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07 18: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一、单选题(共14题;共30分)
1.人们进行极地考察最终的目的是( )
A. 自然探险 B. 观光旅游 C. 本国经济的发展 D.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 5~9月 B. 11月~次年3月 C. 6~9月 D. 10~12月
3.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深圳盐田港启航,踏上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的征程.“雪龙”号将执行“一船两站”(中山站、昆仑站)考察任务,计划航行近19481海里,历时142天.结合南极地区图
关于我国科学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考察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 长城站是考察站中纬度最低的站
C. 建考察站的目的是为了观光旅游 D.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
4.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 伏季休渔 B. 草原开垦耕地 C. 草原过度放牧 D. 占用耕地建坟
5.南极洲有世界“寒极” 之称,其酷寒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跨经度最广 ②地处高纬度 ③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 ④受海洋影响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6.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跨纬度最广 B. 自然资源缺乏 C. 暖季在6﹣9月 D. 酷寒、干燥、烈风
7.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都非常寒冷,多烈风 B. 至今都没有常住人口
C. 多冰雪,降水丰富 D. 丰富的矿产资源都得到大力开发
8.关于两极地区共有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B. 两极地区都是冰天雪地
C. 两极地区都有人定居 D. 两极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9.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一个考察站是( )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东方站 D. 阿蒙森—斯科特站
10.读两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南极中心是海洋,北极中心是陆地 B. 南极地区资源丰富,北极地区资源贫乏
C. 南极地区酷寒,北极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 D. 南极地区降水多,北极地区降水少
(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B. 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被称为“风库”
C. 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 D. 目前,南极的矿产资源已经开采殆尽
11.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的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气候变暖 B. 人类活动 C. 植被迁徙 D. 大陆漂移
12.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纽人特别耐寒 B. 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C. 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 D. 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意
13.关于南极洲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洲气候的突出特点
B. 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量很少
C. 每年的4月到10月,是南极洲的暖季
D. 南极洲有“寒极”之称,其中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
14.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
A. 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 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 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 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二、填空题(共3题;共7分)
15.南极洲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南极特有的鸟类。
16.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号称“冰雪霸王”;而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
17.中国第一个考察站是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3题;共22分)
18.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是________洲,C是________洋,D是________洋.
(2)图中字母G、H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________站,H是________站.
19.读“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洲分别是:C________ , H________ , D________。
(2)大洋:F________ , ________。海峡:B________。
20.读下面材料与“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南极昆仑站”胜利建成,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其中________是昆仑站。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多狂风、降水稀少。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
(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________季。
(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________,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6)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
A. 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 水力资源丰富 C. 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 淡水资源丰富
(7)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 )
A. 气候变暖 B. 人类活动 C. 大陆漂移 D. 植被迁徙
(8)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三个考察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 三个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
C. 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D.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极地地区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被称为“自然实验室”,极地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周围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未经人类雕琢的自然环境,这一切使极地地区成为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宝地。此外,极地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还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领域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人们去极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持续发展
2.【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1月﹣次年3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故选:B.
【点评】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即12月﹣次年2月在北半球是冬季,而在南半球则是夏季.
3.【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的三个考察站中,长城站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昆仑站是三个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一个,长城站是考察站中纬度最低的站,建设昆仑站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南极地区的资源、环境等,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我国在南极的三个考察站中,长城站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昆仑站是三个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一个,建设昆仑站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南极地区的资源、环境等,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
4.【答案】A
【解析】【分析】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BCD都是不符合题意的;故选:A。
【点评】环境与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5.【答案】D
【解析】【分析】南极洲有世界“寒极”之称,其酷寒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接受的太阳热量少,南极洲的海拔高,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白色对太阳的反射强烈,使南极洲接受的太阳光热更少,故选D.
6.【答案】D
【解析】【分析】解: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A错误;南极洲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故B错误;南极洲的暖季是11月至次年的3月,故C错误;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南极洲的特点,牢记即可。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7.【答案】A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多狂风,降水稀少,故A正确,C错误;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故B错误;为保护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两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没有开发,故D错误.故选:A.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8.【答案】C
【解析】【分析】解: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故选:C.
【点评】北极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9.【答案】A
【解析】【分析】1985年,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10.【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两极地区资源都非常丰富,两极地区气候都是严寒,降水少,北极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从图中可知,南极地区是大陆,北极地区是海洋。(2)南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大部分以冰雪方式存在,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气候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被称为“风库”;南极地区是企鹅的故乡,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基本未开采,深深埋藏在冰雪之下。
11.【答案】D
【解析】【分析】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的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南极洲这块陆地以前曾经是在气候较温暖的地区,后来发生了大陆飘移运动,使这里能找到煤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极地地区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12.【答案】B
【解析】【分析】聚落的位置和形态以及建筑特色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就地取材用冰块建造了冰屋居住,保温功能很好,由此可见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故选B.
13.【答案】C
【解析】【分析】解:南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形成白色沙漠地带,南极洲由于巨厚的冰层覆盖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而在季节方向,南北半球季节相反,4﹣10月是南极洲的寒季,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在南极圈内,四周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形成白色沙漠地带;南极洲由于巨厚的冰层覆盖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14.【答案】C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12月为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为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极昼期,是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二、填空题
15.【答案】酷寒;;烈风;干燥;企鹅
【解析】【分析】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洲有“世界寒极”“风暴王国”“白色沙漠”之称。企鹅是南极特有的鸟类。
故答案为:酷寒;烈风;干燥;企鹅。
【点评】南极洲地处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太阳高度低,太阳辐射量小;平均海拔高,导致气温低;冰层厚,强烈反射太阳光。这使得南极洲非常的寒冷。
16.【答案】北极熊;企鹅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地处高纬,气候严寒,都是冰雪世界。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号称“冰雪霸王”;而南极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故答案为:北极熊;企鹅。
【点评】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牢记即可。
17.【答案】 长城站 
【解析】【分析】1985年,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2004年,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长城站.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三、综合题
18.【答案】(1)南美;太平;印度
(2)长城;中山
【解析】【分析】解:(1)南极地区隔德雷克海峡与A南美洲相望,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C太平洋、大西洋和D印度洋的一部分.(2)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G长城站(62°13′S,58°58′W).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H中山站( 69°25′S,76°10′E)
故答案为:(1)南美;太平;印度;(2)长城;中山.
【点评】南极洲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
19.【答案】(1)亚洲;欧洲;北美洲
(2)大西洋;太平洋;白令海峡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极地区周围的大洲和大洋,掌握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由图可知,图中表示的地区是北极地区。由图中大洲的位置和轮廓可知,图中C是亚洲,H是欧洲,D是北美洲(2)由图可知,图中表示的地区是北极地区。由图中大洋的位置可知,图中E是太平洋,F是大西洋,B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20.【答案】(1)③
(2)酷寒
(3)企鹅
(4)冬季
(5)南美洲
(6)D
(7)C
(8)A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材料与“南极地区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⑴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其中③是昆仑站。
⑵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⑶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⑷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冬季。
⑸读图可知,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南美洲,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⑹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拥有大量的永久冰层,大量淡水资源以固态冰层的形式被封存在南北两极,所以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淡水资源丰富,故答案选D。
⑺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不符合暖湿的特征,也没有森林。南极地区出现煤炭说明南极曾经处于温带地区,有大量森林,后来由于大陆漂移,南极大陆才运动到现在的位置上,气温转冷,地表被冰雪覆盖,故答案选C。
⑻读图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选A。
故答案为:(1)③;(2)酷寒;(3)企鹅;(4)冬;(5)南美洲;(6)D;(7)C;(8)A。
【点评】我国在南极和北极地区都设立了科学考察站,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多以冰川形式存在。本题考查南北极地区的资源和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