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1. 了解作者的生平,识记生字词。
2.能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3.能说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学习目标
广袤( ): 积攒( ):
宽宥( ): 游弋( ):
困厄( ): 惊骇( ):
濡( )养: 麾( )下:
坍( )塌: 轻觑( ):
窗棂( ): 矗( )立:
灰烬( ):
赘( )生物:
mào
开阔、广阔。
zǎn
积蓄;积聚。
yòu
宽恕,原谅。
yì
在水中游动。
è
困苦危难。
hài
恐慌恐惧。
rú
滋养。
huī
将旗之下。文中指手下,手中。
tān
倒塌,崩塌。
qù
轻视,小看。
líng
窗格子。
chù
高耸地立着。
jìn
物品燃烧后的剩余物。
zhuì
多余的东西。
一、生字注音
思维导引
文中指自愧不如别人。
间不容发:
金戈铁马:
形销骨立:
抽丝剥茧:
相得益彰:
李代桃僵:
自惭形秽( ):
鸠( )占鹊巢:
可望而不可即:
huì
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的距离极小。
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
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jiū
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二、词语解释
毕淑敏,当代著名女作家,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1987年开始专业写作。主要作品有《女人之约》《预约死亡》《素面朝天》《提醒幸福》《红处方》等。
三、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8):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1层(7—9):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2层(10—14):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3层(15—18):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9、20):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思维碰撞(一)
1.第1—6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2.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3.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第1-3段是全文的引子,由两句名言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第4-6段由身体的活动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空间的思考。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思维碰撞(二)
4.第1段里的“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三个短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它们与上文的“大地、海洋、天空”一一对应。
作者先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
(一)赏析第一间精神小屋
1.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2.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爱和恨
打扫
让心中充满爱
(健康的小屋)
思维导引+碰撞
(二)赏析第二间精神小屋
1.第二间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2.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事业
自我寻找
选择自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
(努力向上的小屋)
坚固优雅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三)赏析第三间精神小屋
1.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写的?
2.作者认为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用原话回答。
3.你认为在第三间精神小屋中应该怎样“安放我们自身”?
自身
思考
拥有独立的思想
(庄严、真诚的小屋)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第17自然段:“我们的精神小屋……在风雨中飘零”。
1.有人认为三间小屋之间是并行平列关系,你同意吗?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动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不都是在爱国情感驱使下完成宏图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吗?所以情感是精神的基石,事业是精神的支撑,自身则是精神的栖息地。,
教师点拨
2.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精神的小屋“三间”足矣,房屋的空间,虽“小”足矣。可作者在文章开头却说“人有一颗大心”“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这里的“小屋”与“大心”矛盾吗?而文章结尾又说“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就能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这又该如何理解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思维提升
爱和恨
打扫
让心中充满爱
健康的小屋
事 业
自我寻找
选择自己适合和爱好的事业
努力向上的小屋
自 身
思考
拥有独立的思想
庄严真诚的小屋
精神的三间小屋
本文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你认同毕淑敏的“精神小屋”吗?如果我们也来建造自己的精神小屋,你们会盛放哪些内容呢?
如果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拥有了爱心、事业和自我,那么我们生活里就拥有了健康、庄严、努力和真诚,那么,我们的精神小屋将会变得美观结实;如果我们扩大疆域,增修新舍,把诸如宽容、理想、希望、坚强、友爱、谦逊、勇敢、勤劳、善良,正义、无私、豁达、开朗、感恩、奉献、亲情、爱情、友谊等都放进我们的精神大厦,那么我们精神的宇宙,该是多么的辽阔啊!
思维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