错误观点的,从而体会杂文的艺术感染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文章结构严谨、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品味辛辣、讽刺的语言。
2.难点:学习用驳论和立论相结合的方法驳斥错误观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中国在近两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如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复兴号”高铁开通,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号发射成功,中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等。〕
新时代我国经济、科技继续稳健发展着。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社会,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二、预习课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依其既定的侵略目标深入华北。
而当时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国民党的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一股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社会。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先生特地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2.了解文体相关知识。
(1)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议论文。主要特点有:①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②敏锐迅速,泼辣犀利;③冷嘲热讽,幽默风趣;④议论生动,说理深刻。
(2)驳论文。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驳论点是直接批驳,驳论据与驳论证属于间接批驳。
驳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驳论据: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驳论证: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是由论据推出的。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明确作者是怎样抓住批驳的“突破口”,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知道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还要学习反驳谬论,明白作者是通过哪种方式批驳对方的。此外,还要注意驳论文语言的特点,体会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对于加强驳论效果的作用。
3.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搽(chá) 玄虚(xuán) 省悟(xǐng) 笼罩(lǒng)
诬蔑(wū) 脂粉(zhī) 诓骗(kuāng) 前仆后继(pū)
(2)结合文中的语境理解词意。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困苦,保全生命。
舍身求法: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不足为据:不能作为凭证、根据。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初步理清思路,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第3~5段):直接反驳。抓住对方以偏概全的错误论证,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并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
第三部分(第6~8段):间接反驳。正面立论,提出了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第四部分(第9段):逐层推进后做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应被御用文人的文章蒙蔽。
2.放录音听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摆出的对方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明确: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希望“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作者使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然后正面立论,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3)作者自己的论点是什么 提出哪些论据来加以论证的 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这是间接反驳。
四、再读课文,理清情节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请学生读课文第1、2两段。
(2)文章是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
明确: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寄希望于“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从而亮出批驳的目标“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3)第1段中“公开”一词有什么含意
明确: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或不敢公开的事。
(4)第1段中的“地大物博”加引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地大物博”加引号既表引用,又含讽刺,这是国人盲目自大、外强中干、自欺欺人的自夸。
(5)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证。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请学生读课文第3~5段。
(2)文章是如何直接进行批驳的
明确:①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②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③求神拜佛是“自欺”。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并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分析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3)“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如果删去前半句行不行 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作者批驳对方论证是就对方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而言的,如果删去就会使批驳变得以偏概全。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明确:危害性是:“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6)第4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读课文第6~8段。
(2)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对方论点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从而间接反驳对方论点。
(3)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明确:作者历数从古以来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将“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哪些人可以称为“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给予的高度评价。
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了人民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很多人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5)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他们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6)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在当时具体指谁
明确:“这一类的人们”指当时坚持抗战和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中国人。
(7)“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 “一部分人”指谁 这句话指出对方论证的什么错误
明确:“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一部分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这句话驳斥了对方论点的以偏概全。
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请学生读课文第9段。
(2)最后一段是怎么总结的
明确:第一句先论论点的前半部分,“中国人”不能被“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骗,应该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能以偏概全。第二句再论论点的后半部分,“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应该自己去看看地底下不能为大家所知道或大家不愿意知道的事实。
(3)最后一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并体会其意思。
明确:①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②“筋骨和脊梁”:比喻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③“状元宰相”: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④“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五、课堂小结
这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使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鲁迅先生又何尝不是“中国的脊梁”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文体知识,并分段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其实,这篇文章除了有严密的论证结构外,其泼辣、犀利、情感浓厚的语言也是一大亮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文中的关键语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二、揣摩语言,体味深义
1.体会第1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用词的妙处。思考这三个词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表达出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起讽刺、否定的作用。这两个词由“自信力”衍生而来,是对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讽刺。运用仿拟的修辞手法,将对方论点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
3.“……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揣摩这句话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出作者对于社会黑暗的激愤之情。
4.谈谈你对“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一句含意的理解。
明确:本句凝练隽永,耐人寻味。成王败寇,历史向来都是由胜利者谱写的,所谓“正史”也是在当时胜利者的影响下非客观地创作出来的,所以正史也未必就是事实。在作者眼中,所谓的“正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做家谱。但这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光耀,连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都掩盖不住,可见其光耀之巨大,光耀之辉煌。
5.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意。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5)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明确:(1)指所有的中国人民;(2)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3)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4)指坚持抗战的广大人民;(5)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明确:本文的语言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表现出国民党政府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表现出国民党政府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则体现出国民党政府沉迷于自欺中而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刻画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国民党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三、联系实际,回顾反思
课文中说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人们”,在20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请说一段话,做一番介绍。
明确:他们是科学家,如华罗庚、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陈景润……他们是体育健儿,如邓亚萍、王楠……他们是抗击非典的英雄们,如74岁高龄仍坚持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姜素椿……他们是做着飞天梦的数代航天人,如杨利伟、景海鹏……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语言尖酸泼辣,富有讽刺性和战斗力,那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进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
面对精神幻灭的论调,鲁迅先生大声喊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中国的脊梁!这无疑是一声惊雷,振奋了当时的中国人!我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应当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拼搏!
五、拓展延伸
1.请阅读下面三个事例,分析其内容的异同点,并说说其适合论证何种论点。
(1)陆游生活在宋朝遭受外族侵略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文天祥被俘后,元军一再逼迫他投降,文天祥毅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作为回答,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爱国精神。
(3)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弃医从文,决心救治人民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鲁迅誓为中国的崛起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明确: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体现了爱国精神,但是作为论据来说,这三个事例蕴含的主旨是有着细微差别的。
例(1)表明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思想;
例(2)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例(3)体现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
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1);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例(2);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例(3)。经过筛选辨析,使之最切合论点的需要,才称得上是最恰当的论据。
2.搜集近几年中国取得的科研成果,感受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六、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1.2段)
直接反驳
(第3~5段)
间接反驳
(第6~8段)
结论(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