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同步备课课件:必修一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同步备课课件:必修一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3 18:5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课标要求】(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废丞相 读史料:自秦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明太祖时,为宰相,在位期间,擅自决定官员的升降,而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的,一律不予上呈。 胡惟庸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谋反”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2)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 2、措施: ①.1380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②.裁撤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 2、措施3、影响:①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最不幸的人” 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 2、措施3、影响:①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①明太祖②明成祖③明宣宗二、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皇帝废宰相后,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2、形成及发展过程: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内阁创立的标志】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太监“批红”权。④明神宗内阁首辅权威显赫,“虽无相名,实有相权”。二、内阁的创设票拟,大臣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批红:本来是皇帝职权,后由宦官掌握,导致宦官专权。 批红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OX(时期)侍从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内阁制确立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内阁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会不会威胁皇权呢,内阁首辅是不是宰相呢?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授予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二、内阁的创设结论: 内阁首辅≠宰相
内阁制≠宰相制二、内阁的创设1、设立原因2、形成过程 3、内阁制与宰相制比较:相同点: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行政机构内侍机构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有一定制约无制约,强化君主专制制度赋予
地位巩固皇帝个人信任
地位不稳皇帝及众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个人意愿决定宰相制VS内阁制1、清初中枢机构的演变(1)入关前三、军机处的设立(3)康熙时(4)雍正时 (2)入关后 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设内阁设南书房 (三足鼎立) 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三、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中枢机构的演变2、军机处①目的:处理西北军务(直接目的)。③职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④特点:简、密、速⑤影响:加强皇权(根本目的)②人员组成:皇帝亲信、临时性合作探讨:请从军机处设置的动机、人员组成、职责以及结果来思考,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使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最终达到了顶峰?1、从设置动机来看,是为了改变君权被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的局面,加强君权;
2、从人员组成来看,成员皆为皇帝亲信,听命于皇帝;
3、从职责来看,完全秉承皇帝的意旨;
4、从设立结果来看,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和南书房的三个机构的权力,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明明成祖确立 制度 设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废除 制度 制度的创立明宣宗后内阁有 权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雍正时设立清初 限制了皇权康熙时 、内阁、 三足鼎立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宰相内阁明太祖内阁票拟南书房军机处君主专制强化【小故事大道理】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走向绝境—— 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树枝下丝带吊环里[1644年] ,另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断头台的铡刀下[1649年] ,而两人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就是在这个年代以后,东西方的崛起与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明朝崇祯帝英国查理一世世界天平怎样失衡了? 结论:绝对君主专制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1)西方(2)中国东西方拉开差距思考:明清绝对君主专制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何种积极影响?四、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明朝明成祖蒙古接受明朝封号设置奴儿干都司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修通了西藏到四川的驿道清朝顺治:赐“达赖喇嘛”封号康熙:赐“班禅额尔德尼”封号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乾隆设置伊犁将军清朝前期的疆域与民族西 藏北方东北新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消极影响积极影响课堂
讨论明清绝对君主专制的影响①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建设和生产活动;
②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①容易导致暴政和独裁;
②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 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2.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  
B.明代地方设三司,高度集权于中央
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
3.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巩固练习4.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巩固练习5.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巩固练习单元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发展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中央收政、财、军权节度使郡国并行;推恩令郡县制中央集权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趋势(特点)南书房;军机处清废宰相,设内阁明中书省元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宋三省六部制唐内、外朝制(任用身边人)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秦君主专制朝代建 立演变发展强 化顶 峰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情景假设:君主专制过分强化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自主探究消极作用: 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哪些积极作用?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一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主探究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哪些积极作用?积极作用:
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