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1分)
1.(2分)下列四组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澈(chéng) 处心积虑(chù)
B.见微知著(zhuó) 非是藉秋风(jiè)
C.踉跄(qiàng) 新冠病毒(guān)
D.小兵张嘎(gá) 夜静春山空(kōng)
2.(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污 心驰神往 无济与事
B.富丽堂皇 婉言谢绝 自愧弗如
C.融和 死的其所 精兵简政
D.司空见惯 追根求原 序齿排班
3.(2分)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______的人,都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所______,有所______。
A.创造 发明 发现 建树 B.建树 发现 发明 创造
C.发明 发现 创造 建树 D.建树 创造 发现 发明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是一棵饱经风霜的大树,树皮都已经长得开裂了。
B.考试一开始,老师就虎视眈眈地提醒同学们要独立完成试题,不能交头接耳。
C.他明知难以抵赖,表面却从容不迫地吸着烟,看着审讯人员。
D.同桌在课外阅读竞赛中未能进入复赛,小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2分)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字形竖长,用笔方整,笔力刚劲,出自欧阳询之手的是( )
A. 《玄秘塔碑》 B. 《颜勤礼碑》
C. 《三门记》 D. 《九成宫醴泉铭》
6.(2分)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朋友,所谓“____”,只有深入交往,然而“____“,时间长了你就能感觉到他的好,和他交流往往能“_____”这样的朋友总是令我们受益良多;还有的人在你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这样的朋友能让我们在正直和善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①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②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7.(3分)根据提供的情景,运用恰当的动作、语言描写及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我”当时激动的心情。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当看到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的那一刻 。
8.(8分)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六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在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上,我们庄严xuān shì ;在课内外,我们màn yóu 书海,陶醉其中;在田径场上 拼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duàn liàn 自己面对生活yán jùn 考验的能力…回想起曾经的一幕幕,juàn liàn 之情油然而生,曾经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切将定格成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9.(8分)根据提示补充诗词、名句。
有一种红色,是炎黄子孙“敢把头颅试剑锋”的血性,是华夏儿女“革命何须怕断头”的无畏。在这种红色精神下 。”舍生取义的爱国丹心;有毛泽东的“ ,屈指行程二万”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有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 。”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在新时代,红色精神谱写出新的篇章。这种精神,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祖宗疆土, ”;是白衣天使逆行背影的悲壮:“ ,视死忽如归”;是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创新:“苟日新, , ”。
今日中国,迈入了全新的富强时代,处处欣欣向荣。我们可以去领略“ ,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美景:去感受“ ,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的喜悦。
二、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5分)
10.(5分) 日月如梭六年同窗终须散,浓浓情意千言万语涌心头。即将告别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放飞梦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1)~(2)
(1)活动一:请用上以下四个词语,将上下联的内容补充完整,送给敬爱的老师。
写春秋 绽桃李 风和 墨浓
上联:日暖
下联:笔酣
(2)活动二:临别之际,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同学说,请引用你积累的名言警句或古诗词,作为临别赠言送给你的同学。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即将分离,但地域的距离永远阻隔不了我们心灵的相通。
三、第三部分:名著阅读(9分)
11.(9分) 畅游“快乐读书吧”,我们与书香为伴;走进名著世界,完成(1)~(2)题。
(1)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内容,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和作品。
原著节选
① 道:“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以此为誓。 ②《 》
祖母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③ ,亲发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④《 》
坏处: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好处: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⑤ 如实地记录了生活中所遇到的幸与不幸。如实地记录了生活中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⑥《 》
(2)在阅读《西游记》时,同学们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
反方:我方认为,取经一路,险象环生,唐僧最先害怕躲藏,胆小懦弱:遇有妖魔施计,不辨是非;遇事总是轻信盲从;动辄生气,总是糊涂地对除妖有功的孙悟空用念紧箍咒来施以折磨。从唐僧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伪善怕死、是非不分的人。
正方:
四、第四部分:阅读感悟(25分)
12.(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司马光好学》,完成14~17题。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迨(dài)②四能倍③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迨:等到。③倍:同“背”。
(1)结合学过的文言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①患记问不若人 患:
②温公尝言 尝:
(2)默读下面的句子,根据句子内容,各用两个四字词语写出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①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迨能倍诵乃止。
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水进,儿得活。
(3)古时像司马光一样勤奋读书的故事有很多,如:凿壁偷光、 、 等。
(4)读了这篇文言文,联系朱熹的“读书三到”,说一说怎样读书效果才好。
13.(17分)阅读短文,完成(1)~(5)题。
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
①有人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们只有去拥抱“裂痕”,让创新之光照进来
②“裂痕”常常表现为某种缺陷,而这种缺陷恰恰是创新和发展的机遇。相传宋代有一位制瓷艺人,开窑时发现瓷器的釉面竞全裂开了。看着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的裂纹 他突然灵机一动 将刚泡好的一杯浓茶水泼到瓷器上 裂纹随即变成了茶色线条 这些线条如同被击碎了的冰面在瓷器身上形成了看似随意层叠的裂痕 故称为 冰裂纹 冰裂纹原是瓷器烧制中出现的缺陷,但却造就了一种难得的、独特的艺术之美。
③“中国天眼”在研制过程中,曾遇到过一场近乎灾难性的风险——索网的疲劳问题。“中国天眼”的索网要具备高强度的抗拉性和高耐力的使用寿命,研究团队先后从知名企业购买了十余根钢索进行疲劳实验,没有一例能满足“中国天眼”的使用要求,面对这一难题,勇于探索试验。两年间,他们“摸爬滚打”,最终研制出了满足“中国天眼”要求的钢索。可见,面对“裂痕”,勇于创新。
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国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种国策”。中国杂交水稻的发明,使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高铁用了不到10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从高铁技术输入国到输出国再到高铁技术标准制定国的完美转身,从弱到强,从无到有
⑤成功不等于成熟,完成不等于完美,“美好”永无止境。“裂痕”既能映照着缺憾和不足,同时更能孕育希望和机遇。让我们一次次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一次次在新起点上超越自己,前行的道路自会越走越宽广。
(1)在第②段中的“□”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按照短文的表达顺序,根据提示将如图补充完整。
(3)用“/”把短文分成三个部分。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用“√”选择正确答案】。围绕观点,第②、③段中的事例都是按照相同的顺序写的:先写 再写 。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题目中的“裂痕”指代事物的缺憾和不足。
②第③段中“摸爬滚打”是指天眼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们工作十分辛苦、忙乱。
③第④段中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结合短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句子的理解。
五、第五部分:习作表达(30分)
14.(30分)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无数共产党人共商国是,你的心愿是什么?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450字左右:不抄袭、不套他人文章;习作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名和老师名。
我的心愿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1分)
1.(2分)下列四组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澈(chéng) 处心积虑(chù)
B.见微知著(zhuó) 非是藉秋风(jiè)
C.踉跄(qiàng) 新冠病毒(guān)
D.小兵张嘎(gá) 夜静春山空(kōng)
【答案】C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处”为多音字,意为处罚、某种情况等),意为地方。
B.有误。“著”为多音字,意为显明;写文章;著作。读“zhuó”时,穿着(zhuó)。
C.正确。
D.有误。“小兵张嘎”的“噶”读作“gǎ”。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污 心驰神往 无济与事
B.富丽堂皇 婉言谢绝 自愧弗如
C.融和 死的其所 精兵简政
D.司空见惯 追根求原 序齿排班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无济与事”的“与”应改为“于”,比喻解决不了问题。
B.正确。
C.有误,“死的其所”的“的”应改为“得”,有意义。
D.有误,“追根求原”的“原”应改为“源”。
故选:B。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2分)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______的人,都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所______,有所______。
A.创造 发明 发现 建树 B.建树 发现 发明 创造
C.发明 发现 创造 建树 D.建树 创造 发现 发明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解答】创造: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
发明: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发现:第一次看见或知道。
建树:指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结合词义和语境故选建树、发现、创造。
故选:B。
【点评】选字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是一棵饱经风霜的大树,树皮都已经长得开裂了。
B.考试一开始,老师就虎视眈眈地提醒同学们要独立完成试题,不能交头接耳。
C.他明知难以抵赖,表面却从容不迫地吸着烟,看着审讯人员。
D.同桌在课外阅读竞赛中未能进入复赛,小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解答】A.饱经风霜:意为经历过多重艰难困苦。与语境相符。
B.虎视眈眈:形容关注者不放松,不懈怠的关注着被关注的事物。
C.从容不迫:指镇定沉着,形容遇事镇定自若。与语境不相符。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各有长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故选: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2分)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字形竖长,用笔方整,笔力刚劲,出自欧阳询之手的是( )
A. 《玄秘塔碑》 B. 《颜勤礼碑》
C. 《三门记》 D. 《九成宫醴泉铭》
【答案】D
【分析】考查了书法绘画。书法是指毛笔字书写,而绘画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用具象来表现美。书法只有抽象的线条,而绘画既有线条,又有形象和色彩美。
【解答】A.《玄秘塔碑》是唐代柳公权的代表作。
B.《颜勤礼碑》是唐代颜真卿的代表作。
C.《三门记》是元代赵孟頫的代表作。
D.《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欧阳询的代表作。
故选:D。
【点评】学习书法绘画能让同学变得思想活跃、性格稳健。
6.(2分)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朋友,所谓“____”,只有深入交往,然而“____“,时间长了你就能感觉到他的好,和他交流往往能“_____”这样的朋友总是令我们受益良多;还有的人在你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这样的朋友能让我们在正直和善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①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②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答案】B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从“只有深入交往,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朋友”联想到“近水知鱼性;从“时间长了你就能感觉到他的好”联想到“路遥知马力;从“这样的朋友总是令我们受益良多”联想到“听君一席话;从“这样的朋友能让我们在正直和善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联想到“良药苦口利于病。
故选:B。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7.(3分)根据提供的情景,运用恰当的动作、语言描写及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我”当时激动的心情。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当看到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的那一刻 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高声大喊:“祖国万岁。”接着热泪盈眶 。
【答案】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高声大喊:“祖国万岁。”接着热泪盈眶。
【分析】考查情景写话。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
【解答】根据情景用上恰当的动作、语言描写及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接着热泪盈眶。
【点评】情景写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8.(8分)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六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在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上,我们庄严xuān shì 宣誓 ;在课内外,我们màn yóu 漫游 书海,陶醉其中;在田径场上 顽强 拼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duàn liàn 锻炼 自己面对生活yán jùn 严峻 考验的能力…回想起曾经的一幕幕,juàn liàn 眷恋 之情油然而生,曾经sī kōng jiàn guàn 司空见惯 的切将定格成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答案】宣誓 漫游 顽强 锻炼 严峻 眷恋 司空见惯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宣誓 漫游 顽强 锻炼 严峻 眷恋 司空见惯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9.(8分)根据提示补充诗词、名句。
有一种红色,是炎黄子孙“敢把头颅试剑锋”的血性,是华夏儿女“革命何须怕断头”的无畏。在这种红色精神下 留取丹心照汗青 。”舍生取义的爱国丹心;有毛泽东的“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有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在新时代,红色精神谱写出新的篇章。这种精神,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祖宗疆土, 不可以尺寸与人 ”;是白衣天使逆行背影的悲壮:“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是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创新:“苟日新, 日日新 , 又日新 ”。
今日中国,迈入了全新的富强时代,处处欣欣向荣。我们可以去领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美景:去感受“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的喜悦。
【答案】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到长城非好汉 只要主义真 不可以尺寸与人 捐躯赴国难 日日新 又日新 千里莺啼绿映红 稻花香里说丰年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 六盘山》,望断南飞雁,屈指行程二万,红旗漫卷西风,何时缚住苍龙?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出自夏明翰的《就义诗》,只要主义真,还有后来人。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不能让人分毫。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名句,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
“苟日新,日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新了还要更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
故答案为: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可以尺寸与人 日日新 千里莺啼绿映红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二、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5分)
10.(5分) 日月如梭六年同窗终须散,浓浓情意千言万语涌心头。即将告别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放飞梦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1)~(2)
(1)活动一:请用上以下四个词语,将上下联的内容补充完整,送给敬爱的老师。
写春秋 绽桃李 风和 墨浓
上联:日暖 风和绽桃李
下联:笔酣 墨浓写春秋
(2)活动二:临别之际,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同学说,请引用你积累的名言警句或古诗词,作为临别赠言送给你的同学。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即将分离,但地域的距离永远阻隔不了我们心灵的相通。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你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求学之路漫漫,不断学习、进取,你会越来越有智慧。
【答案】(1)风和绽桃李
墨浓写春秋;
(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你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求学之路漫漫,不断学习、进取,你会越来越有智慧。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对联的积累、赠言祝福。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课内外的学习及“日积月累”的诵读完成。
【解答】(1)考查了对联。从“日暖”可知。从“笔酣”可知、书写”有关,下联:笔酣墨浓写春秋。
(2)考查对临别留言的理解。要求引用名言警句或古诗词。通过平时的阅读积累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风和绽桃李
墨浓写春秋;
(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求学之路漫漫、进取。
【点评】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三、第三部分:名著阅读(9分)
11.(9分) 畅游“快乐读书吧”,我们与书香为伴;走进名著世界,完成(1)~(2)题。
(1)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内容,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和作品。
原著节选
① 唐僧 道:“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以此为誓。 ②《 西游记 》
祖母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③ 阿廖沙 ,亲发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④《 童年 》
坏处: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好处: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⑤ 鲁滨逊 如实地记录了生活中所遇到的幸与不幸。如实地记录了生活中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⑥《 鲁滨逊漂流记 》
(2)在阅读《西游记》时,同学们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
反方:我方认为,取经一路,险象环生,唐僧最先害怕躲藏,胆小懦弱:遇有妖魔施计,不辨是非;遇事总是轻信盲从;动辄生气,总是糊涂地对除妖有功的孙悟空用念紧箍咒来施以折磨。从唐僧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伪善怕死、是非不分的人。
正方: 我不同意反方的观点。取经一路,险象环生,作为一个凡人,唐僧没有放弃,而是一往无前,这足以说明他取经的信念坚定;遇到妖魔鬼怪,经常有生命危险,但他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从唐僧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人。
【答案】(1)①唐僧 ②西游记 ③阿廖沙 ④童年 ⑤鲁滨逊 ⑥鲁滨逊漂流记;
(2)我不同意反方的观点。取经一路,险象环生,作为一个凡人,唐僧没有放弃,而是一往无前,这足以说明他取经的信念坚定;遇到妖魔鬼怪,经常有生命危险,但他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从唐僧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人。
【分析】考查经典名著和辩论讨论。辩论,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
【解答】(1)考查经典名著。唐僧,法号“玄奘”,世俗称为“唐僧”。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不远万里前去西天求取真经、猪八戒,经历八十一难,修成正果。
《童年》中外祖母的名字是阿库琳娜 伊凡诺夫娜。库林娜 伊凡诺夫娜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鲜明,她是伟大母亲的象征。
《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丹尼尔笛福,鲁滨逊乘坐的大船意外沉没。为了生存,最后获救。
(2)考查了辩论,注意结合《西游记》中,抓住唐僧的特点来分析,写出正方的看法,不写错字。
故答案为:
(1)①唐僧 ②西游记 ④童年 ⑥鲁滨逊漂流记;
(2)我不同意反方的观点。取经一路,作为一个凡人,而是一往无前;遇到妖魔鬼怪,但他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百折不挠的人。
【点评】辩论可以开阔学生思维,锻炼辩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搜索的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等。
四、第四部分:阅读感悟(25分)
12.(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司马光好学》,完成14~17题。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迨(dài)②四能倍③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迨:等到。③倍:同“背”。
(1)结合学过的文言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①患记问不若人 患: 担心
②温公尝言 尝: 曾经
(2)默读下面的句子,根据句子内容,各用两个四字词语写出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①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迨能倍诵乃止。 勤奋刻苦 专心致志
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水进,儿得活。 机智勇敢 沉着冷静
(3)古时像司马光一样勤奋读书的故事有很多,如:凿壁偷光、 囊萤夜读 、 手不释卷 等。
(4)读了这篇文言文,联系朱熹的“读书三到”,说一说怎样读书效果才好。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们读书时,首先要专注;其次,要认真阅读文章的内容;最后,还要围绕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知识迁移,领会文章的意思。
【答案】(1)①担心 ②曾经;
(2)①勤奋刻苦 专心致志 ②机智勇敢 沉着冷静;
(3)囊萤夜读 手不释卷;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们读书时,首先要专注;其次,要认真阅读文章的内容;最后,还要围绕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知识迁移,领会文章的意思。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做文言文后的习题应该先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文言文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解答】这篇古文的意思是: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才停止,收获大,就能终身不忘,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收获就会非常大!”
(1)考查了字词解释。
①“患记问不若人”的意思是: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患”是担心的意思。
②“温公尝言”的意思是:司马光曾经说过。“尝”是曾经的意思。
(2)考查了四字词语。联系古文上下文可进行解答。
①“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专心致志的品质。
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众皆弃去,水迸、沉着冷静的品质。
(3)考查了对古文内容的理解。根据平时积累可知,如:凿壁偷光、手不释卷等。
(4)考查了对古文内容的理解。联系古文上下文可知,谓“心到,口到”,首先要专注,要认真阅读文章的内容,还要围绕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知识迁移。
故答案为:
(1)①担心 ②曾经;
(2)①勤奋刻苦 专心致志 ②机智勇敢 沉着冷静;
(3)囊萤夜读 手不释卷;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首先要专注,要认真阅读文章的内容,还要围绕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知识迁移。
【点评】语文高年级对文言文的考查频率较高,不管做文言文有关的哪些题型,都需要读者先了解古文的意思,再理解古文的情感,最后根据古文意思和情感做题。
13.(17分)阅读短文,完成(1)~(5)题。
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
①有人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们只有去拥抱“裂痕”,让创新之光照进来
②“裂痕”常常表现为某种缺陷,而这种缺陷恰恰是创新和发展的机遇。相传宋代有一位制瓷艺人,开窑时发现瓷器的釉面竞全裂开了。看着大小不一 、 形状各异的裂纹 , 他突然灵机一动 , 将刚泡好的一杯浓茶水泼到瓷器上 , 裂纹随即变成了茶色线条 。 这些线条如同被击碎了的冰面在瓷器身上形成了看似随意层叠的裂痕 , 故称为 “ 冰裂纹 ”。 冰裂纹原是瓷器烧制中出现的缺陷,但却造就了一种难得的、独特的艺术之美。
③“中国天眼”在研制过程中,曾遇到过一场近乎灾难性的风险——索网的疲劳问题。“中国天眼”的索网要具备高强度的抗拉性和高耐力的使用寿命,研究团队先后从知名企业购买了十余根钢索进行疲劳实验,没有一例能满足“中国天眼”的使用要求,面对这一难题,勇于探索试验。两年间,他们“摸爬滚打”,最终研制出了满足“中国天眼”要求的钢索。可见,面对“裂痕”,勇于创新。
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国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种国策”。中国杂交水稻的发明,使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高铁用了不到10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从高铁技术输入国到输出国再到高铁技术标准制定国的完美转身,从弱到强,从无到有
⑤成功不等于成熟,完成不等于完美,“美好”永无止境。“裂痕”既能映照着缺憾和不足,同时更能孕育希望和机遇。让我们一次次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一次次在新起点上超越自己,前行的道路自会越走越宽广。
(1)在第②段中的“□”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按照短文的表达顺序,根据提示将如图补充完整。
(3)用“/”把短文分成三个部分。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用“√”选择正确答案】。围绕观点,第②、③段中的事例都是按照相同的顺序写的:先写 出现的“裂痕” 再写 创新和发展 。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题目中的“裂痕”指代事物的缺憾和不足。 √
②第③段中“摸爬滚打”是指天眼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们工作十分辛苦、忙乱。 ×
③第④段中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5)结合短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句子的理解。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失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想办法去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就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获得希望和机遇。
【答案】(1)看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他突然灵机一动,将刚泡好的一杯浓茶水泼到瓷器上,裂纹随即变成了茶色线条。这些线条如同被击碎了的冰面在瓷器身上形成了看似随意层叠的裂痕,故称为“冰裂纹”。
(2)宋代一位制瓷艺人发现“冰裂纹”总结全文,得出“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的观点。
(3)①/②③④/⑤总分总 出现的“裂痕”创新和发展;
(4)①√②×③√;
(5)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失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想办法去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就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获得希望和机遇。
【分析】此篇说明文开门见山提出只有拥抱“裂痕”,让创新之光照进来的观点,列举了“南仁东带领团队攻克”“宋代一位制瓷艺人发现‘冰裂纹’”“中国天眼遇到的索网疲劳难题”的事例说明观点,列举了我国在农业交通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突出贡献说明面对“裂痕”,就是要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在新起点上超越自己,前行的道路自会越走越宽广。
【解答】(1)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一般几种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有: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故句子“大小不一”后用顿号,用于意义未完之语尾,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三、四空处均用逗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一个语言格式不论长短,就是一个句子,每个句子都带有一定的语调,句和句之间有较大的停顿,句子的后面要用句末点号。句中“冰裂纹”表示特定称谓,引号后用句号。句中加入的标点后:看着大小不一,他突然灵机一动,裂纹随即变成了茶色线条,故称为“冰裂纹”。
(2)考查段落层次的划分。根据短文的表达顺序。文章第②段,而这种缺陷恰恰是创新和发展的机遇,开窑时发现瓷器的釉面竞.....瓷器烧制中出现的缺陷、独特的艺术之美。文章第⑤段“成功不等于成熟,‘美好’永无.....次次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前行的道路自会越走越宽广,得出“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的观点。
(3)考查文章的结构及详略安排。文章开篇指出“我们只有去拥抱“裂痕”,才能赢得成功和进步。结尾部分,完成不等于完美,一次次在新起点上超越自己。”此段总结全文。中间内容列举了“宋代一位制瓷艺人发现“冰裂纹’”“南仁东带领团队攻克”“中国天眼遇到的索网疲劳难题”。即段落的层次划分为:①/②③④/⑤。围绕观点、③段中的事例都是按照相同的顺序写的:先写出现的“裂痕”,结合文章内容“‘裂痕’常常表现为某种缺陷。相传宋代有一位制瓷艺人,但却造就了一种难得的。”先写了出现了裂痕即“冰裂纹”。第③段“中国天眼在研制过程中,结果全部以失败告终,即出现了裂痕,总工程师南仁东号召大家大胆提出新方案。两年间,经历了近百次失败。”可见,就是要敢闯敢试。即创新与发展。
(4)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①③句说法正确,题目中“他们‘摸爬滚打’,最终研制出了满足“中国天眼’要求的钢索,需要数次的探索,遇到一些挫折,面对这些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无数次的发现,才能获得希望和机遇。故其说法错误。
(5)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赏析。句子“裂痕’既能映照着缺憾和不足。”结合短文或生活实际、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我们需要想办法去解决、有所创新。可依此作答。
故答案为:
(1)看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将刚泡好的一杯浓茶水泼到瓷器上。这些线条如同被击碎了的冰面在瓷器身上形成了看似随意层叠的裂痕。
(2)宋代一位制瓷艺人发现“冰裂纹”总结全文,得出“用创新之光照亮‘裂痕’”的观点。
(3)①/②③④/⑤总分总 出现的“裂痕”创新和发展;
(4)①√②×③√;
(5)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失败,我们需要想办法去解决、有所创新。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五、第五部分:习作表达(30分)
14.(30分)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无数共产党人共商国是,你的心愿是什么?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450字左右:不抄袭、不套他人文章;习作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名和老师名。
我的心愿
【答案】
我的心愿
我的心愿是当一名天文学家。虽然大家都觉得我可以当一名作家,可我对写作没有多大兴趣,我喜欢的是浩瀚的宇宙。
每当我仰望夜空时,总会感叹为什么这儿的夜空这么暗呢?别处的星星就像无数明灯一样,不停地闪烁。于是,我心中萌发了当天文学家的念头。
我从小向往自由,不喜欢被人约束,于是,我喜欢无边的宇宙。我常常想,如果我有一架属于自己的天文望远镜,那就能将我那颗小小的心安放在茫茫星空了。每当我和妈妈分享这个想法,妈妈都说:“你要是真的感兴趣,多少钱我都买给你。但梦想不是纸上谈兵,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
有了当天文学家的心愿之后,一连串的问题随之冒出来:“当天文学家辛苦吗?中国的天文学家并不多,这说明这个职业很难。但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天文学家。”既然是梦想,那就要有规划,就要努力去完成它。努力完成的叫梦想,随便说说的叫空想。我属于前者,我对梦想做出了规划的第一步——向天文望远镜的制造进发!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要求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写自己的心愿。这是一个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习作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想想自己的愿望是什么,确定好写作内容。可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等方面进行构思。注意运用学到的描写及修词手法,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我的心愿
我的心愿是当一名天文学家。虽然大家都觉得我可以当一名作家,我喜欢的是浩瀚的宇宙。
每当我仰望夜空时,总会感叹为什么这儿的夜空这么暗呢,不停地闪烁,我心中萌发了当天文学家的念头。
我从小向往自由,不喜欢被人约束,我喜欢无边的宇宙,如果我有一架属于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每当我和妈妈分享这个想法,多少钱我都买给你,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
有了当天文学家的心愿之后,一连串的问题随之冒出来:“当天文学家辛苦吗,这说明这个职业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天文学家,那就要有规划。努力完成的叫梦想。我属于前者!
【点评】本篇记叙文运用了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写出了自己的心愿——当一名天文学家。感情朴素真挚,全文洋溢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一篇很不错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