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第2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第2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7 14:3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4、例5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出示例4,明确要求: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仔细观察这3个图形,你能说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吗
2.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
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说说发现,并相机总结:每个平行四边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设疑:如果给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一定能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公式
1.动手操作,明确前提。
(1)出示例5中的操作要求:把教科书第115页上的三角形剪下来,看看哪两个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先选一选,再拼一拼。
(2)学生各自动手操作,教师加强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并说清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4)明确: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测量计算,汇总数据。
(1)提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测量、计算。
(2)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完成书上的表格。
(3)组织讨论:表中三角形的面积各是怎样算出来的 为什么说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指名读一读填好的表中每个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提问:你认为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进一步指出:大家的想法究竟对不对呢 我们来作进一步的研究。
3.分析关系,推导公式。
(1)引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样的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是哪个图形的面积 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可以怎样求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2)根据学生的交流,形成如下的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让学生自学教科书第10页上前三行的内容,并相机板书字母公式。
4.要求学生回顾刚才的推导过程,并把这个过程再互相说一说。
三、应用公式
1.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各自读题,并列式解答,再着重让他们说说应用了什么面积公式。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进一步追问:要求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先算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后,讨论:根据题中的条件,你知道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吗 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还可以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3.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再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计算。学生完成后追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算出底和高的乘积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可以看作什么图形的面积
4.指导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按要求各自选一选。
(2)指名说说选择的结果和思考过程,强调:可以通过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判断哪些三角形的面积是给出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四、介绍“你知道吗”
学生独立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你知道吗”内容。并通过课件动态演示把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五、课内作业
完成练习二第7、8、9题。
六、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其面积公式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8×7÷2=28(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大约是28平方分米。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拼一拼,摆一摆,解决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在这节课中,探讨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让学生利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使学生尝到了应用知识的乐趣,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不过,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有时操之过急,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就把答案说出来了,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