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基础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基础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7 19:0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人教版地理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基础训练
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人类从诞生至今几百万年来,对地球的好奇和探索从没有停止过。上世纪俄罗斯地球望远镜计划(又称地心计划),并真正的钻出了地球上最深的孔—科拉超深钻孔,深达12262米。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若俄罗斯的地球地心计划成功,从地球表面到地心的长度最可能是( )
A.6371千米 B.4万千米 C.12756千米 D.5.1亿千米
2.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中的“地”准确的说位于( )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上 D.南、北回归线上
读图完成下面3-4题
3.某环球旅行家从B出发,径直往南走(不考虑任何环境影响因素),他最终( )
A.回到原出发点 B.到达赤道 C.到达南极点 D.很难确定
4.A、B、C三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大小关系为( )
A.A>B>C B.C>B>A C.A=B=C D.A=C>B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如图1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示意图,如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5-7题。
5.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大约是( )
A.(40°N,100°W) B.(40°S,100°E)
C.(40°N,100°E) D.(40°S,100°W)
6.关于海南文昌发射基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
C.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 D.位于低纬度地区
7.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时,地球运行在图2中哪个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年3月21日,小明到颐和园踏青赏景。图1为他手绘的颐和园游览图,图2为他的摄影作品。读图,完成下面8-9题。
8.根据图2,判断小明拍摄的地点最可能在图1中的( )
A.西堤 B.东堤 C.长廊 D.谐趣园
9.看了小明的手绘游览图和摄影作品,小高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佛香阁,他应该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 )
A.南如意门 B.新建宫门 C.北宫门 D.东宫门
等高线地形图是认识地表高低起伏的地理工具。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10-11题。
10.图中( )
A.①地海拔为300米 B.②地地处山谷
C.在③地可东眺大海 D.④地坡度最大
11.沿MN绘制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是( )
A. B.
C. D.
“鏖战独树镇”是长征著名战斗之一,其旧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流经此地,一片丹心见证了一江“丹水”北上。下图为河南省境内长征行进方向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题。
12.独树镇战斗中,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胜利挺进伏牛山区。在这里,红军要战胜的困难是( )
A.悬崖陡峭,攀爬不便 B.河网纵横,行军缓慢
C.山地夹峙,易受阻击 D.雪山林立,湿滑难行
1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较多 B.工程量小 C.线路较短 D.水质优良
二、解答题(共3题)
14.读图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点的经纬网坐标:
A:
B:
(2)AB两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 ,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都填字母)
15.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4幅图表示上图a位置的是 ,此时正值北半球 (节气)。

(2)右图中E点位于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此时该点的昼夜状况是 ,即将送走 (黎明/黄昏)。
(3)元旦佳节(1月1日)时,汝州市早上的日出时间应 (早/晚)于6点,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左上图中的 阶段。
(4)元旦过后的连续三天,家住汝州市的小明发现( )
A.有太阳直射现象 B.出现昼夜平分现象
C.洗耳河畔柳树发芽 D.正午影长逐日变短
16.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山区的居民在房前、屋后及屋顶晾晒收获的农产品。
材料二:如图为某村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和“晒秋”景观照片。

(1)“晒秋”观景栈道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该栈道的实际长度为 米。如果人们从观景栈道的a处出发,沿着栈道向 方向走,则可以到达b处。
(2)乙和丙是两条乡村小道,两条道路中坡度较缓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人们在观赏“晒秋”的过程中,看到了“此处有陡崖,途经须小心”的标志,此标志有可能设立在 (填“甲”或“丁”)处。
(4)该区域“晒秋”景观错落有致,主要是受到( )的影响。(单项选择)
A.气候 B.资源 C.地形 D.土壤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1.A 2.C 3.C 4.A 5.C 6.C 7.B 8.A 9.C
10.B 11.A 12.C 13.B
14.(1) 70°E 20°N 70°W 40°S
(2) A B A B A B
15.(1) A 夏至
(2) 昼夜等长 黎明
(3) 晚 ①
(4)D
16.(1) 900 东北
(2) 丙 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3)甲
(4)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