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6.1聚落与环境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概念和聚落的两种类型及其差异。2.认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差异。3.初步学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不同聚落的景观图片,结合学生自己对乡村和城市的了解,明确乡村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2.收集家乡聚落景观的图片,分析家乡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聚落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自然规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2.通过欣赏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不同的聚落景观,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二、目标导航
㈠预习热身
1.概念和分类: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就是 ;一般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
2.聚落和 的关系非常密切:
老师点拨:
仔细阅读教材哦,相信上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
思考感悟:
三、活动与探究一
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
内容: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
方式:图文结合逐步完成学习目标。
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
1.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⑴聚落是( )的总称。
⑵一般可将聚落分为( )和( )两种类型。
2.阅读第二自然段,比较乡村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差异以及城市对周围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
⑴乡村人口( ),主要从事( )生产活动。
⑵城市人口( ),主要从事( )等非农业活动。
⑶城市往往是周围地区的( )、( )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仔细观察图6.1“乡村和城市景观”,结合自己对乡村的了解,讨论比较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启发:从房屋的密集程度,建筑的高度、密度,道路的修筑情况,人口的数量,商店、学校、医院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进行对比。
㈢评价与交流(启示)
活动与探究二
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
内容:房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方式:分析图6.5,找出二者的关系。
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
1.讨论分析房屋的建筑材料、房顶坡度、墙壁厚度、窗户大小和形态等方面与自然资源和气候的关系。
2.根据讨论结果,完成课本80页的“积极参与”。
3.补充:
⑴我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⑵我国新疆地区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
⑶我国东北地区国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
⑷我国福建客家人因聚族而居,创造出大土楼的特色建筑。
⑸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牧民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了房屋叫“蒙古包”,是用厚实的毛毡和毛皮制成的帐篷,易于拆卸和移动。冬季加罩两三层毛毡防寒,夏季搭帆布或柳条祛热。
㈢评价与交流(启示)
四、巩固提高
㈠达标自测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各种形式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B.欧洲是世界上没有乡村,只有城市的地方
C.原始的氏族形式的居住地被称为聚落
D.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算聚落
4. 人口少,居民主要从事 业;
人口较多,居民主要从事 业和 业等非农业活动。
5.聚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1).聚落大多分布在 、 、 、 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2).聚落的形态受 、 等因素影响:有的呈 状,有的呈 状分布。
(3). 也影响房屋的建筑材料、结构和形态。
6.西双版纳“傣家竹楼”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炎热干燥的气候 B.炎热湿润的气候
C.冬寒夏温的气候 D.山高谷深的地貌
7.墙厚、窗小的房屋主要分布在: ( )
A.寒冷地区 B.温和湿润的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炎热多雨的热带
㈡巩固提高
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B.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没有关系
C.聚落的形成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无关
D. 聚落的建筑材料各地一样
2.下列乡村聚落类型与人们所从事的农业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
A.农村——放牧 B.牧村——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3.有关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4.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的工作是:( )
A.耕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服务业
C.渔业和林业 D.副业和建筑业
5.下列城市中,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兴起的是:( )
A.上海 B.大庆
C.深圳 D.北京
6. 读“汾河谷地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里?
为什么那里城市较多?
(2)说一说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7.读下图,回答问题。
(1)查阅资料,说说这几种聚落建筑各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2)你家乡的传统民居有什么特色,它与当地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㈢我的疑惑
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
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
㈣课外阅读
山西民居的文化底蕴
山西商人曾是最善理财并最富有的人。如今,昔日的富商消失了,他们的豪宅却留了下来。这些大宅除了建筑精美、华丽舒适之外,突出特点就是高墙深院,讲究防御性,如同一座座坚固的城堡,诉说着当年晋商发达昌盛的历史。
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华丽的民居要数汾河一带的民居了,而汾河流域的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又数祁县和平遥。
祁县在山西太原南面,位于晋中。祁县城中竟有40多个多进豪华院落留存,而这里民居之所以品质高,是因为从明朝起,许多祁县人便外出经商,致富返乡后,便在自己的故里纷纷大兴土木,营造住宅。
祁县城里的民居完全具备山西民居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外墙高,从宅院外面看,砖砌的不开窗户的实墙有4、5层楼那么高,有很强的防御性。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无论厢房还是正房、楼房还是平房,双坡顶不多。由于都是采用单坡顶,外墙又高大,雨水都向院子里流,也就是"肥水不外流"。三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
现在,祁县最有名的要数乔家大院了。
它位于祁县的乔家堡村。乔家大院并非想象中的那种普通的院子,它实际上是一座城堡。
乔家大院的大门像一个城门,门上悬挂着的灯笼还是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时留下的。乔家大院其实是在一个方形的城堡内,中间有一条巷道,巷道的一头是大门,对准大门的另一头是祠堂。巷道的左右各有3个大门,共有6个院落,每个院落中又是两三进的小院,院子左右两侧还有侧院,房屋共计313间,这样一个复杂的平面,组成了一个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
与乔家大院对应的渠家大院,位于祁县县城东大街路北,是清末民初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晋商翘楚渠源浈的宅院。大院占地5217平方米,内分8个大院,中套19个四合式院落,共有房屋240间。大院外观为城堡式,墙头有垛口式女墙。宽敞高大的阶进式大门洞,上面高耸着一座玲珑精致的眺阁,显得巍峨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