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既可以看成是一节新授课,又可以当作是一节复习课,是本章的重点,是全章知识的综合与运用。由于有了小学四则运算的基础,本节课学生能够较快的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重点集中在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加减乘除的熟练计算。所以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先后顺序,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能合理的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学习过程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加法法则的使用和乘方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快速口答: -9-2, 32÷(-8), 添加减号、加号,构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引出定义。 -9-2-32÷(-8)+ 提问小学学过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让学生计算上述算式,提问运算顺序。 添加括号,构成带括号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9-[2-32÷(-8)]+ 让学生计算,提问运算顺序。 学生口答。 学生口答:先乘除,再加减。 计算算式,回答: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 学生计算回答:如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简单回顾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类比小学的四则运算顺序,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得出运算顺序。
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 例1.计算下面两题: 1) 2) 选择不同结果的习题在实物投影展示,同时展示3-4份,引导学生辨析,标注错误点,得出正确答案。 例2、 选择不同结果的习题在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辨析,标注错误点,得出正确答案,投影展示规范解题过程。 例3、 展示同学们的两种不同解法:1)使用分配律;2)先乘除,后加减。 让学生体会合理使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 学生自主完成。 检查投影上的解题过程,发现其中问题,并辨析。 修改自己的解题过程。 解:1) 2) 1)学生自主完成,一名同学板书。 2)检查投影上的解题过程,发现其中问题,并辨析,辨析过程中强调运算顺序。 3)修正自己的解题过程。 解: 1)学生自主完成,一名同学板书。 2)辨析解题过程中用到了什么运算律,作用是简化运算。 3)修正自己的解题过程。 解: 第1小题的作用是强调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如有括号,依然先算括号里的,辨析的重点是的加法法则的使用。部分同学会用分配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加以肯定但要引导学生选择最佳方法。 第2小题重点辨析两点:(1)的区别(2)同级运算顺序在本题中是易错点。 本例中含有小括号,中括号,学生要掌握去括号的顺序,同时再次巩固上面易错点,另外注意。 本例主要让学生体会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提高学生合理使用运算律的意识。
第三环节:游戏活动,逆向思维 24点游戏: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表示11、12、13. 出示游戏规则,并给出一组示例。 学生按照游戏规则编题,展示结果。 本环节有两个目的:1)让学生体会运算符号和括号的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2)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第四环节:反思评价,巩固提升 提出两个问题: 本节课我掌握了哪些知识? 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做题过程中的易错点。 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和出现的问题,学生得到提升。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50页,练习 2、3 51页 习题A组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