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同步备课课件:必修一 第15课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同步备课课件:必修一 第15课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3 19: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你还记得新中国成立
至改革开放前的外交内容吗?资讯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更多把百度设为首页企业推广搜索风云榜关于百度About Baidu1978~1979年 国内外新闻焦点主讲人:伍冬梅第15课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北师大版高中必修一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为什么要调整呢,不是好好的吗?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美帮阿富汗游击队抗苏欧共体国家经济发展NEWS上述图片体现了什么时代潮流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美苏势力基本平衡、对峙争霸的格局中,中国作为
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或建立
战略关系,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
3、经济区域化或者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各国经
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二)具体表现:两项政策:两个坚持:一个目标:(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结盟实行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外交活动取得的成就和合(和平共处)(合作发展)3.发挥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作用2.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多边外交1.全方位发展与各国友好关系(谋求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和合1.全方位发展与各国友好关系表现:着力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积极发展与世界大国关系积极谋求与发展中国家关系(1)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俄罗斯1.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11年胡锦涛访问美国2008年胡锦涛访问日本2011年胡锦涛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会面 (2)积极发展与美、日和欧盟的关系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多边外交表现: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发挥在联合国中的平衡作用2000年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各国应是独立自主的,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
──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9月6日)达尔富尔中国维和部队3.发挥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作用表现: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上海合作组织(SCO)(ASEAN)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各国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楼前合影。 2002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中国和东盟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从最初的军事、政治领域,发展到经济、能源、交通、司法等广泛领域。上海合作组织:1.性质: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2.特点:成员国结伴而不结盟3.意义:
有利于维护地方安全和稳定
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周边环境给我一个问: 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再到现在的“不结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
国际、国家环境
国家根本利益知识结构: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外交政 策调整外交活 动成就1.背景:国际新形势2.依据:邓小平的科学判断3.表现:两个坚持一个目标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3.发挥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作用2.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多边外交1.全方位发展与各国友好关系国内新任务两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