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2-22 22: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2012.孝感市)有些燃料的燃烧在产生能量的同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下列燃料中,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2.(2012.江西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3.下列图示中的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4.(2012.广州市)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5.(2012.上海市)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2012 苏州)2012年5月27日我国“海洋六号”科考船启航深人南海北部区域“精确调查”可燃冰资源.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冰态物.其化学式为(   )
  A.CO2   B.H2O   C.CH4  D.CH4.ⅹH2O
7.(2012.兰州市)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8.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 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CO与CO2 B.CH4与O2 C.O2与N2 D.CO与CH4
9.(2012.重庆市) 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办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CO2 分子间有间隔 B. CO2 气体较易液化
C. CO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大气中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10.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A.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生产尿素、化肥 D.灭火器灭火
11. 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中,试纸变为红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3.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 )
14.(2012.怀化市)第16界世界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C.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
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15.(2012 湖州)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硅是氧化物 B. “干水”是纯净物
C. “干水”就是“干冰” D. “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
16.图书馆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 应使用的灭火器是
A.泡沫灭火器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以上三种灭火器均可
17.能证明木炭、金刚石、石墨都含有碳元素的方法是( )
A.分别置于氧气中燃烧,都能得到一种产物CO2 B.观察它们的颜色来判断
C.测定三种物质的密度来判断 D.测定它们的硬度来判断
18.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19.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0.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称为燃料电池,它是把H2、CO、CH4等可燃气体与空气不断输入一种特殊的装置,使之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因而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作燃料的原因是( )
A.它们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它们燃烧的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C.它们都可以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D.它们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成本低廉
二、填空与简答题
21.某校初三学生去野外野炊
(1)野炊活动中 ,东东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将木柴架空后,在空气中燃烧更充分,更旺原因是
(2)活动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有 (写一点)
22.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 能转化成了 能;太空飞船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的装置(填能量形式转化)。
23.(2012.怀化市)南海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加工可得到石油液化气,假设某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C4H10,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家欲将石油液气灶改为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灶具,他应将空气管口
减小(填“增大”或“减小”);CH4属于 有机(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4.(2012.宿迁市)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毒副作用大的有 、尼古丁和焦油,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 ;随手丢弃的烟头还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
(选填字母)
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
25、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是 。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使用燃气(提示: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H2、CH4、CO;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C4H10等)的情况,你家中安装报警器的位置应该是 (填 “上面”、“下面”)原因是 。
26.(2012.北京市)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②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27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沸点范围不同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是 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
(2)西气东输将改变居民的气体燃料结构,下表是几种气体燃料的价格和热值:
燃烧物 煤气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
价格 1.4元/千克 6.0元/千克 1.8元/千克
热值 1.56×104KJ/千克 4.5×104KJ/千克 3.9×104KJ/千克
综合考虑,你将选择哪种燃料 ,理由是
28.(1)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溶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29.(2012.南京市)(9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 和 :
②选择合适的 ;
⑧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30.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31、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u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___和_______
③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_
⑵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
32.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 http: / / www. )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交流讨论】
(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钾遇水生成H2和KOH,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3.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表示))
浓度级别 标准(mg/ m3)
一级 浓度≤0.15
二级 0.15<浓度≤0.5
三级 0.5<浓度≤0.7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将2m3空气通入一定量含碘(I2)2.54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 I2+2H2O=H2SO4+2HI,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34、将150mL稀盐酸(密度为 )加入到盛有53g含少量杂质的石灰石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及生成物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96g。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六单元A卷
一、选择题
1、D 2、C 3、 C 解析: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
4、B 解析: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增大氧气的浓度会使燃烧更旺,因此不正确
5、D 6、 D 7、B
8、 B 解析: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9、C 解析:空气中本身就含有CO2 ,正常的雨水也会溶解CO2 ,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 NO2等气体
10、D 解析:灭火器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和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11、A
12、A 解析: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中,试纸变为不变色
C.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仅仅是二氧化碳,所以不能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3、D 14、B
15、D 解析:A. 硅是单质 B. “干水”是混合物C. “干水” 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是混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D.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因此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
16、B 17、A 18、 D 19、B 20、C
二、填空与简答题
21. (1)氧气充足 木柴与氧气(或空气)有更大的接触面(2)用水浇灭
22.电 化学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3.2C4H10+13O2 点燃8CO2+10H2O 减小 有机物
24. 一氧化碳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5.煤气(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上面、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26、(1)天然气 C+H2O=CO+H2
(2)①置换反应  ②1:1
(3)①14:3   ②4NH3+3O26H2O+2N2
27.(1)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
(2)天然气 、热值高且价格相对较低
28.(1)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有气泡产生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 + CO2 = CaCO3↓ + H2O 。
(2)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红 色,化学方程式为: CO2 + H2O = H2CO3 。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变为 紫 色,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29、(1)试管 集气瓶 (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B C
(3) 2KClO3 2KCl + 3O2↑ (4) ①药品和反应条件 ②收集装置
30、(1)长颈漏斗 CaCO3+2HCl=CaCl2+CO2↑+H2O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2) 灭火 (3)c端
31.⑴①CO2+Ca(OH)2=CaCO3↓+H2O ②C CO ③Na2CO3
⑵①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②水 ③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Na2O;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2O。
32.【交流讨论】 (1) 减少污染(环保),擦干 (2) 氧气(空气)
【综合应用】放热,2K + 2H2O===2KOH+ H2↑
四、计算题
33、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碘的质量2.54mg,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64mg,再除以二得0.32mg/m3,因此为二级
34、 解:(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
  (2)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
  
  100 111 44
   22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生成CO2的质量为22g;
  (2)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94.3%;
  (3)生成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