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复习提纲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自然环境是哪些要素组成?
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及地貌
2.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较大,昼夜温差较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
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膺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欧洲北部高地上湖泊多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多分布在阳坡,冷杉多分布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与生物 水文→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
生物→水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自然环境要素物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基础
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三大物质循环对比如下。
4.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1.特点
(1)变化性
(2)统一性:自然环境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2.意义: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地壳运动、火灾、地震、洪水、生物侵入、冰期等
1.连锁变化: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2.快速变化: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
3.人类干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通过自然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不但干扰的后果常常被放大了,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黄土高原自然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
提示:
→
课后解析:
1、80页思考
(1)图中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大气、水、 土壤、生物、岩石和地貌。
(2)部分土壤水通过根系被植物体吸收,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部分土壤水通过蒸发作用直接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植物叶表和地面,被植物体吸收或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水。被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再次进入大气。进入土壤的水分则继续重复上述转换过程。
2、81页案例总结
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
(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
(3)改造岩石圈,促进土壤的形成。
(4)改变地球面貌,形成自然环境。
3、82页活动题
(1)可可西里因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气候高寒,植被稀少。
(2)因可可西里地区气候高寒、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动物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3)符合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原理。
4、85页活动题
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