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下册10.7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下册10.7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7 18: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第七节巴西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巴西”一节可以承载以下5条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读图了解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明确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了解热带雨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说明热带雨林的现状以及保护措施。
认识巴西复杂的种族成分及其成因,通过读图和分析知道巴西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文化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从自然、经济、人口、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分析,说明巴西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说出巴西的位置,并评价地理位置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通过思考、讨论、辩论以及教师的补充来全面认识森林的作用,客观地了解森林所面临的危机,得出如何利用和保护森林的正确观点。
通过文字和图片认识到巴西复杂的种族成分及其形成原因,并通过典型图片和教师的补充资料来了解巴西的文化特点。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图像资料,归纳出巴西人口、城市、资源和工业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茂密的热带雨林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在认识复杂的种族成分的同时,培养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素质。
在学习巴西经济发展历程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建立和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学习巴西地理知识的同时,寻找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加强建设祖国和热爱祖国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教学重点:
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工农业特点及种族构成。
教学难点:
结合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分析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策略
基本理念: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打造合格的社会公民。
教材简析:巴西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国家,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国家地理的基础和经验,本节课重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主要运用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在课程资源方面,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在能力培养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任务:
1.课前预习。积极预习课本,查阅巴西的相关视频资料、文本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从感性方面熟悉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学习竞赛,进行合作学习和小组展示,与其他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教师任务:
1.组织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
2.引领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进行知识整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的视频文件、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课外搜集巴西的相关资料;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热播的动画片里约大冒险的故事情节导入(让学生介绍故事情节),播放视频跟着布鲁一起去里约大冒险。
学习新课:
巴西在哪里?
让学生读图:说出巴西地理位置。(大洲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学生完成任务:
(1)读图,分别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半球位置三方面进行梳理,通过指图、讨论进行分析、总结。
(2)指图总结:巴西的位置特点:巴西地处低纬度,位于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在西半球。
教师引导:布鲁为什么去巴西?
巴西的自然环境
活动:巴西的地形与河流特点
教师布置任务:读巴西的地形、河流图,分析巴西的地形、河流有什么特点?
学生完成任务:
1.读图找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区?巴西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2.找出巴西的主要河流?结合课本分析巴西河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情况,运用课件展示相关答案。
【设计意图】读图分析地形、河流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地形区和河流自述的形式展开教学,形式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巴西的气候
教师:呈现巴西气候图,布置任务:
找出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结合气候特征图分析巴西的气候特点。
学生:按照要求找出巴西的主要类型,描述气候分布和气候特点。
总结巴西的气候特点:终年高温、降水较多,气候以湿热为主。
教师:点击课件呈现相关答案,气候展示形式为地形区自述的方式。
合作探究:亚马孙河为什么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
学生分析总结:(预设探究结果)
亚马孙河所处地区地势低平,北、中、南地势高,便于水的汇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
教师:综合地形、气候和河流三方面内容,总结一下巴西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回答: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总体降水较多,以湿热为主;河流较多,水能丰富
教师: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1.热带雨林有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思考:这些环境效益中,哪些能对全球产生影响,哪些主要影响当地?
2.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了解热带雨林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想一想:如何解决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预设回答:开发热带雨林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应该适当开发热带雨林,注意加强保护热带雨林,做到可持续发展。
例如:砍伐后及时补种,分片开发,有计划开发……
【设计意图】学习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内容,要充分地读图、讨论、分析、归纳,进行知识整合;运用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热带雨林开发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巴西人口与城市
活动:巴西人种构成
教师:布置任务:阅读课本,说明巴西的社会文化特点。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归纳巴西人种构成的特点。
2.巴西混血种人数量最多,这是怎么形成的?(课件有图)
阅读课本的内容,分析原因并结合卞卡一家成员构成图、巴西足球队员图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预设学生回答:欧洲殖民者进入巴西,贩卖黑奴到巴西,居民通婚,出现混血种人。
活动:巴西的多元文化
教师布设任务:分析巴西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影响。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巴西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2.讨论: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
教师:结合课件,利用狂欢节、桑巴舞的图片以及巴西足球的视频资料,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师总结: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巴西融合,导致了巴西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促进了巴西的社会发展。尤其是狂欢节、桑巴舞和足球,它们是巴西的文化名片,是巴西的象征。
教师:呈现图片资料,并提出问题: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亚马孙河流域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巴西的首都在哪里?找出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回答:
1.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地形平坦、气候湿润、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等。
2.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原因是:亚马孙河流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交通不便等。
3.学生指图回答。
教师总结:人口分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位置、地形和气候;人文因素主要是交通、开发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分析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学会对地理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这就是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巴西的经济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探究巴西经济发展
活动:分析20世纪以前巴西的经济概况
步骤1: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20世纪前,巴西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主导产业有哪些?
2.巴西主要有哪些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哪里?
3.巴西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1:指图说明巴西20世纪前经济发展的过程。
预设学生答案:经历了五个阶段:木材采伐、种甘蔗发展制糖业、采金热、咖啡种植、种植天然橡胶。
学生欣赏图片:巴西的主要作物。
学生2:指图说出巴西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预设学生回答:咖啡、可可、天然橡胶、香蕉、大豆、剑麻、甘蔗等。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
学生3:指图说明巴西的主要矿产及其分布。
预设学生回答:主要有铁矿、金矿、石油、锰矿等,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教师强调: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量好,除本国使用外,还大量出口,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基地就大量进口巴西的铁矿。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步骤2:教师组织讨论:巴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总结: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气候、地形关系密切。
学生:归纳巴西20世纪前经济发展的特点。
预设学生回答:20世纪前,巴西经济长期依赖农矿初级产品生产,经济结构单一。
教师承转过渡:初级农产品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金。下面我们再看看巴西20世纪后的经济发展情况。
活动二:感受20世纪后巴西经济发展
步骤1:农业生产高奏凯歌
教师:出示图片资料
学生完成任务:
1.巴西产量占世界首位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
2.巴西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有哪些?
(答案见课件展示)
步骤2:工业发展突飞猛进
教师:布置任务:二战后,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
学生完成任务:(读图、指图、讨论、展示)
1.巴西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
2.在9.24图中找出:铁、煤、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
3.在9.24图中任找三个城市,完成下表:
主要城市 主要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教师任务:
1.呈现课件
2.补充资料:巴西水能开发以及酒精汽车的相关资料。
3.总结提升:
(1)工业分布要考虑矿产资源、交通条件等因素。
(2)巴西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设计意图】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思考地理问题,加深学生对巴西经济发展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承转过渡: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教师展示课件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材内容图文并茂,一共涉及三方面的知识,都是重点内容,其中难点内容是巴西工农业分布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对自然环境进行分析时,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巴西以混血种人为主的地域文化的认识,采用读图表、看图片、赏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解析,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巴西文化的形成过程。对于工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采用读图分析法、对比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对于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这部分内容,采用角色扮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知识方面,学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在价值观方面,学生基本树立了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特点:重视学生阅读地图能力和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整个学习过程基本都是以学生的表现、表达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不足:最好将学习任务再进行细致布局,可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收获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