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继续学习读懂自然段的方法。能说出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3、了解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能说出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海一望无际,浩瀚无边,景色迷人。海边有金色的沙滩,有飞翔的海鸥,有五颜六色的贝壳等等,那么,你们知道海底世界是怎样的吗?海底最深的地方有11000米,海底的生物物种共有几万种,海底石油储量是陆地的三倍等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现在我们来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读, “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大海的深处就是海底。
读第七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开头问,结尾答,非常完整,这就是前后呼应。好,我来问,你们来答。
课文用设问开头,引起我们读者的兴趣,点明这篇课文要讲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回答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2、课文还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抓住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或中心句。请人说,评价,抓中心词
海底的宁静、海底的声音、动物的活动、植物的差异、矿产资源五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领略海底景色的奇异。抽生读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波涛澎湃”是什么意思?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你能说说和“波涛澎湃”意思相近的词语吗?波涛汹涌,波涛滚滚、波浪滔天。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呢?水平如镜。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依然是什么意思?依旧,仍然。“宁静”是什么意思,安宁,平静,安静。 谁能读出海面的波涛澎湃和海底的宁静。
为什么呢?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海底最深有1万多米,几十米深,可以忽略不计。
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说明海底世界真的奇特。
4、朗读第三、四话,两者矛盾吗?
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抽生来读。指导读。找出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游动的深水鱼比作闪烁的星星。因为这些鱼自带发光器官。第三、四话,两者矛盾吗?正因为海底很黑,才能够看见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这样写突出了海底的黑暗。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黑暗中有光点,这多么神秘,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5、海底世界多么奇妙呀!那这样的海底世界是否一点声音都没有呢?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是个什么句子?中心句、关键句,今天,我们叫它总起句,什么是总起句呢?就是先概括地说什么怎么样?比如,海底是有声音的。总起句往往都是在课文第一自然段,或是在自然段的第一句,才是总起句,中心句可以在自然段的第一句,也可以在段落中间,或结尾处。另外,这个句子还叫什么句?有问有答,叫设问句。设问句一定是两个句子组合,一个带问号,一个带句号。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海底是有声音的。概括地介绍了海底有声音,那么,海底具体有哪些声音?我们看课文.
海底的动物常常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怎样的说话?小声地说、轻声地说话,形容声音细小。你能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吗?。我说的话,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你们不知道,这就叫作窃窃私语。本课是指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海底动物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写出海底动物发出声音轻、小的特点。
6、海底的动物正在窃窃私语呢!如果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见这些声音,同学们找一找有哪些声音?
出示句子: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这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还用了什么?比喻,排比。谁来读一读,读出像什么的声音。
7、海底只有这四种声音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生:省略号
你能模仿这种写法吗?说一说海底还有哪些声音?
引导学生说:比如有的像公鸡一样——喔喔;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有的像鸽子一样——咕咕。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老鼠一样吱吱;有的像小鸡一样叽叽;还有的像喜鹊一样喳喳,有的好像在唱歌…… 边讲边读出这种声音。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啊。
8、在海底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出示句子: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海底动物们可能在玩耍的时候,高兴的时候,兴奋的时候,呼气的时候,休息的时候,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出这样或那样的声音,我们都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
黑暗中有光点,宁静中有声音,海底世界的景色真是奇异啊!
这个自然段先概括地介绍了海底有声音,再具体介绍了海底的各种声音。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先概括后具体”。也叫“先总写后分写”简称:先总后分。
9、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一段的总起句,大家找到了吗?没错,就是“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呢?抽生回答,谁来来说一说,这一自然段里,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 四类动物,它们的活动方式是什么呢?我们分别来介绍。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海参的活动方式用一个字来归纳,是什么?“爬”一个动词。特点是慢。从哪里看出来的?只能,每小时4米,太慢了,真替她着急,谁来读读。每小时4米这是用数字来说明海参爬行慢的。
(2)、梭子鱼:有一种鱼像梭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把这种鱼比作梭子,就叫它梭子鱼吧,梭子鱼又长又细,游动速度非常快,如像圆球能快吗?哪个字最能说明梭子鱼的活动方式:游。特点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这是列数字,比火车还快,这是作比较,很有说服力。者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梭子鱼游动的快。谁来读出这种快?两种动物真是截然不同,一个是慢吞吞,一个急冲冲,一个不慌不忙,一个却是快如闪电。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哪个字最能说明章鱼和乌贼的活动方式:喷。喷水,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特点:后退。后退也是前进,只是向反方向前进。比如,我们划船,向后用力,船却向前方前进。
出示PPT,章鱼和乌贼非常聪明,当它突然遇到敌人,会喷射出浓黑的墨汁,掩护自己逃走。尽管在情况万分紧急的时候,它们往往会有惊无险,化险为夷,最后胜利逃脱,安然无恙。谁来读一读。
(4)、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哪个字最能说明贝类的活动方式:巴。 你怎样理解“巴”呢? 粘、贴、 黏,紧紧地贴着。这个“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些贝类紧紧地抓住船底,吸附着船底,生怕自己被抛下。“ 免费旅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贝类才是最聪明的,最省力、最省钱,最悠闲的旅行家。不花一分钱,却能到世界各地旅行,想到哪儿,就到哪儿。特点是:不动、免费旅行。
这一段,先概括地介绍了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再具体介绍了五种小动物的活动方法的特点。“先概括后具体”
10、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一段的总起句,大家找到了吗?没错,就是这句“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请你在书中找到有关的句子。作者是从色彩和形状大小两个方面来介绍海底植物的差异很大的。
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这是从色彩的不同来写海底的植物差异大。“还有红色的。”这个句子的句号还可以改成什么符号?为什么?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这是从形状大小的不同来写海底的植物差异大。
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这一小一大,小的小到极致,大的大到吓人,差异可真大!
这一段也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整段围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这一总起句来进行描写。
11、海底蕴藏着哪些资源?最简单的,举例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稀有金属,这些都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必须品,我们要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课堂小结:这篇课文用生动、准确、具体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海底的宁静、海底的声音、动物的活动、植物的差异、矿产资源五个方面,说明了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