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7 11: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一课时 时间:
年级:高一 学科:地理 审核人:地理组
学习目标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重点 结合图文材料,掌握由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学习难点 联系生活感受,理解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重点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举例低压带盛行 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赤道地区全年受 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 气候高压带盛行 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 制,形成炎热干燥的 气候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的风向对气候的影响举例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 ,降水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受 的控制,形成温和湿润的 气候从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沛,降水 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 附近有些地区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 气候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稀少,降水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 ,有些地区一年内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2.案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 控制,盛行 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 控制,温和多雨,形成 气候。 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 环流、 位置、地形、洋流等。 四、气候与自然景观 1.原因: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2.案例 (1)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形成荒漠景观;与之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形成 景观。 (2)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 气候,使得食草动物为寻找食物不断进行着季节迁移。 【组内合作】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 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 气候南北纬 30°~40° 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 原气候南北纬 10°~20°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反馈达标】 1.图中阴影区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高山气候 2.与图示气候形成密切相关的大气环流是 (  ) A.西南季风 B.盛行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3.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图示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教学后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