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气压带和风带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气压带和风带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7 10:4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一课时 时间:
年级:高一 学科:地理 设计者 审核人:地理组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结合资料,掌握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因素 3.分析图文材料,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学习重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学习难点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教学过程 重点知识梳理
【双基预习】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的概念?意义?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3.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1)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 a 环流圈、 b 环流圈 、 c 环流圈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①气压带(北半球) 气压带名称分布形成A 南北纬5°之间空气受热 C 高空空气 E 近地面气流 G终年寒冷,空气 除赤道低压带外,其余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1个,关于赤道对称分布,全球共7个气压带
②风带(北半球) 风带名称分布风向BDF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各风带风向与北半球不同,全球共6个风带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 ,冬季偏 。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 (2)分布 时间原因陆地海洋7月 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高压中心1月 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低压中心
2.南半球气压分布:基本上呈 分布 3.季风环流 (1)含义:一年中盛行风向随 有规律地变换。 (2)分布及成因 ①东亚季风区 ② 【反馈达标】 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空气堆积下沉 C.空气受热上升 D.空气受冷下沉 2.关于气压带的正确叙述是 (  ) A.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 D.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都是偏北风 3.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  ) A.气流被迫抬升  B.受热膨胀上升 C.气流收缩下沉 D.气流堆积下沉 (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 (  ) (2)气压带不是大气环流。 (  ) (3)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 (  ) (4)冬季亚欧大陆上出现的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  )
教学后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