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十三课 “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一国两制”的构想1.提出的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香港、澳门仍分别处在英国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台湾与大陆仍处在互相隔绝的 。
(2)实现祖国的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 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敌对状态海外侨胞2.提出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
》,宣布对台湾采用“和平统一”的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初,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容:中国的主体必须是 ,但允许国内某些地区实行资本主义,比如香港、台湾。
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祖国
(1)条件:“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解决香港和 问题开辟了途径。
(2)历程
①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如期就香港回归举行了交接仪式,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澳门2.澳门回归祖国
(1)历程
①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
③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也如期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
(2)意义:澳门的回归,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
的占领。联合声明基本法外国列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两岸关系缓和: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1987年,台湾和祖国大陆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的往来与交流掀开了第一页。
2.“九二共识”
(1)1990年,台湾方面成立 。次年,祖国大陆也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1992年10月,这两个民间团体经过商议,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原则
”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3.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 ”访问大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连战,双方重申坚持“ ”,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2)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交流基金会一个中国和平之旅九二共识“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台问题?
【精讲】 (1)它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我国实际。
(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
(3)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2.香港能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何在?
【精讲】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这是香港回归的前提条件。
(2)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这是回归成功的关键因素。
(3)中英两国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提供了法律依据。
(4)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是香港得以回归的群众基础。(2009年高考上海卷)“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解析】 从警察身份的变化:皇家警察到香港警察,可以看出香港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答案】 D1.在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给该评论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 香港回归的十年,真正实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促进了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实际上也就是考查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的历史作用,香港的繁荣用实践向世人表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开创性。B项符合题干所给信息要求。
【答案】 B2.阅读下列材料: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请回答:你从上述材料中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答案】 (1)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2)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3)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等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当今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精讲】 (1)大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方针。
(2)两岸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
(3)两岸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
(4)国民党的务实政策。
(5)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等。2.怎样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精讲】 (1)重要性
①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②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③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紧迫性
①目前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颠覆活动还存在,破坏祖国统一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也存在。
②特别是“两国论”“一中一台”“公投事件”等严重分裂活动,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导致两岸关系紧张,违背民心,违背了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也是对中国主权的分裂。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祖国 D.澳门回归祖国
【解析】 新中国成立时,英国依然占领香港,葡萄牙依然占领澳门;西藏和平解放属于中国内政,不具有驱逐外国列强的含义;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结束了英国对中国领土的占领,但葡萄牙依然占领澳门;澳门回归是在1999年,结束了外国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答案】 D1.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访问期间他们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 )
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心愿 ②“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③“台独”缺乏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 ④国主席访问大陆,为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平等对话树立了典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国、亲、新三党访问大陆并发表赞同“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主张反映了两岸中国人的心声,是两岸交流的新的开端。
【答案】 A2.阅读下列材料:
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在临终前曾写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盼?
(2)“叶落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为何于先生只能葬在高山上“望我故乡”?
【答案】 (1)期盼祖国统一,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情。
(2)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残余势力退据台湾,从此台湾与大陆处于敌对状态,形成割裂局面。一、宏观整合核心问题:一个中心:祖国统一大业。
一个伟大构想:一国两制。
两次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一个现实指导意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起推动作用和正确的指导意义。二、微观点拨
“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